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友好藍莓”成發展綠色引擎
原標題:伊春“友好藍莓”成為轉型發展綠色引擎
伊春友好區有一片種植面積達1.2萬畝的藍莓基地。用7年時間逐步打造的“友好藍莓”品牌,不僅獲得了全球良好農業規範認證,通過了國家工商總局中國地理標誌註冊,還成為伊春市第一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被列為全國互聯網地標産品(果品)50強。如今,這裡的農業科技園區也成功晉陞省級行列,獲得中國“藍莓之鄉”稱號,今年又喜獲“中國食品安全示範基地”稱號。
在距離伊春中心區19公里的友好區,有一片萬畝藍莓基地,6月28日,記者來到了這裡。進入基地,一排白色的藍莓大棚中,技術總管董林學正在忙活著,見到記者董林學興奮地説:“你來巧了,今年藍莓長勢好啊,這個棚結採800公斤藍莓沒問題,再有十多天,新鮮藍莓就能採摘了!”
友好區位於伊春中部,伊春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採伐後就開始大力發展替代産業,友好區率先把藍莓産業發展作為富民興區的突破口。按照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産、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要求,部署了“企業為主、政府服務、群眾參與、科技合作、文化推介”的産業發展思路。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牽頭的專項推進班子,成立了區藍莓技術推廣服務站,積極與五營九天公司和遼寧丹東天賜花卉公司開展技術交流合作。邀請專家擔任技術顧問,為職工群眾講解藍莓種植技術,培養技術骨幹和熟練工人。確定了生産基地,編制了規劃方案,並提出了三年內完成1萬畝的種植任務。
伊春友好區區委書記張延傑告訴記者,在區財政相當緊張的情況下,藍莓園先後投入1.5億元對基地內的水、電、路進行了基礎建設,土壤進行了改良,實現了水、電、路、土“三通一符合”標準。栽好了梧桐樹,引來了金鳳凰,大慶泓洋公司、伊春大自然農業科技公司、伊藍公司、寒地藍莓果業公司等6家企業在基地內進行藍莓種植。東北農業大學將“中國新農村建設基地”正式掛牌在這裡,種植藍靛果“忍冬”等小漿果3000畝,並進行小漿果科研開發,形成了涵蓋研發、生産、加工、物流等完善的産業鏈條。
如何發揮藍莓産品用途廣、産業鏈條長、適宜進行精深加工的優勢,將其轉化為産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此,友好區進行了精心謀劃。
豐園森林食品公司投資建設了藍莓酒堡,年可加工藍莓果酒等森林食品4900噸,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2015年又與大慶泓洋機械有限公司簽訂了藍莓深加工項目協議書,待項目全面達産後,年可加工藍莓鮮果6000噸、提取花青素80噸、生産藍莓凍乾果粉740噸,預計實現産值10億元,將成為全市最大的藍莓種植、研發、加工、銷售、冷鏈物流基地。大慶泓洋公司龔經理説:“近年來,茅臺、聯想等大型集團在全國範圍內針對藍莓的種植、採購、深加工進行了數輪跨界佈局,釋放出明顯的市場信號。藍莓産業顯現雛形,中國的‘藍莓時代’即將到臨。”
以萬畝藍莓基地為平臺,“藍莓採摘遊”也成為這裡近幾年興起的特色旅遊項目。自2012年開始,這個區連續舉辦了五屆藍莓採摘節,將藍莓文化與旅遊文化有機結合,著力打造集旅遊、休閒觀光、採摘體驗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産業項目,遊人可以在園區中觀光、乘涼,近距離觀賞藍莓種植美景,體驗採摘藍莓全過程。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採摘節期間,日接待遊客人數多達千余人次。
從2010年到如今,短短的7年時間裏,藍莓産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最終在小興安嶺深處落地生根,繁衍生息。每年僅藍莓園區就可安置轉崗、分流的林業職工500余人,實現季節用工1200余人,有效解決了全面停伐後林場職工的就業增收問題。“藍色經濟板塊”已成為友好區綠色化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藍莓産業今後的發展方向是什麼?伊春市友好區區長吳伊森信心十足地説:“在穩步推進藍莓種植面積的同時,以打造藍莓産業綜合體為龍頭,以藍莓文化節為載體,謀劃建設集觀賞體驗區、展示購物區、休閒休息區、棚室採摘區及蜜蜂展覽體驗區為一體的‘五大功能區’,將藍莓採摘園提檔升級為藍莓文化園,搭建‘強文引智、遊推結合、以遊招商’的文化交流新平臺,邀請海內外企業家、文化名人共謀發展大計。”(記者 馬少忠)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