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冬奧改變張家口|綠色工廠“質造”未來
2022-05-11 10:42:07來源:長城網編輯:王闊責編:馮薇薇

冬奧改變張家口|綠色工廠“質造”未來

  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李鵬飛 席曉宇 王晶 通訊員 武海笑 李曉宇

  經過鍛造、衝壓,汽車缸體、缸蓋、曲軸成品50秒內走下流水線;工藝設計能力同步于歐洲,運行效率則高於歐洲;缸體和缸蓋生産線加工精度達到1微米;生産線上的集中油液供給系統所産生的油液環保處理後回收再利用;油煙通過集中油霧處理設備進行過濾,達到正常排放標準;加工産生的鐵屑、鋁屑壓塊集中回收利用……

  這不是在歐洲,而是在張家口。

  5月8日,記者走進張家口極光灣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這是張家口首家綠色工廠,累計生産汽車發動機114.8萬台,生産新能源汽車發動機17.4萬台。

  2017年以來,張家口先後誕生7家綠色工廠。去年全市現代製造業實現增加值204.5億元,佔GDP的比重達12%。

冬奧改變張家口|綠色工廠“質造”未來

張家口極光灣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組裝車間一景。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席曉宇 攝

  十年造出“國際芯”

  張家口極光灣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是原沃爾沃汽車發動機工廠,2012年啟動建設,2013年8月建成投産,生産二代機、三代機及三缸機等機型,廣泛應用於沃爾沃XC60、XC40、S90、S60等不同車型;電動發動機項目已批量生産,為沃爾沃汽車在全球範圍內首條電動機生産線,二期項目也即將投産。

  走進生産車間,記者看到各條生産線正在高效運轉,技術工人通過觀看電子螢幕的操作指南,標準化操作就將加工件運送至下一道工序,只需要3個小時左右,一台發動機就完美下線。

冬奧改變張家口|綠色工廠“質造”未來

張家口極光灣發動機製造公司機加工生産車間。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席曉宇 攝

  而這精準高效的操作背後,是80%以上的生産自動化,這一切源於國際先進技術的支撐。

  “我們公司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發動機生産設施及核心技術,産品連續3年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桂冠;建設有缸體、缸蓋及曲軸機加工生産線、高壓直噴燃油分配器裝配線、含冷試功能基本零件裝配線、含AGV自動導引小車外部零件裝配線、點火熱試臺架以及兼顧産品抽測及研發的測動機站;生産的發動機最大馬力達到400匹,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我們還有電動機生産項目,這也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去年生産了25萬台發動機和12萬台電動機,未來還將不斷升級我們的産品,讓‘中國芯’持續走向世界。”張家口極光灣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慶震告訴記者。

冬奧改變張家口|綠色工廠“質造”未來

機械臂正在加工零件。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席曉宇 攝

  機加工生産主管卜素偉則介紹道:“張家口工廠是名副其實的‘智慧工廠’,以機加工為例,除裝配等個別工序需要人力比較多外,整個製造過程全部是智慧系統控制,産品訂單可通過網絡系統傳輸到車間,由系統控制設備運轉操控,再根據訂單將毛坯件上線生産加工,每個零部件從毛坯上線到安裝到整車上,全程可追溯。目前,工廠採用的製造設備與沃爾沃瑞典舍夫德工廠一致,都代表了歐係最先進技術水準,傳統工廠1名工人最高可操控兩台設備,我們車間自動工位1名員工可操控5—6台設備,甚至曲軸生産線全程自動化,理論上1名員工即可操控整條生産線。”

冬奧改變張家口|綠色工廠“質造”未來

張家口極光灣發動機製造工廠。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鄭世繁 攝

  “領克”帶出大集群

  走進領克張家口工廠的焊裝車間,近距離看到世界頂級的KUKA柔性生産線,自動化程度達100%,285台KUKA機器人在此擔當“重任”,這是張家口的又一家綠色工廠。

  領克汽車依靠著“科技”“性能”等産品特性,贏得了眾多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年輕動感的設計也引領著新的汽車時尚潮流。

  “我們總部在哈爾濱,選擇佈局張家口主要是看重領克汽車在這裡生産,同一園區設廠在物流成本方面有競價優勢,而且在保供上如遇突發情況也可及時應對。今年計劃達到10萬台(套)生産能力,未來還將根據上游業務量的增長持續提升産能。”位於張家口南山汽車産業基地零部件園區的艾瑞(張家口)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亮介紹時説。

  艾瑞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承擔吉利汽車集團國內同類零部件三分之一的産能,艾瑞(張家口)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去年12月揭牌,今年1月投産,從搬遷到投産只用了1個多月,主要為領克汽車配套生産汽車排氣系統,包括三元催化器總成、消聲器總成等。

