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加快産業發展培育經濟新動能

2017-06-02 13:42:38|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張曦晛

  圖片默認標題

  玉米精深加工項目施工現場

  圖片默認標題

  象嶼生化60萬噸玉米精深加工一期項目試運營現場

  圖片默認標題

  繁忙的富錦口岸

  圖片默認標題

  田園綜合體鳥瞰圖

  圖片默認標題

  園區一角

  6月的富錦,建設的熱浪升騰。隨著象嶼金谷、萬里利達等大項目及下游配套企業的相繼落戶,富錦建設項目“引擎”的拉動正在一步步讓發展藍圖變為看得到、摸得著的振興崛起“實景圖”。

  做好三篇大文章——富錦藍圖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對於一個城市也是如此。“聚焦振興發展率先實現小康,為建設三江平原區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奮鬥”——2016年12月27日勾畫富錦未來五年發展新藍圖的富錦市第七次黨代會召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富錦擁有前所未有的政策、市場、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四大發展機遇”,具備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工業基礎、中心城市、生態環境和對俄開放“五大發展優勢”。

  攬“四大發展機遇”,攜“五大發展優勢”,富錦市確立了未來五年發展的總體思路:以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對黑龍江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以爭當“全省振興發展排頭兵”為目標,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大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力推進大農業、大園區、大商貿和三江平原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三大一城),努力打造實力富錦、宜居富錦、美麗富錦、活力富錦、幸福富錦,奮力走出振興發展新路子。

  “加快推進産業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富錦要加快發展,必須認真做好‘三篇大文章’,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重點,必須補齊産業結構不合理、二産比重偏低的産業發展短板,加速推進‘三産’融合,推動産業擴量升級,打造新興工業大市。”富錦市委書記趙勵軍這樣總結。

  園區是項目發展的載體,2016年6月,經省政府批准,黑龍江省(富錦)綠色食品産業園正式升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定名為黑龍江富錦經濟開發區。

  ——堅持“一區多園”。科學編制和修訂經濟開發區發展規劃,著力建好綠色食品産業園、象嶼食品醫藥生化産業園、萬里利達加工園、小微企業孵化園、對俄進出口加工園等五大重點産業園。對園區內停産、半停産企業“騰籠換鳥”、聯大靠強,盤活土地資源和現有資産,提升存量資産效應。

  ——突出精準招商。搶抓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區域産業轉移的契機,結合該市資源優勢、産業基礎,重點圍繞食品加工、生物科技、機械製造、生態旅遊、對俄進出口加工等産業開展定向招商、委託招商、以商招商和互聯網招商,引進一批關聯度高、財政貢獻率大、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

  ——做好“三篇文章”。圍繞改造升級“老字號”,引聯挂靠、改造升級,大力發展農機裝備配套産業,讓存量轉化為增量。堅持“深加工建在糧倉裏”的發展理念,深度開發“原字號”,延伸産業鏈條。重點推進象嶼金谷二期三期、萬里利達二期、金瑪農業二期等玉米和水稻深加工項目擴産增效;著力發展壯大象嶼金谷、萬里利達32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全産業鏈,充分釋放農業産業化發展潛力,推動一二三産融合,努力形成以象嶼金谷為龍頭的産品銜接、功能互補、合作共贏的産業集群,強化綠色食品品牌建設,叫響“中國玉米澱粉城”、“中國綠色食品城”。圍繞培育壯大“新字號”,依託新科技上項目、壯産業、增效益。由生産澱粉、胚芽油、飼料等初級産品,向生産澱粉糖、氨基酸、生物制藥等高附加值産品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業拉動點。

  一個個項目超前啟動,緊鑼密鼓。跨年度施工項目,搶時間、趕進度、分秒必爭,最大限度往前搶,減少明年工作量,為實現跨越發展贏得主動;謀劃成熟的項目,抓緊落實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實現謀劃一批、爭取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已經落地的項目,立即啟動立項、環評、規劃、拆遷等前期工作,確保項目開工;強化用地保障,優先保證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力求項目“擺得好、擺得下、擺得快”。

