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石家莊: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
2022-08-02 18:07:09來源:河北新聞網編輯:李雨馨責編:馮薇薇

  原標題:非凡十年•我們的笑臉 | 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非凡成就。即日起,河北新聞網、縱覽新聞客戶端、燕趙都市報將在《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欄目下推出“我們的笑臉”系列報道,通過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群眾講述身邊的感人故事、城鄉建設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現河北省1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展示人民群眾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燕趙都市報 縱覽新聞記者劉傑)7月27日,石家莊市南高營小學,無人機社團賽前集訓第一天。

  早晨8:30,11歲的何宥嘉跟其他成員匯合後,準備到無人機教室開始上課。校長師振國早就守在校門口,看著這幾個學生陸續到齊,才放心去做別的工作。

  15天之後,這些來自石家莊“城中村”的孩子,將“衝上雲霄”,走出河北,站上全國競賽場,與其他省區參賽隊切磋本領。

  “村裏娃”打上了全國比賽,還能獲獎!這是師振國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城鄉接合部的小學以前啥樣,我們這些老師太清楚了,”師振國説,南高營小學近10年的變遷,讓他眼前的這些孩子不僅“有學上”還能“上好學”,正是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時代見證。

  南高營小學這10年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師振國校長的親身感受。

石家莊市南高營: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_fororder_1

師振國和學生們在新教室

  我的學校“長大”了三倍

  我1991年參加工作,在石家莊范西路小學、和平東路小學都任過教。

  南高營小學的工作,還真是有別於以前的經驗。

  石家莊是個新城市,“城中村”多。可這“村”跟“村”,也不太一樣。二環以裏的,大家都叫“市裏”;二環以外的,就是郊區。南高營村正好挨著二環,説起來20多年前就被劃到了市區,但位置確實比較偏遠,算是“二環外”吧,所以就成了“都市裏的村莊”。

  我到南高營小學報到那天,掃了一眼,心裏就涼了半截——

  整個校園只有一棟教學樓。過了幾個月我才知道,這棟樓都有20多年“教齡”了。教師是越“老”越寶貴,可教學樓不是啊,更何況這還是一棟“傷痕纍纍”的樓:墻上貼的是過去那種白瓷磚,巴掌大小,經過風風雨雨,早成鐵銹色了,還掉了不少,看著挺刺眼。

  樓梯缺個角、樓道有個坑,太常見了,我們老師經常守著不放心的地方,就怕學生下課了打打鬧鬧不注意,磕著、摔著。

  孩子們能敞開玩的地方,只有一個土操場,那也經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還有用磚堆灰砌的乒乓球臺子,臺面坑坑洼洼的,還得搶著用。

石家莊市南高營: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

孩子們以前在土操場上踢球(學校資料圖片)

石家莊市南高營: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_fororder_3

土操場上的運動會(學校資料圖片)

石家莊市南高營: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_fororder_4

學生們在土操場上跳遠(學校資料圖片)

  就這麼説吧,那些年,整個校園裏最“新鮮”、最有活力的,就是這些孩子們了。

  再説這10年,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的校園也可以説是“拔地而起”煥然一新。

  你看現在的操場,那是標準化塑膠操場:紅色跑道、綠茵足球場搭配起來,多漂亮!

石家莊市南高營: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_fororder_5

校園新操場(學校資料圖片)

  我記得新操場第一天使用時,孩子們撒了歡地奔跑,齊刷刷倒在足球場上,開心地打滾!

  現在我們學校有兩棟教學樓,一棟功能樓。樓與樓之間,還有為孩子們遮風擋雨的長廊相連。原來學校的建築面積是5400平方米,現在是19290平方米,這聽著只是一個數字的變化,卻意味著孩子們的學習條件已經得到很大改善。

石家莊市南高營: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

學校新貌

石家莊市南高營: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_fororder_7

學生們在新操場上奔跑(學校資料圖片)

  現在,我們有400平方米的圖書館,有1200多平方米的體育館,還有160多平方米的社團教室……以前光聽過,但想都不敢想的教學環境,現在都變成了現實。這些數字我都記得清清楚楚,我覺得這是對我們的鼓勵,也是對我們的鞭策。

