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    輿情智庫
河北省推進“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改革
2022-07-21 16:24:55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李雨馨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我省推進“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改革

  2022年年底各設區市和不少於80%的縣(市、區)實現“交地即交證”首證頒發;各設區市至少有一個新建商品房項目實現“交房即交證”。

  近日,河北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年底,河北省“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改革取得初步進展,各設區市和不少於80%的縣(市、區)實現“交地即交證”首證頒發;各設區市至少有一個新建商品房項目實現“交房即交證”。到2023年年底,各地工作機制基本建立,各縣(市、區)不少於50%新供地項目實現“交地即交證”,至少有一個新建商品房項目實現“交房即交證”。到2024年年底,河北省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新供地項目和新建商品房項目實現“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常態化。

  《指導意見》指出,“交地即交證”改革適用於土地交付時已完成地籍調查,繳清土地出讓價款和相關稅費,用地單位申請且符合不動産登記條件的新供地項目。“交房即交證”改革適用於房屋交付時已完成房屋竣工驗收備案或聯合驗收,繳清相關稅費,房地産開發企業和購房群眾申請且符合不動産登記條件的新建商品房項目。

  《指導意見》明確,河北省將強化部門聯動和信息共享,整合優化業務流程,大力推進“一窗辦事”,著力構建長效工作機制,為提出申請、積極配合的企業和群眾在交地、交房的同時辦理不動産登記,頒發不動産權證書,維護企業和群眾合法權益,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全力服務河北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深化應用不動産單元代碼。不動産登記機構要及時編制統一的不動産單元代碼,作為唯一識別代碼貫穿不動産全生命週期。推動不動産單元代碼在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土地出讓合同(劃撥決定書)、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新建商品房買賣合同、抵押合同、完稅憑證、登記簿證等材料上記載,“一碼關聯”起土地供應、房地産交易、稅務、金融、登記發證等各項業務,確保業務環節前後銜接一致、真實準確,便利共享查詢追溯。

  規範開展不動産地籍調查。發揮地籍調查對不動産登記的保障作用,不動産登記機構要加強不動産地籍調查成果審核,將審核通過的調查成果納入地籍數據庫,確保調查作業協同銜接、地籍成果共享沿用。

  整合優化業務流程。全鏈條梳理優化土地供應、竣工驗收備案、繳稅、地籍調查、不動産登記業務流程,科學統籌辦理環節,採取提前介入、並聯辦理等服務,開展“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

  大力推進“一窗辦事”。持續鞏固“一窗受理、並行辦理”工作成果,推動稅收徵管系統、房屋交易管理系統、登記系統接入不動産登記“一窗受理”平臺,大力推進信息化技術支撐的線上線下“一窗辦事”。不動産登記、房屋交易和辦稅聯辦業務均通過綜合窗口受理,申報材料自動分發至登記、房屋交易、稅務等部門同步並聯辦理,辦理結果實時反饋,實現信息化技術支撐的“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

  深化信息互通共享。按照政務信息整合共享要求,依託河北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進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多測合一”信息服務平臺等相關係統的互聯互通,實現數據信息共享,支撐相關部門業務辦理。能夠通過實時信息共享和內部協調方式獲取的材料,不再要求申請人自行提交。

  優化不動産登記服務。全面開展預告登記,依申請辦理預售商品房預告登記、抵押預告登記,防止“一房兩賣”,協同防範金融風險,支撐房地産市場調控。有條件的地區,推進不動産登記首次和轉移登記合併申請、同步辦理。鼓勵房地産開發企業提前將委託授權和購房信息批量報不動産登記機構,由購房人單獨提出登記申請。探索推動不動産涉稅業務、不動産登記費網上繳納。加大新建商品房買賣電子合同和不動産登記電子證照在公積金、銀行等機構應用。

  強化約束監管。依法壓實房地産開發企業市場主體責任,逐步推行房地産開發企業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以及與購房人簽訂新建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增加“交房即交證”“預告登記”相關約定。依職能加強房地産行業監管和市場監管,督促房地産開發企業及時申請驗收,嚴厲查處違規收費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鼓勵有條件的房地産開發企業積極申請“交房即交證”改革,對按時完成“交房即交證”的房地産開發企業進行公示予以激勵,形成良好市場導向。(河北日報 記者苑立立 通訊員解勁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