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邯鄲曲周:挖掘歷史文化底蘊 打造高品位“水生態”美景
2023-01-10 14:51:11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李雨馨責編: 馮薇薇

  國際在線河北消息(記者 王珊珊):2022年以來,邯鄲市曲周縣立足地域特色,充分發揮“三河(滏陽河、老漳河、東風渠)穿境”的獨特水資源優勢,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底蘊,做足做好“水”文章,積極構建文化氣息濃郁、風景優美、品位高雅、設施完善的“水生態”美景。

(原創)邯鄲曲周:挖掘歷史文化底蘊 打造高品位“水生態”美景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110094753

曲周縣“水生態”美景 供圖 曲周縣委宣傳部

  曲周縣投資9700萬元,實施“兩園一廊”(水利科普園、農耕文化園、滏陽河生態廊道)建設,全面彰顯河湖水文化。依託引黃調蓄工程,曲周縣全方位打造河長制主題公園,從河長制由來、總體要求、基本原則、組織形式、工作職責、主要任務等方面入手,涵蓋曲周的水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河長制體系及法治科普宣傳等內容,通過60多處景觀小品、知識展牌、雕塑、宣傳長廊、燈箱等進行文化展示,形成獨具特色的治水人文景觀。

(原創)邯鄲曲周:挖掘歷史文化底蘊 打造高品位“水生態”美景

曲周縣“水生態”美景 供圖 曲周縣委宣傳部

  水利科普園引入都江堰、三峽大壩、岳城水庫等代表性水利工程景觀元素,形成“江、黃、岳、衛、滏”五水匯聚景象,依託虛擬工程和APP導視系統,增加水利科普知識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滏陽河生態廊道對沿河村莊進行美化亮化,以滏陽河文化為底蘊,通過文化宣傳牌,直觀展現滏陽河昔日繁忙景象,描繪滏陽河美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講述劉榮嗣、李若水、陳于陛等曲周曆代名人故事,敘説曲周龍燈、河燈、碼頭、地名等傳承文化,讓群眾在遊玩中受到文化熏陶、增強文化自信。

(原創)邯鄲曲周:挖掘歷史文化底蘊 打造高品位“水生態”美景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110094715

水利科普園一角 供圖 曲周縣委宣傳部

  與此同時,曲周縣委宣傳部、電視臺、攝影家協會、曲周劇團等部門,還拍攝製作河長制宣傳微電影《河長老牛》和歌曲、舞蹈《愛河護河謠》,通過講述普通基層河長履職盡責、愛護和保護滏陽河的無私奉獻故事,喚醒人們對母親河自我保護意識和行為自覺,詮釋當地幹部群眾打造“水生態”和建設安瀾滏陽、産業滏陽、生態滏陽、宜居滏陽、文化滏陽“五個滏陽”的忘我精神,營造全社會關愛河湖、珍惜河湖、保護河湖的濃厚氛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