  截至5月末,富錦市的項目建設交出的是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全市開復工産業項目79個,總投資140億元,其中,2017年計劃投資42.1億元;復工産業項目30個,已復工21個;新開工産業項目49個,已開工30個。象嶼金谷玉米深加工項目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總投資3.9億元(香港)北安海資投資有限公司植酸鈣及深加工項目,總投資1.5億元富錦市匯錦(大錦農)飼料有限公司年産30萬噸飼料、30萬噸生物有機肥項目,總投資6.03億元的富錦市二龍山糧庫有限責任公司糧食倉儲物流及大米深加工項目、總投資1.2億元富錦綠谷萬頭肉牛養殖及屠宰加工項目、總投資7.6億元富錦市象嶼金谷農産有限責任公司80萬噸糧食倉儲及物流綜合配套設施項目、總投資8.2億元富錦市萬里利達糧食儲備有限公司417萬噸糧食倉儲及物流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萬畝水稻公園項目,總投資800萬元富錦國家濕地公園觀鳥臺項目,一批産業拉動力強、發展潛力大、財稅貢獻率高、經濟輻射力廣的項目競相發展,一座城市的發展經脈在大項目撐起的強筋鐵骨中向上生長。

  環境孕育生産力——富錦效率

  在各地競相發展的大潮中,富錦靠什麼率先發展?在如火如荼的招商引資競爭中,富錦的産業優勢如何樹立?“環境孕育生産力,環境增強競爭力,環境輸出吸引力,環境激發凝聚力。‘發展環境’就是項目壯根強枝的土壤。”趙勵軍書記給出這樣的答案。

  在富錦幹事創業,發展零障礙,投資者口中的評價是一張燙金名片。

  2014年,通過招商引資“跑”進富錦。象嶼“落戶”富錦,前期手續,富錦市政府領辦、代辦,高效服務,一路“綠燈”。沒有“犯卡”、沒啥“説道兒”。 項目引進來,服務跟上去,富錦職能部門變“坐等”到“上門”,變“坐等”到“上跑”打破原有“環環相扣”模式,由“串聯”變“並聯”,多部門聯動,多管齊下,同步推進。

  收糧旺季,一年中最寒冷季節,零下20多度的收糧現場,日收儲糧最多達7萬噸,送糧車入場1500多臺,外面排隊還有2000多臺,一眼望不到邊。

  為了管理好送糧大貨車排起的“長龍”,園區派出所民警從早到晚,值守于“收糧線”,發現情況,快速處理。公安、交警現場指揮車輛,維序疏導,讓車隊不“卡殼”、無“梗阻”。

  “主動對接,真誠服務,一直感動著我們。”富錦象嶼金谷總經理助理郝玉龍説。正是這些特事特辦,讓“象嶼”有了更多的發展底氣和力量。

  走進富錦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廠區,遠遠望去,廠房上空升騰著白色的蒸汽,空氣中則瀰漫著糧食散發出的濃濃香味。澱粉包裝區生産線正開足馬力,一包包澱粉被智慧機械手送至指定位置。2016年10月12日,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6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投産,比原本計劃提前了整整10個月。

  這一切源於“富錦效率”,根植于“富錦環境”。

  富錦市專門成立了象嶼金谷農産項目推進領導小組,全力保障企業在落地投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第一時間得到有效協調、解決。

  國土部門為象嶼金谷開通綠色通道,審批時限由15個工作日縮短為當日辦結;規劃部門在企業項目徵地期間提前深入現場介紹審批事項,簡化中間環節;住建局圍繞加快項目推進速度,委派專人指導項目建設單位辦理招投標手續,直至拿到施工許可證;園區管委會協調國土、住建、糧食、消防等相關部門集中辦公,簡化環節,協調推進,幫助象嶼金谷順利拿下國儲指標;發改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農業部門統統上陣,為企業排憂解難……

