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唐山市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建設規劃》解讀
2022-08-17 08:08:24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李雨馨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深度融入“同心圓” 共建共享謀發展——《唐山市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建設規劃》解讀

《唐山市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建設規劃》解讀

  經過大氣污染治理、水環境治理等舉措,唐山市生態環境品質得到大大改善。這是日前拍攝的唐山市青龍湖公園,藍天白雲、綠樹碧水與周邊的城市建築構成一幅和諧的城市生態畫卷。河北日報記者 趙傑攝

《唐山市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建設規劃》解讀

  河鋼唐鋼圍繞品種開發、品質提升、設備管理等方面加大技術攻關力度,目前已實現熱軋低合金高強鋼厚度規格全覆蓋。這是日前河鋼唐鋼熱軋事業部職工在成品庫區查看熱軋低合金高強鋼産品品質並核對訂單信息。河北日報通訊員 趙輝攝

  日前,《唐山市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出爐,為唐山市全面開創“三個努力建成”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撐。

  到2025年,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建設取得重要成效,成為承接京津産業合作支撐地,世界級城市群支撐地,生態環境改善支撐地……透過《規劃》的字裏行間,能感受到這一重要支撐地正逐漸發力。

  在融入京津、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唐山正謀求最大化發展,全力打造繁榮舒適美麗的現代化沿海強市——以促進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鎮)協同發展為方向,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抓手,以推動統一市場建設、基礎設施一體高效、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産業專業化分工協作、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城鄉融合發展等為重點,加快構建綠色生態、綠色産業、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城鎮五大體系。

  産業共興,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必須緊緊抓住的“牛鼻子”。承接京津産業轉移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內容。

  《規劃》中將“加快建設國家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擺在了“建設京津冀産業圈一體化的重要支點”的重要位置。

  “不能説‘撿到筐裏的都是菜’,承接産業轉移不僅僅是單純的空間轉移,而是要借此機會轉型升級、更新換代。”唐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區域經濟處處長李曄説,通過加快建設國家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全力建設現代化産業鏈條,才能更精準地承接京津産業轉移,實現強鏈、延鏈、補鏈。

  作為工業重鎮,唐山在推動傳統優勢産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堅持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擴容增量,培育發展未來産業。

  如何讓這些産業擺脫“單兵作戰”,實現有機結合?提升産業鏈供應鏈水準是關鍵。《規劃》明確開展鏈化升級行動,提升産業鏈整體品質水準,重點打造精品鋼鐵、綠色化工、綠色建材、高端裝備製造4條標誌性産業鏈,新能源、節能環保、海洋産業、信息智慧4條成長性産業鏈,基因技術、類腦智慧、空天開發等N條前瞻性産業鏈的“4+4+N”現代化産業鏈條。

  為全面提升全市重點産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唐山實施穩鏈補鏈強鏈工程,加快産業基礎能力建設,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物流鏈高效運轉、協同升級。

  加快承接京津産業轉移,需加強平臺建設。《規劃》提出,加強建設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和津冀(蘆臺·漢沽)協同發展示範區兩個承接性主平臺,以及玉田老字號産業園、灤南(北京)大健康産業園、京唐智慧港等特色平臺,精準承接京津産業轉移和功能疏解,實現錯位共贏發展,並堅持重點突破、深度融合,協同完善與京津地區産業鏈供應鏈佈局。

  産業項目的高品質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協同創新共同體是産業協同的科技保障。

  《規劃》提出,唐山努力建設京津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支點,對接京津創新源頭,聚焦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拓展“京津研發、唐山轉化”“京津孵化、唐山産業化”創新模式。

  科技開放合作的同時,唐山也正加強科技招商,強化成果轉化服務,不僅加強高新技術項目、資金、人才、機構等吸引力度,還借助京津優質資源,採取“互聯網+技術轉移”模式,推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資源共享,促進技術、資本、信息等要素充分流動。

  企業創新能力和人才創新活力,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不竭動力。《規劃》明確將通過加強創新型企業培育,推進産學研用融合,打造高水準創新平臺,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健全完善創新體制機制等方式強化企業創新能力建設,通過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打造高水準人才平臺,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強化人才培養,健全人才激勵和保障機制等方式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城市共聯,撐起“軌道上的京津冀”

  “復興號”列車從北京出發,以350公里的最高時速在京津冀大地上馳騁,把越來越多城市囊括進“1小時交通圈”。奔馳涌動的交通大動脈,讓世界級城市群正在京津冀浮現。

  對於唐山,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支點,則需補足自身城市發展短板。因此,《規劃》明確從優化城鎮空間佈局、加強加快城市和縣城建設、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著重發力。

