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市“一都一城一地”譜寫振興新篇章
十八大以來,綏化市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及對黑龍江省的重要講話精神,強化“四個意識”。認真貫徹黑龍江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以及省委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寒地黑土之都、綠色産業之城、田園養生之地”的目標定位,全力譜寫振興新篇章。
做好三篇大文章打造綠色産業之城
五年來,綏化市産業項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累計開工建設産業項目2741個,完成投資1721億元,佔固定資産投資的56%。中糧、浙江金達、福建象嶼、香港勝記倉等知名企業紛紛落戶。青岡、望奎與京糧集團、二商集團聯合走出“雙品牌合作”新模式。在産業項目拉動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376戶,比2011年增加209戶,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91%。綏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晉陞為國家級開發區,各縣(市)開發區均進入省級開發區或省級工業示範基地行列。
確立有比較優勢的主導産業。綏化各地依託自身資源、産業基礎、區位條件等稟賦優勢,逐步培育確立了有自身特色的主導産業,並有針對性地扶強扶壯。肇東的綠色食品、安達的新材料高新化工、海倫的富硒食品、綏棱的林産品加工、慶安的循環經濟、望奎的農畜産品加工、青岡的亞麻紡織、蘭西的蔬菜加工、明水的電商服務、北林區的現代物流已成為一張張獨特的城市名片。
骨幹龍頭企業落地生根引領作用明顯。通過招引和原有企業升級改造生成的一批大項目,已成為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骨幹力量,起到了引領發展的積極作用。如以肇東成福集團氨基酸擴産;安達安瑞佳集團圍繞C4鏈條衍生項目;慶安東禾米業全産業鏈項目;望奎縣龍蛙全産業鏈項目;北林區象嶼金谷項目;綏化市本級開發區昊天、三精製藥(黑龍江諾捷)擴能改造為代表的一大批重點骨幹企業落地生根,實現了升級發展。
綏化産業項目推進正逐步由單一項目向全産業鏈轉變,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轉變。由單個企業(項目)向有産業鏈擴展關係的同集群企業發展。從重點招引項目,向培植優勢産業發展。目前,綏化全市産業園區規劃面積34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02平方公里,基礎設施累計投入近百億元,目前入駐企業1000多戶,2016年實現産值670億元。
以旅遊文化、養老服務、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興業態呈加快發展態勢。圍繞自然風光文物古跡等旅遊文化開發,社會化養老服務産業發展迅速。近幾年,綏化旅遊産業項目投資呈跨越式發展。各縣(市區)均設立了電子商務創業園,創業園區以産品展示、倉儲配送、電商培訓、創客空間、大學生創業孵化為主要功能。全市電子商務企業已突破1萬家。
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打造寒地黑土之都
過去五年,是綏化市農業大發展、快發展的黃金期。綏化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推進“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堅持創新體制機制,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奮發有為、主動作為,現代農業建設實現了新發展。糧食生産實現“十三連豐”,五年內産量增長34%,全市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達到了300億斤。農民收入實現“十二連增”,2016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1903元,比2012年增加近3000元,增長了32%。農村經濟步入全面、快速、可持續發展新階段,廣大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為全市穩增長、惠民生、促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亮點。
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顯著增強。綏化市認真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加大財政和全社會的投入,充分調動各級政府重農抓糧和廣大農民群眾務農種糧積極性。全市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達到了300億斤,肉類、禽蛋、蔬菜和水産品等産量也明顯增加。被確定為國家糧食高産創建整市整建制推進試點市、糧食生産先進市和綠色蔬菜北菜南運核心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
農業綜合配套改革深入推進,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全面展開。全市已完成實測面積2718.6萬畝,佔全市農村集體耕地面積的104.7%。現已轉入數據庫建設階段。新型經營主體快速發展,全市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總數達到了4.45萬個,比2012年增長175%。