石家莊市南高營: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_fororder_8

師振國和學生們在新圖書館

  從“閉門造車”到“優學優教”

  我剛到南高營小學的時候,學校規模不大,只有600多名學生,30來位老師。

  老師多是六零後和七零後。他們中有一半,是曾經的農村代課老師,跟著政策通過考試後轉了正。這些老師雖然經過在職進修,學歷有所提升,但大多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師範教育。那時候學生家長對學校總有質疑,也是很正常的。

  當時我自己也十分困惑。

  老師們備課,往往就是幾個人坐在一起商量商量;參考資料只有學校訂的幾本雜誌,《河北教育》《小學數學》《小學語文》;老師們自己都時常調侃——我們是在“閉門造車”。

  區裏評優課,幾乎沒人報名。我得使勁做工作,談話交流、鼓勵推薦,一番操作下來,只有幾位老師勉強參加,一兩位獲過獎……市裏的老師都在研究素質教育了,我們的老師還像老黃牛一樣,勤勤懇懇地圍著“分”,一點一點地“啃”。

  當時我最大的體會就是“累”,像拽著一輛大車向前,又慢又費勁。

  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

  這幾年,學校發展到了2000多名在校生,教師80余人。

  老師的入職要求也越來越高:2016年至今,我們學校的教師隊伍一共引進了5名研究生。新鮮血液的融入,高級人才的引進,讓整個團隊活躍了起來:現在評優課、素質賽,老師們爭先報名,校內評比相當激烈。而且在各級競賽中獲獎的幾率越來越高,老師們的心氣兒與過去相比大不一樣。

  現在我們學校已經有11名教師分別被評為區、市骨幹教師和學科名師,20多名老師被評為區優秀班主任。

  學校裏九零後老師之間,學習氣氛非常濃厚,有主動考下多科教師資格證的,還有自己學習和報考心理諮詢師的,老師們的內驅力不斷提升,課堂教學也越來越有效率、有趣味。

  “村小”的娃娃拿了全國冠軍

  我以前特別難過的一件事,是每當舉行區中小學生運動會,我們同樣寶貝的孩子們,連適合展示的節目都沒有!

  每到這種時候,老師學生都垂頭喪氣,説,學校風采展示環節,我們卻沒有“風采”。

  現在不同了。我們學校的非洲鼓表演,不僅在石家莊市中小學生藝術節上斬獲了一等獎,還登上過河北電視臺的少兒春晚,孩子們特別驕傲。

石家莊市南高營: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_fororder_9

非洲鼓表演榮獲2017年石家莊市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節一等獎(學校資料圖片)

  跆拳道、竹笛、書法、圍棋、足球、編程、無人機駕駛……有那麼多新的學習內容,我前半輩子聽都沒聽過,現在卻成為學生日常的社團活動。村裏娃娃實現了與時代和世界接軌,在土操場上跳個繩、轉個呼啦圈就覺得了不起的經歷,徹底成為過去。

石家莊市南高營: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_fororder_10

新校園裏的活動(學校資料圖片)

  2022年8月,第六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在江西舉行。我們學校的田彥斌老師將第三次帶著孩子們走出河北,參加全國比賽。在前兩屆比賽裏,我們的孩子去過上海大學、華東師大附屬中學參賽,他們不僅走了出去,還爭取到更多的學習機會。

  2021年7月,在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上,南高營小學參賽隊獲得飛行團體賽小學組冠軍,何宥嘉、何秉沅等學生榮獲個人飛行賽一等獎。當這些“村裏娃”站上全國領獎臺,他們的父母——可能以前也是南高營小學的學生——感到多麼意外和自豪啊。

石家莊市南高營:家門口的小學更好了_fororder_11

學校榮獲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 飛行團體賽小學組冠軍(學校資料圖片)

  人們常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但這10年來,我親眼見證了自己的學生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教育發展成就斐然。而且,我們學校的變化只是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城中村”小學,都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改變。

  很顯然,我們正在努力書寫一份時代的答卷,那就是,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