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石家莊:“小社”成基層治理的生力軍
2022-08-16 11:31:19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李雨馨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石家莊建成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19個、鄉鎮(街道)社工站230個、持證社工2722人 “小社”成基層治理的生力軍

  生活有困難,上門幫扶打理;就業有難題,積極聯繫資源;情感有摩擦,專業人員上門調解……“居民有困難,‘小社’來幫忙。”以匠人魯班為原型設計的“小社”,是石家莊市社工的形象代言人。每天行走在救急救難、扶危濟困路上的“小社”們,發揮自身所長,成為石家莊創新基層治理、促進社會和諧的亮麗名片。

  “小社”助善,破解養老難題

  “劉阿姨,最近身體怎麼樣,有什麼需要幫助的?有需求您就給我打電話。”8月11日,石家莊市苑東街道際華3502社區“愛心來敲門”志願服務隊隊長張秀芹如往常一樣,入戶探訪社區85歲老人劉鳳琴。

  在張秀芹隨身攜帶的布袋裏,常年放著兩個記錄本:一個記錄著社區幫扶老人的姓名、地址和聯繫方式,另一個記錄著“愛心來敲門”志願服務隊成員的詳細信息。

  際華3502社區黨支部書記徐日華介紹,石家莊市橋西區德仁社會工作事業發展中心與石家莊市橋西區民政局合作,依託“愛心來敲門”社會服務組織,關注社區孤寡、獨居、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定期上門慰問高齡老人,並給予各方面幫助,使老人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在石家莊,一大批“小社”和社區志願者紮根一線,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切實解決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真正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後一米”。

  每逢節假日,都可以見到裕華區社工開展的“小社助善·街頭公益角”特色服務。

  裕華區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負責人郝宏國介紹,街頭公益角是一個露天的公益市場,讓本土的公益組織每週末通過簡易便捷的方式在街頭、公園、商城等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組團外展,推動公眾與公益組織的面對面交流。

  “之所以搭建這樣的‘露天市場’是因為目前一些公益慈善項目還不被普通大眾所熟知,許多社會組織需要一個連結雙方的市場來激發社會組織的巨大潛能。”郝宏國説,截至目前,首批公益角分佈在裕華區10個公園、5個商圈,每個公益角都會有近20個公益項目進行展示並動態更新。

  以社區“小微組織”撐起社會“公益大集”。目前,裕華區已通過“街頭公益角”活動展出“暖心小棉襖”計生家庭關愛行動、“愛心小紅帽”困境老人關愛行動、“益短拍”、行走山河、石門百景等10個項目,為就業困難等群體對接公益服務項目5個,參與活動群眾兩百餘人次,營造出接地氣、有溫度、暖人心的社會公益氛圍。

  “小社”助和,構建和諧社區

  用彩色奶油在蛋糕坯上進行塗鴉,畫出你認為好看的圖案在蛋糕上。近日,德仁社工和美廚娘烹飪坊紅色社區社會組織在長安花苑小區開展了“以愛之名 烘焙美好時光”的親子活動。烘焙老師進行現場教學,耐心地為青少年示範做蛋糕的每個步驟,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大家了解做蛋糕過程中的各種注意事項。

  “烘焙活動是拉近親子關係的一個契機。”德仁社工馬岩説,社區居民通過這個相互溝通交流的平臺,可以結識到更多有共同話題的朋友,為構建和諧社區打下了基礎。

  家以和為貴。作為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的和諧至關重要。

  近日,記者走進欒城區婚姻家庭輔導中心時,社工正在為一對欲離婚的夫婦做心理疏導。這是欒城區開展的“小社助和·為愛守候”項目。

  聚焦婚姻家庭調解,欒城區搭建了“政府、家庭、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為一體的服務平臺,以預約登記的離婚夫妻為服務對象,運用個案工作、家庭輔導、心理輔導等專業方法開展服務。截至目前,輔導欲離婚夫妻855對,調和345對,調和率達40.4%,得到家庭及社會的廣泛好評。

  石家莊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欒城區通過區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下沉鄉鎮和行政村,建立鄉鎮工作站、村工作點,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三級工作體系。目前已實現欒城區7個鄉鎮、173個行政村的全覆蓋,可實時掌握服務群體的動態數據和實際需求,精準化、多元化開展社會服務。

  “小社”助殘,兜牢民生底線

  8月1日,裕東街道社工站與一家愛心企業聯合開展了一場名為“千人復聽”的公益行動。

  “對符合申請條件並通過審批的服務對象進行助聽器的發放,免費使用一年,兒童可以免費申領兩台。”裕東街道社工站馬蕊説,對申請的服務對象,社工及專業評估人員進行入戶評估,了解服務對象的聽力受損情況,協助服務對象填寫助聽器申請表。

  據介紹,裕東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為解決轄區內重點服務群體實際需求,充分發揮“資源籌措者”這一角色,以社工+慈善模式,整合轄區愛心企業,為服務對象提供生活救助,滿足特殊困難群體服務需求。

  保障殘疾等特殊人群的基本生活,是兜牢民生底線的重要一環。近年來,石家莊市開展了“小社助殘·無障出行”特色服務,重點解決社區殘疾人出行難的問題,通過倡導改善社區環境,培育社區“搭把手”志願服務隊等形式,一方面解決殘疾人因身體不便引發的購物難,一方面幫助社區殘疾人走出來,更好地融入社區。

  石家莊市橋西區年齡在六周歲以下的享受政府補助的自閉症患者有186名。為了更有針對性地幫助自閉症患兒及其家庭,育心社工在南長街道建成“小社助殘·孤獨症喘息服務站”,整合河北省兒童醫院、石家莊市八院等優秀醫療資源以及專業志願者組建自閉症關愛團隊,面向自閉症患兒開展個案服務,促進服務對象語言、動作等功能的恢復。

  與此同時,他們還面向患者家庭開展小組活動,幫助家庭增能和減壓;面向社區開展宣傳活動,幫助民眾科學認知這一疾病,及時診斷與預防。近一年來,育心社工走訪家庭、單位近400家,直接服務近2000人次。

  “社會工作與慈善資源融合,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融合。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19個,鄉鎮(街道)社工站230個,持證社工2722人。”石家莊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引入社工參與基層治理和服務基層群眾,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有針對性地為特殊群體提供幫扶,已成為石家莊社工工作的新常態。(河北日報 記者趙澤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