  像艾瑞(張家口)汽車技術有限公司一樣,零配件生産企業跟著“領克”跑,相繼落地張家口,成為張家口汽車製造業上的又一“突圍”。

冬奧改變張家口|綠色工廠“質造”未來

張家口南山汽車産業基地。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席曉宇 攝

  “零配件公司擴建和整車廠商産能擴張是一種協同關係,尤其是主流汽車廠商的産能擴建總能帶動一大批汽車零部件公司,眼下,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我們通過網上招商,精準篩選寧波舒茨曼等15家零部件企業重點對接,相繼與寧波舒茨曼、北京豐達、北京達坤3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達成入駐協議,並在第一季度完成‘雲簽約’,年內計劃落戶零部件企業10—15家,年底累計入駐超30家。”張家口南山汽車産業基地副主任景宇東指著園區規劃圖對記者説。

  到目前,南山汽車産業基地借力領克汽車、極光灣汽車發動機製造兩大産業龍頭的吸附效應,累計入駐汽車零部件、物流配套企業21家,形成了300億規模的汽車産業集群。

  “我們目標是到2025年達到雙千億級園區,即生産、銷售均突破千億元,為此,著力延鏈、補鏈、強鏈。一方面做強龍頭,一季度已開工建設總投資90億元吉利V216新能源汽車項目,年産新能源汽車30萬台,明年可實現批量生産,三分之二産品出口海外;另一方面開工建設零部件二期園區、零部件三期園區、中歐汽車物流區、領克汽車零部件物流區,這些項目計劃2023年建成。”景宇東補充説。

冬奧改變張家口|綠色工廠“質造”未來

張家口南山汽車産業基地副主任景宇東接受長城新媒體記者採訪。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席曉宇 攝

  “質造”讓老産業煥發新生機

  2021年全市入庫入統總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414個,較2020年增加107個,其中總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88個,較2020年增加41個;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2.1%,排全省第一;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4.1%,排全省第一……

  “張家口工業結構中,煤炭開採和洗選等資源型行業佔比正持續縮小,汽車製造業、新型能源業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對於有著優良傳統的裝備製造産業,如工程機械、煤礦裝備、鑽探機械等,我們致力於加快轉型升級、數字賦能,使其向智慧化、模組化方向‘變身’,以突破傳統産業鏈條分工體系,搭建信息化平臺,推動‘企業上雲’,降低成本,提升産品競爭力,讓‘老’産業煥發‘新’生機。”張家口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二級調研員劉光禎向記者介紹。

冬奧改變張家口|綠色工廠“質造”未來

張家口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二級調研員劉光禎接受長城新媒體記者採訪。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席曉宇 攝

  作為全國知名的老工業基地,張家口工業正“鳳凰涅槃”,以礦山、冶金、水泥等依賴資源型工業向高端、綠色、智慧方向轉型,形成以汽車及零部件、氫能和可再生能源裝備等高端裝備製造業為核心領域的現代製造業。

  “通過加快傳統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改造,我們培育了8個省級數字化車間、2個省級智慧製造標杆企業,企業新産品不斷涌現,中煤張煤機智慧化刮板輸送機、宣化華泰煤礦用液壓掘進鑽車等11項産品入選河北省重點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産品;在冬奧籌辦舉辦、‘首都兩區’建設等多重紅利疊加效應下,張家口現代製造業産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已經形成,全市建立研發機構的工業企業達到177家,現有中煤煤礦採掘裝備綜合實驗室等國家級研發平臺5個,保勝新能源技術中心等省級研發平臺2個,市級工業設計中心達到21家,萬豐冶金、華泰礦冶2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劉光禎補充説。

冬奧改變張家口|綠色工廠“質造”未來

中煤張煤機公司車間生産場景。中煤張煤機 供圖

  中煤張煤機公司黨委工作部部長劉劍向記者介紹:“中煤張煤機國家能源煤礦採掘裝備研發(實驗)中心主實驗區建有國際領先水準的模擬採煤工作面,能夠對工作面成套機械化採煤設備進行綜採配套、特殊採煤工藝、採煤過程信息化和自動化技術、採煤過程設備動態受力狀況和設備性能進行綜合實驗和監測,為進行國內高水準煤礦採掘裝備研發、最終實現自動化少人(無人)開採奠定科學基礎。”

  “十三五”以來,中煤張煤機公司先後承擔了28項國家及省部級技術創新項目,開發新産品、新技術41項,其中14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優質産品稱號,累計獲國家專利284項,12項産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國內首臺首套,引領著我國煤機産品的發展方向。

  談及後奧運時代張家口現代製造業將如何發力時,劉光禎説:“‘十四五’期間,張家口將通過加強生産建設資源要素保障、金融政策扶持、供需對接服務、創新平臺搭建等措施,引導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加快智慧化改造,促進服務化延伸,推動製造業産業模式和企業形態加速轉變,走綠色化發展之路。未來基本形成創新能力強、生産效率高、供給品質優、産業結構好、區域更協調、環境更友好的現代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生態體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