  富錦市經濟開發區綜合管理部主任萬平告訴記者,象嶼公司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按總體規劃應該在2018年實現擴容和擴建,考慮到象嶼項目建設中污水的處理,市委市政府提前啟動了污水處理廠的擴容擴建工程,建設了污水處理廠二期,年處理污水1萬噸。項目在2016年5月份開工,8月末即投入使用,使得象嶼項目順利投産。

  “一路綠燈,一路小跑,一步到位,達到技術標準,讓建設不走彎路。”富錦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總監許靈武用了三個“一”,生動地闡釋了他對富錦發展環境的認可。

  象嶼廠區內的鐵軌伸向遠方,這也昭示著企業發展的方向。就是這條鐵路專用線,開通時間整整提前了半年!

  目前,開發區5條鐵路專用線,全部開通後日裝卸能力將達1.5萬噸,年運量達300萬噸。“象嶼”在富錦得到了強大推力,持續向前奔跑。

  60萬噸玉米澱粉項目落戶富錦對富錦産業發展意義更加深遠,把深加工建在“糧倉”裏,促進糧食就地加工轉化,拉長産業鏈,使富錦發展真正形成了一二三産業聯動。而圍繞玉米深加工項目的下游産業鏈正在集束形成,以總投資3.9億元植酸鈣及深加工項目為例,即是利用玉米深加工項目中洗玉米的廢水中提煉高端化粧品中的原料“肌醇”,真正實現了對玉米的“吃幹榨凈”,富錦“全産業鏈”發展的步伐持續增檔加速。

  率先全面建小康——富錦擔當

  “糧都”富錦,曾經的“九小龍”、“十強縣”,重返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第一集團,是48萬富錦人不離不棄的豪情。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富錦有這個擔當。

  黑龍江富錦經濟開發區,這個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的省級産業園正在奠基著一個縣級市的國家級夢想,集聚著改變富錦命運的巨大能量和希望,正在成為富錦挺進全省十強縣市的增長極。截止到2016年末,開發區共有包括富錦象嶼金谷農産有限公司、黑龍江金瑪農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綠谷酒業有限公司、黑龍江錦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黑龍江純中純飲品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入駐,2016年實現産值49.82億元,稅收2.4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6352人。

  站在黑龍江富錦經濟開發區一棟棟新建的廠房前,富錦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源波對記者説:“目前,開發區正在集中建設綠色食品精深加工項目群,建成三江平原綠色食品加工中心和物流基地,成為全省領先、國內外馳名的國際綠色食品産業園,這就是富錦的夢想和擔當。”

  在富錦市長安鎮永勝萬畝水稻示範區,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剛剛提出“田園綜合體”概念在富錦變成了發展的現實。

  據介紹,總投資2000萬元的萬畝水稻公園項目將結合轄區內萬畝大地塊的地理、生態優勢,建設以稻田文化為主題的田園綜合體,以“大地藝術”、“空中觀賞”、“體驗互動”、“科普拓展”、“休閒娛樂”為構成板塊,通過産業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把休閒農業、養生度假、文化藝術、農業技術、農副産品、農耕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拓展現代農業原有的研發、生産、加工、銷售産業鏈,使傳統的功能單一的農業加工及加工食用的農産品成為現代休閒産品的載體,發揮産業價值的乘數效應。利用觀光農業把大農業的生態資源優勢推向全國,更好地賣出富錦的農産品,形成富錦市綠色食品、綠色産業的集聚融合,富錦的田園綜合體今年七月將正式開園,比目標工期整整提前了兩個月。

  項目建設跑在目標時間的前面,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所遇到的各種困難遠超預測,需要的執行力和創造力也遠超想像。速度背後的決定因素是求真務實、善做善成、奮力前行,積厚成勢的“富錦擔當”。

