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2024向春天出發︱協同發展·瓣瓣同心向未來
2024-01-22 15:49:39來源:冀時編輯:徐文龍責編:馮薇薇

2024向春天出發︱協同發展·瓣瓣同心向未來

  2024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10週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河北的目標任務和主要工作。如何拓展協同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把戰略機遇轉化為發展優勢,參會代表、委員們圍繞這一話題積極建言獻策。兩會專題報道《2024向春天出發》,請看第一篇《協同發展·瓣瓣同心向未來》。

  付紅瑜:優化空間、服務與配套,保障疏解承接更高效

  回望2023年,京津冀協同發展碩果纍纍,雄安新區拔節生長,首批疏解央企總部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四所疏解高校全部開工,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順利開學開診,雄安高校協同創新聯盟成立,這一年,雄安中關村科技園掛牌運營,雄安新區科創中心中試基地首批先行示範區建成投運。雄安新區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省人大代表、雄縣縣委副書記、縣長付紅瑜既是參與者,也是保障者。

2024向春天出發︱協同發展·瓣瓣同心向未來

記者王謙採訪省人大代表付紅瑜

2024向春天出發︱協同發展·瓣瓣同心向未來

付紅瑜(中)工作照

  省人大代表付紅瑜説,雄縣作為雄安新區重要的産業發展片區,下一步將再創新局面,再繪新畫卷。

  米亞林:完善民生保障平臺體系,以數字科技促物流配送再提速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為此,河北堅持全域對接、全面承接,在協同發展中集中打造了“1+5+4+33”重點承接平臺體系,位於保定市高碑店的首衡國際農産品交易中心就是平臺之一。前不久,京津冀地區首條南美車厘子直航快線在天津港開通,一船鮮紅欲滴的車厘子乘著漫天飛雪,從大洋彼岸的智利漂洋過海直達天津港,幾個小時後就到了高碑店商戶的攤位。

2024向春天出發︱協同發展·瓣瓣同心向未來

記者王謙採訪省政協委員米亞林

2024向春天出發︱協同發展·瓣瓣同心向未來

米亞林工作照

  省政協委員、首衡集團董事長米亞林介紹説,今後這一物流承接平臺將日趨完善,更多新鮮的蔬果將惠及千家萬戶。

  周林偉:打造科技研發平臺,依託“數智谷”邁向産業高端

  今年1月13號,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發佈了《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2023》,指數顯示,2013—2022年,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從100增長到297.6,年均增速為12.9%。隨著協同創新步入快車道,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新成果落地河北。

2024向春天出發︱協同發展·瓣瓣同心向未來

記者王謙採訪省人大代表周林偉

  省人大代表、保定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周林偉表示,他們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利用好京津科技創新要素密集的優勢,推動創新鏈産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帶動園區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和産業轉型升級。

2024向春天出發︱協同發展·瓣瓣同心向未來

周林偉(左一)工作照

  一個個協同創新平臺,正在成為集聚京津創新要素的“強磁場”,為河北高品質發展注入澎湃“創新力”。河北省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01%,“京津研發、河北轉化”的創新協作新模式正在加快形成。

  趙新喜:進京調研走訪,讓河北參保人享受更多優質醫療資源

  協同發展中,有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也有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的百姓故事。2023年河北與京津共建8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三地互認71項資質資格,全面取消京津冀異地就醫備案,穩步推進廊坊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區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建設。

2024向春天出發︱協同發展·瓣瓣同心向未來

趙新喜正在提筆完善上會的提案

2024向春天出發︱協同發展·瓣瓣同心向未來

趙新喜(左一)工作照

  省政協委員、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新喜介紹,目前已有50項臨床檢驗結果在京津冀685家醫療機構實現互認,20項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在京津冀313家醫療機構試行共享,4900多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三地共畫“同心圓”,幸福正紛至遝來。不止在醫療衛生領域,如今,200多所京津中小學幼兒園與河北273所學校開展跨區域合作辦學,累計成立15個跨區域職教聯盟、22個京津冀高校發展聯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