  以中心城區和曹妃甸濱海新城為“雙核心”,以組團區、縣城和縣級市城區為骨架,以重點鎮為支撐,一般小城鎮為補充……唐山正加快構建網絡化、組團式、開放型的“雙城四副多點”城鎮空間佈局形態,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的核心空間載體。

  “雙城”,即中心城區和曹妃甸,是構建唐山城市空間佈局的雙核心;“四副”即遷安市、遵化市、豐潤區和灤州市,是唐山市東北、西北、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加快提高經濟實力和人口聚集能力,佈局建設高等級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著力打造成為唐山城市副中心;“多點”即古冶區、遷西縣、玉田縣、灤南縣、樂亭縣、海港經濟開發區、蘆臺經濟開發區和漢沽管理區,加快建成區擴容提質,持續增強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更好適應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需求,逐步發展成為新興小城市。

  以打造新時代引領唐山高品質發展的現代化中心城區為目標,唐山統籌路南、路北、開平、豐南區和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規劃、建設、管理、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圍繞産業更強、功能更優、形象更美,著力提升人口集聚和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同時以統籌推進重點片區開發建設,優化主城區空間佈局和功能定位,將唐山新城、唐山花海、南湖片區、東部片區、河鋼唐鋼南區、城南經濟開發區、京唐智慧港等片區打造為“城市門戶區”“城市後花園”“城市會客廳”“城市更新示範區”“城市轉型引領區”“産城互促融合發展示範區”“京津冀協同發展新高地”。

  日前,京唐城際鐵路唐山站改造項目完成重點線路撥接施工,該鐵路項目正穩步推進。建成後,北京到唐山的運行時間僅需30分鐘,將構建起京津唐“半小時”經濟圈。

  圍繞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規劃》明確提升交通物流服務京津能力,完善與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互聯互通和市域內交通運輸通道,提升海港、空港、陸港功能,構建內外貫通、高效便捷的立體化交通體系。到2025年,基本形成京津唐半小時經濟圈、生活圈、旅遊圈。

  城市相連,物流相通。唐山著力提升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加快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優化樞紐場站佈局,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建設區域性物流樞紐,優化物流産業佈局,加快推動海鐵、公鐵、陸空聯運和集裝箱多式聯運。同時加快綜合客運樞紐場站建設,推進樞紐集約綜合開發,完善集疏運系統,發展旅客聯程運輸和貨物多式聯運。

  共建共享,釋放民生紅利

  昔日霧霾鎖城,如今藍天碧水……8月9日,在中共河北省委“中國這十年·河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美麗河北》圖冊中的兩張反映唐山空氣品質變化的照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樣的綠色嬗變,也讓唐山逐漸成為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支點。

  協同發展,出發點在民生,落腳點也在民生。生態環境是民生的重要內容。

  《規劃》提出,通過開展“藍天”“碧水”“凈土”等行動,保障區域環境安全,推進生態環境品質共同改善。其中,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施治,突出區域協同、措施協同、污染因子協同,推進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削減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堅持污染減排與生態擴容協同推進,持續改善水環境品質;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以安全利用類和嚴格管控類耕地集中區域為重點,強化重點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控,全面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與保護,鞏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準。

  與此同時,通過礦山修復、河湖與海洋生態修復、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等方式,統籌開展生態修復,並持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高效利用,重點推動製造業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實施重點行業領域減污降碳行動,全面推進清潔生産,深入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實施重點耗能行業節能工程等。

  協同發展的紅利不只體現在生態上,更體現在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

  根據《規劃》,唐山將從加強教育、醫療衛生領域合作等方面,建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支點。其中,通過加大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引進力度、提升基礎教育資源承載力、深化職業教育共建、推動高等教育合作辦學等措施,不斷增加民生福祉。同時,積極搭建承接首都醫療服務功能疏解轉移載體和平臺,引導京津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向唐山拓展,並強化京津冀檢查結果互認、影像資料共享,推進三級醫院和京津優質醫療資源開展專科領域合作項目,提升協同專科診療水準。

  為推動社會保險順暢銜接,唐山將深化跨省異地就醫住院、普通門診直接結算工作,擴大政策覆蓋面;做好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相關工作;全面推動落實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跨區域轉移接續,推動與京津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等標準互認。同時對標京津先進經驗,推進全市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並加快與京津社會救助信息互聯互通、區域內救助政策銜接統籌,推進對象認定、救助標準、信息系統合作共享,加強救助事項協同辦理、資源統籌使用,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河北日報 記者王育民 通訊員李元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