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圍場:非遺傳承守根脈 創新發展綻華彩
2025-01-07 16:49:48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李雨馨責編: 王悅陽

  近年來,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依託非遺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不斷加強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宣傳推廣等工作,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融入旅遊産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提升圍場“非遺”文化影響力和知名度。

  圍場的非遺項目種類繁多,特色鮮明。其中,圍場滿族民間刺繡以其細膩的針法、精美的圖案和濃郁的民族風情令人稱奇。走進圍場棋盤山鎮釣魚臺滿繡山莊的展覽大廳,獨具特色的滿繡服飾、工藝精美的小擺件,以及栩栩如生的虎頭鞋、挂畫等,令人目不暇接。繡娘們飛針走線,一幅幅展現滿族傳統生活場景、民間故事與吉祥寓意的繡品躍然錦上。這些刺繡作品不僅是裝飾品,更是記錄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其色彩搭配與圖案構思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人以繡載,繡以傳人。滿繡的傳承講究“傳內不傳外”,為將滿繡手藝發揚光大,滿繡傳承人閆桂維為喜歡滿繡的人進行免費教學,以開放式辦學、公益性培訓的形式開展培訓,打破空間的限制,為滿繡技藝培養了一大批傳承者。目前,圍場共有8個農村滿繡基地,培養繡娘800余人。

  隨著“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民間手工刺繡”被列為省級非遺項目,非遺人才接續培養成為河北圍場縣非遺文化保護傳承的重中之重。圍場不斷加大對非遺工作的保護和傳承力度,組織非遺傳承人“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景區、進企業”,將傳承非遺文化和“雙減”政策相結合,全縣76所學校開設關於“非遺文化”的課程,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塞罕雛鷹”夏令營活動,覆蓋學生57000余名,聘請縣內外教師120人,通過將“非遺項目”有機融入“五育”教育之中。與此同時,鼓勵非遺傳承人把非遺傳承保護和開發文創産品結合起來,走出一條非遺傳承保護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圍場非遺文化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截至目前,圍場共擁有傳統體育運動、傳統手工技藝、民間文學等40余項“非遺”項目。它不僅成為圍場文化旅遊的一張亮麗名片,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領略其風采,更為地域文化的繁榮發展、民族精神的傳承弘揚奠定了堅實基礎。(文 陳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