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多年,但技術、資金、人才等問題仍待進一步解決
生態循環農業如何轉起來
位於定安縣龍湖鎮的南科食用菌栽培基地,為解決廢料處理問題,與熱科院合作研發出菌包廢料堆肥技術。海南日報記者陳元才 特約記者司玉攝
屯昌夢幻香山芳香文化園通過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施用有機肥,讓檸檬價格提升兩三倍。海南日報記者陳元才 通訊員鄧積釗余軍軍攝
核心提示
“做農做農,總被價格捉弄。”近年來,黃大山常常把這句口頭禪挂在嘴邊。6月26日下午,他一邊嘮叨著,一邊將軟管接好,打開電泵,幾分鐘後,一股烏黑濃稠的沼液被抽至坡頂,再順勢往低處流淌,很快便覆蓋到了一株株豆角苗的根部。
黃大山擦了擦佈滿灰塵的沼氣井,井蓋上的一串數字“2004”顯得清晰起來。在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長泰村坡侖自然村,像他一樣發展“豬-沼-菜(瓜、果)”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的農戶約有幾十戶。通過那串數字可得知,這樣的模式已經持續了13年。
生態循環農業想做到既循環又經濟並不容易。黃大山的煩惱,源於自己所售賣的瓜菜以及生豬價格的不理想,“不過,我們自己動手養豬,成本低,虧得也少,像那些雇人打工、規模不小的養豬場,虧得才厲害哩!”
在距離坡侖村不到10公里的雲龍鎮辦內村,村民周永島便經營著一家“雇人打工、規模不小”的養豬場,但他並未顯得愁容滿面,“生態循環農業環節多,盈利點也多,即便今年豬價走低,我的荔枝也能賣出好價錢。兩邊一平賬,還能掙上近50萬元。”
同樣以“豬-沼-菜(瓜、果)”模式發展生産,黃大山和周永島的區別,既體現在對生態循環農業的理解上,又體現在對市場信息的分析上。
記者從省農業廳了解到,“豬-沼-菜(瓜、果)”模式在我省已發展多年,相比內地省份,這種模式對全年可産沼氣且産氣率明顯偏高的海南而言十分適用。據統計,截至去年12月,我省已累計發展農村沼氣用戶逾44萬戶,配合其他沼氣工程,每年可産出的沼氣超過3.6億立方米,處理畜禽養殖糞污總量約312萬噸。
生態循環農業中的其他模式也紛紛在海南“露臉”,節約成本、減少污染、恢復土壤肥力等優勢凸顯。但不可忽視的是,我省生態循環農業整體步伐相對遲緩,前期投入成本高、技術門檻高、人才緊缺等等,仍在制約著各類模式的有效實踐,也讓相關部門在“把脈開方”時感到並不輕鬆。
A
糞污製成的肥料成了“搶手貨”
6月26日,在辦內村一條碧綠的小溪裏,幾隻鵝正劃水爭逐,而距此不到100米的地方,有一座容納了2000余頭豬的養豬場。這就是周永島的養豬場。他看出記者的疑惑,笑著解釋:“在這條小溪邊,你聞不著那股‘熟悉’的惡臭吧?因為養豬場內産出的糞污均已得到資源化處理。”
周永島邊走邊介紹,2008年,他在政府的扶持下,一邊興建養豬場,一邊建起容量為500立方米的厭氧發酵池、容量為250立方米的儲氣櫃等。養豬場産生的糞污經過厭氧發酵,部分被製成沼液、沼渣等有機肥,還于土地滋養作物;部分被提取成沼氣,免費供給周邊150余農戶生火做飯。
“用有機肥種出的作物品質好、市場俏,符合當下綠色健康食品的潮流。”周永島説,現在周邊的種植戶紛紛找他要肥,“沒想到,這些糞污製成的肥料反倒成了‘搶手貨’。”
要放在5年前,説生豬糞污能製成肥料,並受到熱捧,定安縣龍湖鎮居丁村村民馮推經可不相信。“我們村有超過100戶村民養豬,過去,夏天的豬圈是大家的噩夢,連我們養殖戶自己都不願靠近。”馮推經説,當時的豬糞大多不經處理,被隨意堆積在房屋四週,導致晴天時臭氣熏天,雨天時糞水橫流。
轉變發生在2013年,隨著居丁村進行整村推進工程,原本建在房前屋後的豬圈被統一拆除,並挪至環村路周邊。隨後,通過推廣建設沼氣設施,“豬-沼-菜(瓜、果)”模式開始在此生根發芽。
馮推經指著豬圈旁的一道暗渠告訴記者,現在,養豬産生的糞污將通過這條收集溝,統一流入地埋式厭氧池和發酵池制肥,“這樣一來,不僅房前屋後的惡臭消失了,我們農戶每年還能省下近千元肥料錢。”
“近年來,傳統農業總量不大、結構不合理、畝産效益差等問題日漸突出。”省農業廳總農藝師黃正恩指出,隨著資源下限和環境上限這兩個“夾板”越夾越緊,傳統的農業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循環農業道路是大勢所趨。
方向雖然明確,但選哪條路、如何走,都需要經過謹慎的思考再“落子”。
“除了常見的‘豬-沼-菜(瓜、果)’模式,我省還有‘秸稈-基料-食用菌’、瓊中桑蠶業循環經濟模式、橡膠林下‘竹蓀-蚯蚓’循環種養模式等。”省農業廳科技教育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從中挑選出更適合各地發展的模式,省農業廳已於今年6月印發了相關通知,在全省範圍內徵集一批生態循環農業典型模式,預計在年底前進行推介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