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省各地慶豐收活動精彩紛呈
2025-09-24 10:20:09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王悅陽責編: 王悅陽

  9月23日,農曆秋分,我國迎來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北多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豐收活動,充分展現農業農村發展輝煌成就,宣傳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提振促進城鄉消費,傳承弘揚優秀農耕文化。

  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北主會場活動在石家莊市元氏縣封龍書院前廣場舉行。現場設有農民歡慶巡遊區、服務三農大集區、智慧農業展示區、慶豐收大集市、非遺文化展演區、中心舞臺區6大功能區。

  “咚咚鏘、咚咚鏘……”活動現場,元氏腰鼓、東正抬花杠等民俗表演精彩紛呈,吸引了大量群眾前來觀看、打卡。

  “我帶來的是富硒紫麥饅頭和富硒紫麥烙餅,是用我們合作社種植的富硒紫小麥磨的麵粉做成,吃起來特別筋道……”在農民代表訪談環節,石家莊市欒城區天亮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軍海登臺介紹,他們生産的富硒紫麥産品,憑藉良好的口感和濃郁的麥香,廣受市場歡迎。

  在慶豐收大集市,趙縣雪花梨、元氏石榴、井陘蘋果、邱縣冰薯等特色農産品有序排開,吸引人們駐足品嘗,現場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咱這是百年古梨園生長的梨,採用生態有機種植方式,特別好吃,特別甜。”河北樂植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趙佳浩説,除古樹雪花梨鮮梨外,他們還開發出古樹雪花梨膏、梨幹、梨汁等産品,帶動梨農增收致富。

  同樣熱鬧的慶祝場景,也出現在遷安市。9月23日,唐山市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河北省第十三屆“燕趙杯”優質晚熟桃推介活動在遷安市亞灤灣農業公園舉辦。

  活動現場,農特産品大集設置“唐山好物”“遷安有禮”專屬展區,河北美客多、豐潤祥順齋、遷安樂丫等公司的特色農産品集中亮相;農事體驗區裏,挑擔子、搓玉米、挖紅薯、拔花生等活動讓參與者感受農耕樂趣;非遺展演區邀請書畫家現場繪豐收,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展示剪紙、糖畫、葫蘆烙畫,盡顯農文旅融合魅力。

  豐收節是農民的節日,也是全民的節日。9月23日,深州市穆村鎮西八弓村的千年古梨園廣場,第三屆穆村鎮千年古梨“梨王爭霸賽”再次鳴鑼開賽。來自全鎮的46戶果農帶著自家精心培育的古樹鴨梨齊聚賽場,角逐“梨王”桂冠。

  “4號單果重量361克,色澤得分4分,含糖量13.2%;9號單果重量350克,色澤得分4.6分,含糖量13.6%……”比賽現場,評委們根據果實重量、含糖量、口感等多維度綜合評分,當螢幕上顯示出每個參賽鴨梨的數據時,現場不時傳來陣陣掌聲和歡呼聲。

  經過激烈角逐,梨農袁彥理選送的鴨梨以總分19.4分獲得第一名,榮獲“梨王”稱號。“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擦亮深州鴨梨的金字招牌!”袁彥理笑著説。

  9月23日,邢臺市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平鄉縣舉辦。舞蹈、歌曲、歌伴舞、戲曲等十余個群眾喜聞樂見、各具特色的節目輪番上演。

  “這棵白菜通體潔白、葉片肥厚,口感脆嫩無絲,這便是‘千年貢菜’平鄉滏河貢白菜……”平鄉縣滏河貢白菜産業發展協會副會長朱曉兵説。本次活動通過“講解+品牌及産品實物展示”的形式,對沙河太行雞、新河金耳、威縣三白瓜、廣宗油蟠桃等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進行推介發佈,推動農業産業化、品牌化發展。

  以豐收節為契機,提升鄉村消費煙火氣。9月23日,館陶縣舉辦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特色農産品“金秋消費季”活動。館陶禽蛋、優質糧油等特色農産品集中亮相,同步開展的“館陶好物上連結”直播帶貨活動,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拓寬了農産品銷路。

  “從選種育苗到應用綠色防控技術,我們嚴把農産品品質關,通過農超對接保障了産品銷路。”館陶縣柴堡鎮北陽堡村婷婷家庭農場負責人郭婷婷介紹,他們的農場流轉土地500余畝,發展黃秋葵、高産油菜等特色種植,不僅提升了土地效益,還帶動了周邊村民就業增收。

  “我手中拿著的這款水果黃桃罐頭,是暢銷多年的爆款産品,口味香甜,營養豐富……”9月23日,在保定市蓮池區舉辦的首屆蓮池豐收節暨電商産銷會現場,一名電商主播正通過直播推薦産品。

  這是蓮池區首次整合網絡達人、電商平臺服務機構、金融及商超企業等多方資源,共同助力農副産品銷售。據統計,活動當天已有超過20家參展企業與電商服務單位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9月19日,廊坊市廣陽區舉辦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針織手工藝品、新鮮採摘的果蔬、特色深加工産品……100余家涉農企業攜帶500多款産品亮相,引得市民駐足品鑒、諮詢不斷,切實激活了金秋消費季市場活力。

  9月23日,赤城縣舉行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産銷對接會。“架豆是赤城特色優質農産品之一,富含多種礦物質,無筋肉厚,口感好。”赤城縣完善種植農場負責人陳福將一包包優質架豆擺上展臺。架豆、彩椒、胡蘿蔔、生菜、貝貝瓜……活動現場,農産品豐富多樣,前來購買的市民絡繹不絕。(記者 郝東偉、王育民、焦磊、閆德見、劉劍英、寇國瑩、劉英、郭曉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