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個全國生態日河北活動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河北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治理污染、修復生態中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綠色空間格局加快形成。河北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高品質編制省市縣三級國土空間規劃,逐步建立“多規合一”的規劃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構建起統一銜接、功能互補、相互協調的空間規劃體系。優化城鎮規模結構和功能佈局,初步形成以7個大城市、5個中等城市、20個小城市為主體,縣城和小城鎮為支撐的城鎮體系。
經濟綠色轉型蹄疾步穩。河北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聚焦鋼鐵、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炭、火電6大行業,淘汰落後産能、化解過剩産能,鋼鐵産能由峰值時的3.2億噸減少至2億噸以內。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2022年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比較2012年提高8.8個百分點。立足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持續削減煤炭消費,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全力實施抽水蓄能項目,打造氫能全産業鏈條,2022年煤炭消費佔比較2012年下降15.9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7289.2萬千瓦。
環境品質改善效果顯著。河北綜合實施壓能、減煤、治企、抑塵、控車、增綠等攻堅行動,2022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64.6%,設區市全部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後十名。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深入推進重要河流和湖泊保護治理,有效保護居民飲用水安全,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體,2022年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超過80%,劣Ⅴ類水體斷面動態清零。堅持城鄉統籌,推進鄉村環境綜合整治,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0.69%,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實現全覆蓋,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保持零增長,畜禽糞污和秸稈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81%、97%。
生態保護修復紮實有效。河北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綜合實施“節、引、調、補、蓄、管”,截至2022年,累計壓減地下水超採量59.7億立方米,基本實現採補平衡。科學推進國土綠化,森林覆蓋率達到35.6%,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5.4%,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萬平方公里,塞罕壩機械林場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獎”“土地生命獎”。
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堅定不移抓好節能降耗,堅持和完善能耗雙控制度,推進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管理,常態化實施節能監察,2022年單位GDP能耗較2012年下降41%,實現了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保護的“雙贏”。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實施旱作雨養種植、高效節水灌溉等農業節水工程,以創建節水園區、節水標杆企業為引領深入推進工業節水,全面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2022年單位GDP用水量較2015年下降34.2%。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資源循環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加強總體設計,先後印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認真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等重要文件,制定節能減排、工業綠色發展、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等專項規劃,形成較為完備的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系。頒布節約能源、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等30余部地方法規,出臺鋼鐵、焦化、平板玻璃、燃煤鍋爐超低排放等50余項地方標準。在全國率先出臺嚴禁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一刀切”的指導意見,率先推行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開展跨市域污染物排放和用煤權交易。(河北日報 記者馮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