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成企業後,我們的訂單明顯增多了,效益也越來越好!”近日,保定市高陽縣彥坤紡織品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彥召通過微信,向記者分享了這個好消息。
張彥召是高陽縣人,多年來一直以個體工商戶的形式經營著一家毛巾廠。在電商衝擊下,他逐漸意識到個體工商戶拓展線上銷售渠道的局限性,於是萌生了轉為企業的想法。
“現在,您只需要到一個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就可以同步辦理稅務登記、社保登記、銀行開戶等所有事項了。”在高陽縣行政審批局辦事大廳,張彥召在服務專員的指導下,通過“高效辦成一件事”窗口順利辦理了“個轉企”事項。從提交材料到事項辦結,僅用了一個工作日。
“高效給力!”張彥召捧著新營業執照,給“高效辦成一件事”窗口點讚。
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一件事”、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一件事”、信用代證“一件事”、建設項目開工“一件事”……“高效辦成一件事”不僅是服務窗口的優化,更是城市治理邁向“智理”的具體體現。
去年以來,河北省聚焦企業群眾辦事難點,全面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以小切口推動政務服務理念轉變、流程重塑和部門協同,變“多次跑”為“一次辦”,不斷增強企業群眾的獲得感。
“我們成立了跨部門工作專班,通過合併、精簡、優化等方式,將‘高效辦成一件事’關聯事項整合為‘一張表單’和‘一套材料’,打造聯辦業務流程,壓縮辦理時限。”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河北省還建成“高效辦成一件事”中樞系統,整合各部門分散的業務系統,對50個部門涉及的310個系統介面進行開發對接,整合145個辦事入口“一網申請”,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有效支撐“高效辦成一件事”全流程網辦。
截至目前,國家部署的2024年度、2025年度四批共42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已全部在河北省落地實施,改革紅利加速釋放。
“雙盲”評審,讓招投標曬在陽光下。
“中標了!”前不久,河北仡隆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網上看到邢臺市南和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及改造項目馬莊街(富強路—中興路)雨污分流排水管網工程的中標結果,激動地説。
這是一場跨市域遠程異地評標活動,主場在南和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副場分別在“盲抽”的4名評標專家所在的邯鄲市磁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石家莊市藁城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承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及石家莊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我們依託電子招標投標系統進行線上‘盲評’,讓身處不同地域、不同評標室的評標專家無障礙在線交流,最大限度減少外界對評標的干擾。”南和區行政審批局局長寧偉強表示。
“雙盲”評審改革有了新進展。今年3月,河北省全面推行遠程異地評標,上線運行省遠程異地協調系統,實現全省依法必招工程建設項目和政府採購公開招標項目全部採用專家場地“盲抽”“盲定”的遠程異地評標模式。
強化服務,讓招投標更透明。目前,河北省已建成全省統一的信息化支撐系統,實現與各市交易系統互聯互通,確保全省範圍隨機安排場地、隨機抽取專家。
河北省還著重加強評標專家培訓指導,在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專家通客戶端上線操作指導視頻,在評標現場放置操作手冊,幫助專家熟悉系統操作流程,進一步提升評標審標質效。
來自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的數據顯示,自3月以來,全省實行遠程異地評標交易數16248個,交易額2207.88億元。其中,工程建設項目7508個,政府採購項目8740個。
城市運行越來越智慧,離不開對訴求的快速響應。
“我想把企業從北京遷到雄安新區,具體流程有哪些?”日前,在雄安12345熱線話務大廳,營商環境專席話務員田文靜接到一家疏解企業來電。
田文靜邊接聽邊按照DeepSeek智慧知識庫推薦的內容答覆:“您好,目前雄安政務服務網開通了京雄遷移同城化辦理功能,您可以直接在線上提交材料。營業執照還可以選擇郵寄,無需兩地跑辦。”
圍繞服務疏解需求,搭載DeepSeek大模型的雄安12345熱線,以“算力替代人力、智慧疊加智慧”的創新模式,成為能思考、會預判的“智慧大腦”,為企業群眾訴求“智辦快辦”提供了有力支撐。
加強12345熱線規範管理,強化數字賦能,提升服務效能,更好解決群眾和企業急難愁盼問題。今年,河北省持續拓展12345熱線服務,依託升級改造後的省12345熱線系統,推出“人工智能+熱線”服務模式,實現智慧填單、派單、質檢、回訪等功能,提升熱線全鏈條工作效率。
1至9月,全省12345熱線共受理企業群眾訴求1534萬件,同比增加13.2%,即辦率同比增長5.6個百分點。全省12345熱線接通率、話務員服務滿意度穩定在99%以上。
政務服務“網上辦”,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目前,全省1301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流程網辦,網辦率達100%。
“同事同標”,京津冀數字化協同治理向縱深推進。京津冀三地自貿試驗區“同事同標”事項累計達到230項,涉及公安、稅務、醫保、知識産權等多個部門。
構建全省公共數據資源“一本賬”,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自5月1日河北省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試運行以來,累計受理公共數據資源登記申請7033條,推動公共數據資源規範化管理和價值釋放。
治理變“智理”,城市更“聰明”。河北省將持續深化數字賦能,以數據驅動場景,以小切口撬動營商環境大提升,努力打造人民滿意、運行高效的數字政府,為全省高品質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注入強勁動能。(記者 解楚楚)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