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番庭村:不負山水 旅遊生金

2017-05-16 15:19:37|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張曦晛
分享到:

  原標題:成立全縣首家旅遊合作社,保護生態精心擇商 保亭番庭村:不負山水 旅遊生金

  【市縣】【即時快訊】保亭番庭村:不負山水 旅遊生金

  番庭村裏的稻草人吸引遊客。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市縣】【即時快訊】保亭番庭村:不負山水 旅遊生金

  番庭村美麗的田園風光。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市縣】【即時快訊】保亭番庭村:不負山水 旅遊生金

  航拍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番庭村,村莊被青山綠水環繞。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種稻不如種菜,種菜不如種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三弓村番庭村民小組村民説道。前半句是多年農業生産的經驗總結,後半句則是這兩年的新感受。

  原因是啥?——村裏的旅遊發展起來了!

  成立合作社年底有分紅

  放眼環視番庭村,是脈脈青山。探身近觀,是綠樹成蔭,田青水流。穿過花木小徑,方能進入村內民居。而經過基礎設施改造,這裡的房屋清新典雅、風格統一,所到之處乾淨有序。美麗鄉村,裏裏外外,不負“美麗”二字。

  璞玉成了美玉,美玉有價值。番庭村臨近檳榔谷、呀諾達兩大景區,有開發區位優勢。三道鎮委書記王書軍説,政府考察發現,這裡民風淳樸,發展意願強。綜合考量,在去年推進旅遊扶貧中,選定番庭村進行旅遊村莊打造。

  搞旅遊對村民來説,“上手”難度高,怎麼辦?“我們村成立了全縣第一家旅遊合作社。”番庭村村民小組組長王理説,在政府引導下,該村成立的合作社吸納了全村58戶人家中的48戶入股,設餐飲部、演藝部等,還請來專業人士當理事長。

  在合作社帶領下,村民們種了花兒,擺起長桌宴,設了露營地,搭起舞臺,還扎了稻草人、修了棧道、打造了風車長廊,田園意趣中頗帶幾分浪漫。

  番庭村開始迎來遊客。“去年底,政府結合農耕文化節在這裡搞旅遊活動,一下子吸引了400多人過來,40多個露營攤位全被搶光!”王書軍透露。

  去年底合作社分紅,戶均得到約3500元——不算多,但比對此前人均1000多元的年收入,已足夠驚喜。

  土特産成遊客搶手貨

  番庭村的傳統産業是種植水稻、檳榔和橡膠。隨著近年後兩者價格走低,種檳榔和橡膠已賺不到多少錢,種水稻則一直薄利。“一畝水稻,頂多賺400元,遠不如冬季瓜菜—一畝豆角,可賺上萬元。”王書軍介紹,因此村民們有個説法,“種稻不如種菜”,但冬季瓜菜畢竟又不能全年種。

  但旅遊讓村民多了生財之道。他們發展起各類瓜果採摘,這是一年四季皆可發展的。8元一個椰子,3元一個青瓜,村民覺得值,遊客覺得不貴。村民黃秀金説,客人多時,曾把村裏現有的土特産買光。

  合作社理事長彭麗華將目光放得更遠。在農産品渠道耕耘多年的她説,海南的農産品在內地更值錢,合作社計劃接下來建立渠道,與內地企業合作,把包裝農産品賣到內地的同時,通過它把遊客吸引過來。“發展鄉村遊要和售賣農産品結合,我們將把更多特産打造成旅遊商品。”

  從招商到擇商

  番庭村邊一座山嶺上,有處地方與別處不同。同樣覆有綠色植被,即便站在村子裏,依然能輕易看出其植被高度明顯比周邊矮了一截。

  “過去村民曾到山上開荒,種玉米、木薯等。後來,政府為保護林地,制止了這種行為,重新種上植被。”王書軍説,這是過去年代留下的印記。而從2010年起,番庭村村民年年都拿到生態補償款,使他們甘心“護綠增藍”。

  王書軍説,番庭村是塊“香餑餑”,但政府的開發思路早已由招商引資變為擇商,即便現階段遊客不多。“許多企業來談項目,有想變相搞房地産的,也有想搞跑馬場、搞大型養豬基地的,都因為我們考慮到可能會破壞林地、農田,造成污染,被拒絕了。”

  擇商,擇的是對生態好、對百姓好的投資商。如今,在政府引導下,檳榔谷景區計劃與包括番庭村在內的多個相鄰村莊合作,打造面積達兩萬多畝的田園旅遊度假區;另一家企業也將在番庭村及周邊村莊打造大型蘭花基地,將生産與觀光結合。

  一畝地,能種8萬株蘭花,賣數十萬元,並且還有旅遊收入。已經從旅遊開發中得到好處的村民們對此十分期待,他們説,這就是“種稻不如種菜,種菜不如種花”。(記者 蘇慶明 賈磊 趙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