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準大幅提升,農機化建設顯著加強。現代農機合作社總數達到了272個,農機總動力達到609.43萬千瓦,農業耕種收全程綜合機械化率達到了94.69%,同比提高10.5個百分點。全市設施化建設長足發展,已建成水稻催芽車間87處,智慧浸種催芽覆蓋率達到90%以上,大棚育秧率達到99%,較2012年提高19個百分點。
綏化市推行了以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組織、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科研單位為主體的市場化建設園區的新模式。建成市級現代農業園區302個。“互聯網+智慧農業”示範基地31處、“互聯網+農業”綠色示範基地165處,農業科技支撐作用逐步增強,科技園區引領作用顯著。
綠色食品生産勢頭強勁。綏化市組織制定了24種作物A級綠色食品生産技術規程,2016年按綠色食品生産操作規程種植面積1700萬畝,比2012年增加600萬畝,為“種得好”奠定了基礎。綏化全市綠色食品認證面積1180萬畝,創建國家級標準化綠色食品原料生産基地16處、面積890萬畝,有機食品認證面積23萬畝,無公害産地認定面積1077萬畝。綠色(有機)食品面積居全省前列,增幅居全省首位。“三品一標”認證總數達到1471個。
農業産業化水準大幅提高。初步形成了玉米、水稻、大豆、馬鈴薯、蔬菜、亞麻、乳品、畜禽等八大類農産品加工企業集群,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由2012年的135戶發展到現在的171戶,增加了36戶。玉米、生豬、亞麻加工能力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鄉村旅遊景點發展到71個,培育了11個觀光休閒採摘園區。
美麗鄉村建設紮實推進。著力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示範帶,創新探索了工商資本引入、能人引帶、産業帶動、村集體主導、群眾參與、社會幫建六種建設模式;探索建立了財政投入、農民自籌、幫扶共建、市場運作四位一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全面實施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規劃重點鎮60個、示範村和達標村470個。
農民雙創工作健康發展。綏化市採取宣傳發動、政策扶持、典型引帶等措施鼓勵支持農民創業。全市創業人員達到27.5萬人,創辦經濟實體8.9萬戶,拉動就業53.8萬人,在創業人數和創業收入上均走在全省前列,被評為全國十大創業基地。北林區大成福農工商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賈洪濤獲得了全國百位“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榮譽稱號;綏化全市22人入選黑龍江全省100名創業領軍人物。肇東市的王福成、慶安縣的趙寶林被農業部授予“新農民、創業、創新”百家成果獎。
宜居宜業宜養宜遊打造田園養生之地
綏化選準路徑,合力推進,將特色小鎮建設、休閒度假、健康養老、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生産生活生態一起抓,發展庭院經濟,推行私人訂制的共享經濟,打造養身養心養生養老品牌,全力打造具有綏化特色的田園養生之地。
目前,綏化已有養老機構249家,總床位數26764張,總床位達到了每千名老人32張,為養老服務業提供了充足保障。各級各類衛生機構2203家,衛生技術人員21066人,乙類大型醫療設備56台。
綏化市本級寶山“養生小鎮”、肇東五站“卓達新城”、慶安柳河“五七小鎮”、蘭西河口“慈善小鎮”、綏棱四海店“森林小鎮”等一批健康養老旅遊“三位一體”載體的建設,不但推動了城市人下鄉共享田園風光、鄉下人進城享受城市文明,涵蓋中醫治療、體育健身、養老服務、鄉村旅遊等多種功能的健康養生集聚區,還普及了健康生活,優化了健康服務。
圍繞綏化市委提出的打造“田園養生之地”發展目標,按照“依託哈爾濱、服務哈爾濱、融入哈爾濱,著力打造休閒農業、觀光農業、都市圈農業,加速培育田園綜合體”的宗旨,綏化正傾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六大旅遊産品:以田園、生態、有機、綠色為突出特色的東北風味“美食綏化”美食品嘗遊;以果蔬採摘,大平原、大農田風景欣賞為突出特色的田園風光遊;以蘭西東北民俗文化旅遊第一村、望奎滿族風情園為突出特色的民俗風情遊;以北林、望奎休閒滑雪、溫泉養生為突出特色的冰雪溫泉休閒遊;以望奎皮影、綏棱黑陶、海倫剪紙和二人轉為突出特色的歷史人文遊;以東林寺、紅光寺、明凈寺等寺觀和海倫天主教堂為代表的宗教文化遊。進一步打造沿松花江生態自然文化旅遊帶、西部草原濕地景觀帶、小興安嶺山區景觀帶、百里呼蘭河休閒旅遊景觀帶等特色旅遊景觀帶。
與此同時,綏化市還充分發揮沿江萬頃松江濕地、沿江百里原生態水面和稻米資源,加快開發千鶴島、八里湖、大似海、螞蟻河、大明水等初具規模和風情各異的景區景點,加快建設沿江專業文化旅遊村屯。
美麗鄉村建設同樣是綏化市打造田園養生之地的重要一環。為此,綏化市把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農業發展規劃、文化特色産業相銜接,有序推進,做到開發與保護結合,凸顯可持續發展。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生態經濟、自覺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生態家園。切實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展示農村農業生態特色。加快推進生態人居、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經濟建設。(記者 程瑤)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