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借港出海揚帆遠航正當時

2017-06-09 08:25:09|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張曦晛

  8日,綏芬河舉行“哈綏俄亞陸海聯運大通道常態化運營一週年暨對接濱海一號推介會”,來自國內外的79家企業到會。這條全線貫通的陸海聯運國際大通道,實現了龍江借港出海的目標。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綏芬河被確定為“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節點城市,綏東試驗區被確定為重點産業園區。中俄兩國將建立東北地區與遠東地區政府間合作委員會,雙方各領域交流合作將更加深入。

  作為黑龍江省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平臺,綏芬河在貿易、企業、口岸、倉儲、運輸等各個環節集中發力,全面優化口岸通關服務環境,進一步提升班列運行效率。目前,這條大通道上主要有三種運輸模式:中外中、中外外和外中外模式。中外中模式,是內貿貨物跨境運輸走廊,以哈爾濱為起點,經由綏芬河出境,到達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東方港等遠東港口借港出海,再到上海、廣州等中國南方港口;中外外模式,以哈爾濱為起點,經由綏芬河出境,到俄羅斯借港出海,最後到達韓國、日本等國港口的國際貨物跨境運輸走廊;外中外模式,是日韓貨物經俄羅斯港口北上,到綏芬河與哈歐班列對接後運達俄羅斯的腹地和歐洲部分。陸海聯運大通道優勢也很明顯,距離縮短,節省運費。與俄方簽訂了定點、定線、定站、定時、定價五定班列;與俄鐵合作運輸費用降低50%的運價;與俄港口合作港雜費由596美元降到270美元。綏芬河鐵路集裝箱站區日存放能力達2328個標箱,年換裝能力15萬個標箱,年吞吐量達30萬個標箱。綏芬河海關實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三個一”通關模式,中俄海關監管互認制度,極大地提升了通關的效率。目前,“哈綏俄亞”班列累計發出66個班列7166個集裝箱,貨量10.7萬噸,貨值6.4億元,3年內實行隔日班運行,年開行144班、14400個標準箱。

  綏芬河市委書記李大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作為黑龍江省最重要的對俄口岸,綏芬河市積極主動對接俄羅斯遠東國際交通運輸走廊“濱海一號”。4月11日,黑龍江省陸海通道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開通了俄羅斯東方港至中國太倉港的集裝箱直航班輪,至今總計發運6個航次的直航班輪,共計搭載992TEU的貨物,平均每9天一個運輸週期,陸海聯運大通道的運輸效率大幅提升,跨境鐵路運輸與海上運輸無縫對接,“龍江出海口”已直達“最後一公里”。

  在綏芬河益昌晟木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幾十名工人正在生産線上加緊生産,正在生産的沙發、傢具龍骨,將搭乘“哈綏俄亞”班列運往廣州、上海等南方市場。企業負責人郭禎説:“綏芬河較同類型口岸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這裡離原材料近、有國林木業城這樣的優質平臺、又有陸海聯運大通道,能夠滿足企業原材料採集、生産加工、運輸物流整個産業鏈。”

  正如來綏芬河投資創業建廠的企業家們所看好的,綏芬河陸海聯運大通道的中轉地集聚了俄羅斯遠東最好的港口。包括連接黑龍江省鐵路、公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納霍德卡港、東方港等,作為俄羅斯重要的海港,設施較為完備,且深水港不受氣候條件限制,吞吐能力在俄港口中位居前列。韓國的釜山港和日本的新潟、橫濱都是世界一流的港口,也是支撐本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海港和重要的物流樞紐。

  以這條通道為紐帶,貫穿亞太、歐洲甚至北美地區,將進一步拉近綏芬河乃至黑龍江省與國際市場、特別是俄日韓歐市場的距離,進而大規模吸引國內産業北移、資金北上,落戶在哈牡綏沿線節點城市。據綏芬河有關部門統計,來自滿洲裏的徐陽木業、張氏木業已經把戰略重心轉至綏芬河;大連原太子橋木材市場以及普蘭店、瓦房店的7家採購商也從大連轉至綏芬河採購,真正實現了親近資源,緊靠通道;杭州知名傢具品牌顧家家居把今年全年原材料採購60%的訂單下在了綏芬河的木材企業;廣州的多家木材企業及知名傢具企業也紛紛駐足綏芬河。

  綏芬河陸海聯運大通道建設已經進入成熟期。這條通道增強了企業競爭能力,助推了企業轉型升級,擴大了對外合作,加快了産業集聚和新興産業的發展。正如綏芬河市長王興柱在推介會上所説,綏芬河將以“哈綏俄亞”班列為牽動,把握物流、多邊貿易、專業服務等相關行業的商機,堅定不移在提效率、提標準、提品質上下功夫,努力創造一流的環境,提供口岸城市一流的服務。(記者 杜懷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