  富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不是正在招商,就是奔波在招商的路上,年初以來,市領導帶頭招商,分赴北京、福建、山東等省,圍繞重點企業開展定點招商,先後參加了商會及協會組織的經貿活動,洽談重點企業。加快招商引資進度,加大項目扶持力度,提高項目落地速度,

  拒絕“蓋蓋搖”,時間就是軍令狀。沒有軟任務,工期就是硬指標。對重大項目,從謀劃之日起,就建立專門機構,採取“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辦法來引進,聯繫領導和責任單位一起,深入項目建設第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真正在加快項目建設上發揮應有作用。加強監督檢查,明確獎懲辦法。在項目建設上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強督查落實,做到環環相扣、層層加壓、步步緊逼,逼出壓力、逼出幹勁、逼出速度。思維換擋,行動提速,從“按部就班”到“形色匆匆”,從“坐而論道”到“聞雞起舞”。各部門領導坦言:壓力大了,但是幹勁也足了,目標明確,任務落實,按照時間表狠抓項目落地。

  項目拉動做引擎,富錦繪就發展藍圖;富錦效率正在催生産業的裂變,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富錦擔當”正在吹響了富錦全面振興的號角。

  新聞連結

  富錦經濟開發區

  富錦經濟開發區坐落于富錦市區東部,距市中心3.6公里,南接同三公路,北連富錦新港,原哈同公路和經開區鐵路專用線從園內穿過,交通十分便利。2011年,省委省政府把富錦産業園區定位為黑龍江省(富錦)綠色食品産業園區,確定為“省市聯動、共同建設”的21個重點産業園之一,是全省目前僅有的兩個省級綠色食品産業園,更是三江平原唯一的綠色食品基地。2016年6月,經省政府批准,黑龍江省(富錦)綠色食品産業園正式升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定名為黑龍江富錦經濟開發區。

  發展定位

  集中建設綠色食品精深加工項目群,打造“黑土綠谷”,建成三江平原綠色食品加工中心和物流基地,成為全省領先、國內外馳名的國際綠色食品産業園。

  規劃情況

  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自2005年建設以來,産業園累計完成投資24.41億元。在600公頃範圍內已實現“五通一平”(通路、通給水、通排水、通電、通訊、平整土地)。還先後建成了配套完善的基礎設施,其中66千伏變電站,總容量4萬千伏安;供水廠日供水能力達到3萬噸;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2.5萬噸;垃圾處理廠日處理垃圾能力195噸;園區鐵路專用線建設項目于2013年正式啟動,2017年3月27日全線竣工通車。線路總長21.52公里,其中已有線3.6公里已完成,新建線路及擴建線路長17.92公里,遠期發運能力將達到500萬噸。

  企業入駐情況

  截止到2016年末,産業園共有包括富錦象嶼金谷農産有限公司、黑龍江金瑪農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綠谷酒業有限公司、黑龍江錦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黑龍江純中純飲品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入駐,2016年實現産值49.82億元,利稅5.57億元,提供就業崗位6352人。

  未來發展戰略

  實施“一區多園、互補發展”,即經開區統一管理下的綠色食品産業園、象嶼食品醫藥生化産業園、萬里利達加工園、小微企業孵化園、對俄進出口加工園、經開區物流園的戰略部署,以市場為導向,在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上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作用,按照區域協調發展要求進行規劃,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實事求是,擇優扶強,多種模式發展。兼顧較成熟的傳統産業與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産業,兼顧外源型産業與內源型産業。努力建設一個符合農業發展實際、體現集聚效應、協調一致、佈局合理的産業集群。

  富錦市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土地優勢、生態優勢、資源優勢、水陸空交通便利優勢使這片廣袤的土地成為投資、創業的熱土。富錦市出臺優惠的招商政策,創造優越的投資環境,著力打造“招商政策優、辦事效率高、商務成本低、經商風險小、投資回報多、社會治安好、人居環境美、富商、親商、安商的最佳創業之城”。(記者 劉億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