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雄縣入選“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名單”,安新縣成功申創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容城縣建成千畝無人農場、申報國家數字種植業創新應用基地……一幅中國式農業現代化的雄安畫卷正徐徐鋪展。
2022年,在農業農村部、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支持下,雄安新區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國家級“一園一區一基地”的産業佈局,積極整合國家、省級涉農資金共計3.2億元,擴大招商引資,通過園區基地規劃建設,拉動社會投資40.12億元。
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種業科技創新
雄縣雄州鎮百畝桃園 供圖 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
2022年4月,雄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成功入選“2022年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名單”。産業園以作物育種為引領,以現代種業為主導産業,重點發展優質精品、科技水準高的現代化園藝作物種業;覆蓋5個鄉鎮,129個行政村,總面積242平方公里,規劃耕地9.82萬畝,規劃總投資18.6億元;設置種業科技創新工程、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工程、産業融合發展工程、綠色農業發展工程、公共服務建設工程等六大工程、26個重點建設項目。
雄縣雄州鎮梨園 供圖 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
雄縣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負責人介紹,自創立至今,産業園已開工建設項目4個,預計到年底完成投資1.86億元。産業園育種科技創新水準將顯著提高,良種覆蓋率將達到99%,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將達到69%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率將達到60%以上。創建期末,産業園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達36300元,較全縣農民收入平均水準高40%。
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都市農業新業態
果蔬生態種植休閒示範基地 供圖 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
2022年8月,安新縣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成功申創,示範區以“一核兩帶四區多基地”為總體空間結構,圍繞五大創建任務,謀劃實施設施裝備提升、園區載體聚集、都市農業融合、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綠色發展、智慧農業示範和科技服務支撐七大工程、44個重點項目,共計投資27.81億元。
西裏街果蔬種植基地 供圖 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
“目前示範區已開工建設項目10個,完成投資約2億元。白洋淀大道沿線種植示範基地、跨境電商白洋淀産業園等項目已初具雛形,安新鎮鄉村振興示範園通過網絡直播連棟溫室種花,每天銷售額達13000元左右。”安新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説。
“魚米之鄉”水稻種植區 供圖 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
據悉,白洋淀大道沿線種植示範基地“魚米之鄉”水稻種植區種植白洋淀珍珠稻1500畝、白洋淀清水原生稻1500畝,袁隆平水稻試驗區種植面積10畝;食用菌種植區通過科學利用白洋淀蘆葦,成功研製出蘆葦蘑,利用蘆葦8萬噸,可年産蘆葦蘑5萬噸,可安置就業5000人左右,直接帶動10000余名農民增收。跨境電商白洋淀産業園目前已入駐企業21家,預計年銷售收入2億元。
食用菌種植區 供圖 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
容城縣千畝無人農場——糧食作物種植數字化
全程機械化無人農場建設項目無人化收割作業現場 供圖 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
雄安新區容城縣重點圍繞玉米種植業流程化、標準化、産業化三方面,在10500畝玉米生産基地上,充分利用無人機、智慧農機裝備、水肥一體化設備、物聯網設備等智慧農業生産相關設備設施,建設完成雄安新區首個千畝無人農場試點項目,並積極申報國家數字種植業創新應用基地。無人農場試點項目突破了導航定位、路徑跟蹤、自動避障等關鍵技術,實現耕、種、管、收四個環節全部無人化作業,進一步打造玉米種植合作社數字化應用典型,探索環境監測、精準控制系統和智慧農場管理服務平臺在農情上的應用,推進雄安新區糧食作物種植數字化進程。
容城縣玉米生産基地 供圖 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
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局長高立春表示,下一步,雄安新區將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決策部署,踔厲奮發,充分發揮國家級一流園區基地對農業經濟的帶動效應,加快建設綠色生態、科技賦能的農業強區,為努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雄安場景貢獻更多“三農”力量。(文 王珊珊 王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