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發展油茶産業為脫貧致富“加油”

2017-10-17 11:14:28|來源:海南日報|編輯:王俊嬌 |責編:杜娜
分享到:

  【焦點圖】【即時快訊】澄邁發展油茶産業為脫貧致富“加油”

澄邁縣福山鎮樂香油茶基地工人在嫁接油茶苗。樂凱 攝

  “通過引入高接換冠(即高位嫁接)技術,我們基地110畝山柚低産林將實現穩産保收,每畝山柚果年産量也將從原來的500斤提升至2000斤。”日前,穿行在一片綠油油的山柚林中,澄邁樂香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篤雄介紹,自今年4月開始改造的這批低産林,將在4年至5年內達到穩産期,6年後達到高産期。

  據了解,山柚又名油茶,用其果實榨出的山柚油(山茶油)不僅能有效預防血管硬化、增強免疫力,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澄邁山柚因其品質好、微量元素豐富等特點,一直廣受市場歡迎。目前,經過傳統工藝榨出的澄邁山柚油,每斤可賣出350元至400元。

  但是,産量不穩定、品種雜、品質不均衡等問題,限制了澄邁山柚産業的發展。“其産量不穩定,主要體現在山柚采收常出現‘大小年’(即一年多産、一年少産)現象,影響了訂單式業務的開展。”王篤雄介紹,原生山柚苗需要生長8年至9年才可達到豐産期,回報週期偏長。

  為突破産量不穩定等發展瓶頸,在澄邁縣委、縣政府的引導下,相關企業多次到湖南、江西、浙江等省學習種植技術與經驗,並自2013年起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開展合作,從湖南引入了高接換冠等一系列成熟的山柚種植技術。

  澄邁樂香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技術指導張俠南指著一株山柚介紹,“所謂高接換冠,就是將優良品種的枝條嫁接到原生山柚苗的樹冠上,讓低産林實現高産、穩産,進行高接換冠,關鍵在於樹冠的切口必須平、準,保證切口和枝條的高度吻合。”

  “這些優良品種來自澄邁、瓊中等市縣,其中經過改良的澄邁‘海油一號’具有果大皮薄、出籽量多、抗病性強等優點,進入豐産期後每畝山柚果年産量可達2000斤至2500斤。”王篤雄説,嫁接了優質枝條後,這些山柚原生苗可在4年至5年內達到穩産期,産出的山柚油味道更香醇、營養更豐富。

  澄邁縣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山柚油産業是一項綜合效益較高的林業産業,既有良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又是名副其實的林業生態富民工程。近年來,澄邁縣委、縣政府和縣林業部門把生態建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積極打造特色高效經濟林産業,把種植、加工和銷售油茶作為林業生態富民工程的重要抓手。

  經統計,截至去年年底,澄邁全縣共有油茶種植面積14860畝,加工基地35家,為農民提供加工就業崗位640個,全縣山柚油年産量1.5萬公斤,主要銷往省內及北京、上海、深圳等省市。油茶已經成為林農脫貧致富的新産業。(沉著 禾呈 葉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