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    輿情智庫
當心!“營養師培訓”套路你!
2022-05-16 16:10:16來源: 新華網編輯: 王闊責編: 馮薇薇

  新華社瀋陽4月1日電  題:當心!“營養師培訓”套路你!

  新華社記者武江民

  “乳糖不耐如何喝牛奶”“防脫髮也有食譜”“輕斷食要科學”……在社會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之下,越來越多小眾職業受到熱捧,公共營養師就是其中之一。

  記者發現,新職業受寵背後,部分培訓機構魚目混珠,以“0元學”“包拿證”“畢業推薦高薪工作”等招攬學員,但學員“學成”之後,非但沒能找到工作,反而退費無門,有的人甚至自此背上了網貸。

  0元拿高薪 培訓班宣傳有“高招”

  ——0元課程,體驗過後是網貸。記者發現,一些公共營養師培訓機構常以“0元學”“低價課”為噱頭,吸引學員點擊諮詢,誘導多輪消費,有人甚至還沒上課就背上網貸。

  記者進入某機構的0元公共營養師體驗課群後,培訓導師先是推薦“99元搶位費”,後又推薦5000多元和8000多元的兩種班型,並表示當晚下單享受花唄、信用卡分期免息。培訓導師還提供了一家網絡貸款平臺,在記者詢問未畢業的大學生是否可以辦理時,該導師表示申請時修改大學生身份即可。

  ——低門檻,高收入,花錢“免考”還能買“工作”。在某社交平臺,記者在添加“武漢xx健康管理師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後,對方承諾繳納3280元參加線上教學後,“包拿證”。除此以外,記者發現許多公共營養師培訓機構的課程服務堪稱“保姆”級別,不僅考證通過後有數千元獎勵,推薦薪酬可觀的兼職或全職工作,不通過還能全額退費。但這些課程豐厚的“福利”背後,課程價格也更高,數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模糊行業信息,忽悠學員報名繳費。記者體驗發現,一些培訓機構為了賣課,常常利用一些模糊的信息營造緊張感。“不考證就很難就業”“公共營養師報考政策可能今年7月份有變”“最後一批非相關專業報名”……不斷引導學員報名繳費。但當記者詢問行業信息來源時,對方卻含糊其詞,繼續以“很可能”“不確定”“一定會”反復勸説。

  難考證、玩消失 培訓過後一地雞毛

  遼寧省人社廳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共營養師作為一項新興職業,人社部在2021年12月頒布了相關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分為4級,由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具體實施並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報考者需要參加統一組織的理論知識考試、技能考核以及綜合評審。所謂“免考”“包過”不可信,花錢買不來證,只能買虧吃。

  浙江省紹興市人民檢察院日前就公開了一起案件:某教育諮詢公司以收取“免考”“挂靠”等費用為名,誘騙學員報考健康管理師、心理諮詢師、公共營養師等“國家權威部門認證”的證書,騙得全國數百名學員錢財共計1041萬餘元。

  記者發現,除了“免考”騙局之外,許多機構的課程安排得並不走心,培訓品質良莠不齊。一些機構宣傳的推薦就業、全款退費等更是難以兌現。張女士2021年在社交平臺報名了某機構的公共營養師課程,當時培訓導師承諾考證後為她介紹兼職工作。但是課程結束後,對方一直以“疫情反復”為由不安排考試,又以“已提交報名信息”,拒絕向張女士退費。

  類似張女士的經歷並不在少數。在黑貓投訴平臺,以“公共營養師”為關鍵詞,有149條信息。其中,大多是關於相關培訓機構難以兌現承諾、虛假宣傳、誘導消費、借貸的投訴。

  強監管 給“考證熱”降降溫

  公共營養師考證真的那麼“香”嗎?

  記者在多家線上招聘平臺發現,公共營養師證書並非如部分機構所説,能“一證走天下”。許多營養、健康類崗位,在證書之外,對求職者的學歷、專業適配度、從業經驗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相關從業者告訴記者,許多網絡機構宣傳時,刻意塑造“職業神話”,把“考證”和“高薪”直接掛鉤。但實際上,單靠短期培訓的公共營養師,並不能真正勝任現實中複雜的工作。

  除此以外,“0元學”“高薪就業”“交錢就包過”這些培訓機構“套路”可能涉嫌違法。

  遼寧同方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燕指出,若商家在培訓服務的內容、價格或者與培訓服務相關的允諾與實際情況不符,並且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有實質性影響的,就屬於虛假宣傳。而經營者不履行合同義務,不依約介紹工作、提供考試的行為則構成合同違約,也有可能涉嫌詐騙等刑事犯罪。

  日前,人社部發文,自3月起將對技術技能類“山寨證書”進行專項治理。針對隨意舉辦培訓、評價、發證活動,亂收費,濫發證,虛假宣傳等行為進行調查處理,並將這些違紀違規培訓機構和評價機構納入“黑名單”。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説,目前,市面上公共營養師、健康管理師、心理諮詢師、配音師等考證機構層出不窮。當前正值“金三銀四”大學生春招季,盲目“考證”不可取,求職者需要結合自身實際,理性選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