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壽女孩:“我有160個愛我的爸媽”

2018-07-23 10:35:43|來源:生活報|編輯:呂岩|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延壽10歲女孩曉華:“我有160個愛我的爸媽”

  10歲的女孩本應該天真爛漫,無憂無慮地在母親的懷抱裏撒嬌。然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延壽縣的曉華卻命運坎坷,她的母親患有精神障礙和癲癇病,而且長期癱瘓在炕上,父親腿有殘疾,常年在外乞討……幸運的是,2016年春天,無人照顧的曉華被當地“一滴水”愛心社負責人馬建文收養。如今,孩子不僅過上了正常的家庭生活,愛心社裏的160多個成員也都成了她的親人。

  延壽女孩:“我有160個愛我的爸媽”

  曾跟老鼠爭食8歲時體重僅有16公斤

  “爸爸不在家,媽媽不能動,餓的時候,我想吃叔叔給我買的火腿腸,可是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大老鼠就跑來跟我搶,我趕緊搶回來……”每當聽到孩子説這些話的時候,馬建文心裏都特別不是滋味。曉華家住延壽縣玉河鄉,家裏20多平方米的破草房是租來的,裏面幾乎沒有任何傢具,窗戶四處透風,炕上一張羊皮襖就是孩子的被褥。馬建文初見曉華是2016年4月末,當時天氣還涼,孩子看起來非常瘦弱,頭髮淩亂,身上穿著件破舊的棉襖。她的叔叔聽説馬建文這裡專門救助孩子,就騎著三輪車把曉華送了過來。

 據了解,曉華的媽媽名叫郭紅梅,今年31歲,郭紅梅剛出生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奶奶不慎將她摔到地上,落下了不少毛病,腦子時常不清醒。她最初能輕微的活動,後來連路也走不了了,漸漸癱在了炕上。“孩子的爸爸腿有殘疾,不能幹重活,現在只能靠在外乞討生活。”馬建文嘆息道,有時候,患智障的叔叔會給母女倆送些吃的,有時候,郭紅梅會爬到大街上,鄰居們看到了,也會給她們送去食物……

  “最初接觸曉華的時候,她不敢跟我們説話,而且嚴重營養不良,8歲體重僅有16公斤,沒上過學,但這孩子很懂事,有人送吃的,她會一口一口地先喂給媽媽吃。每次媽媽發病的時候,她雖然不敢靠近,但會立刻跑去向鄰居求救,嘴裏哭喊著‘媽媽別死’……”馬建文説。

  救助者説:“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深知生活的不易”

  延壽縣委宣傳部錢璽勇説,馬建文是當地民間志願服務組織“一滴水”愛心社的負責人,該社團是一支專門奉獻愛心幫助困難群眾的團隊。

  馬建文説,她之所以創辦這個愛心社,是因為自己當年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她深知生活的艱辛和不易。當初來到縣城的時候,她遭遇過很多困難,也遇到過很多好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她想去幫助別人。馬建文做過保姆,賣過水果、拖鞋等,她現在自己開了家建材店。她發現小區裏有人扔舊衣物,有些看著還很新,覺得怪可惜的,就撿回去洗乾淨攢著,攢夠一批就送到農村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她的親朋好友得知後加入其中,漸漸地,他們還會買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送給生活貧困的村民。

  “有一次,一位老大娘收到月餅,説上次給她的還沒吃完,這次不要了。還有一回,一位大爺收到被褥捨不得蓋,連忙包了起來説要過年再蓋……”看著這些老人不貪心,收到東西時如獲珍寶,馬建文決定要長期幫助他們,2013年,大家組建了愛心團隊,取名為“一滴水”愛心社。

  延壽女孩:“我有160個愛我的爸媽”

  愛心社裏有上百個“爸媽”

  “以前我只有一個媽媽,現在愛心社裏有很多爸爸媽媽照顧我,感覺生活很溫暖。”曉華告訴記者,她有馬姨、馬姨夫、楊姨、朱姨等好多叔叔阿姨,還有陳宇田哥哥……她説:“我馬姨夫對我可好了,他送我去興趣班,帶我去廣場滑旱冰;朱姨給我和媽媽送吃的,給我買新衣服和鞋,還帶我去她家住;楊姨給我治病,帶我去哈爾濱遊樂園玩;我想吃餅了,宇田哥哥就騎電動車去給我買,他把餅放在懷裏,回到家拿出來還是熱的!”

  曉華8歲才開始上幼兒園。2016年,當地一位幼兒園園長聽説孩子的情況,幫忙免了一半學費,剩下的錢由愛心社出。曉華今年開學就上二年級了,現在在學畫畫、口才、唱歌和舞蹈,音樂老師張老師每週給孩子免費上一節音樂課,還經常讓孩子去家裏吃午飯,其他興趣班也都給減免了學費。“孩子很爭氣,數學語文考試都是100分,總説長大了也要加入愛心社幫助別人。”馬建文笑道。

  2016年7月,馬建文將曉華帶回了家。起初老公和兒子都反對,馬建文便領他們去了趟孩子以前的家,看到眼前破爛不堪的景象,她老公直接將孩子帶回了家。“我的家庭很普通,老公是個瓦匠,平時都是他送孩子上下學,週末學畫畫、唱歌、跳舞和口才,我就帶著孩子到處跑,趕上陰天下雨,頂著雨也得去。”馬建文説。

  很多人都説,曉華能吃飽穿暖就挺好了,為啥還要報那麼多興趣班?對此,馬建文説:“曉華的媽媽現在被鄉里送進了敬老院,曉華總跟我説,等她長到十三四歲能做飯了,就回家照顧媽媽,有媽媽在,起碼她有個精神支柱,這孩子畫畫特別好,既然有天賦,我就得讓她趁著有時間學的時候好好學。”

  延壽女孩:“我有160個愛我的爸媽”

  準備愛心賬本想讓孩子學會感恩

  延壽女孩:“我有160個愛我的爸媽”

  “舒克宇叔叔2000元舞蹈費、林萍阿姨寄來奶粉、楊玉紅阿姨帶孩子看病……”馬建文一筆筆地記錄著大家對孩子的愛心。用她的話説,這孩子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做這些記錄一方面是她的做事原則,另一方面是想讓孩子長大後知道感恩,以後回報社會。

  曉華的身世是不幸的,但是她又是幸運的。親生父母不能照顧她,但她有160多位“父母”在關心她。“我們愛心社的志願者逢年過節都會看望孩子,我沒時間照顧,大家也會輪流接送孩子,孩子的衣物都是大家捐的。”馬建文説,不僅愛心社的成員關心孩子,哈市愛心人士也在一直默默關注著曉華的成長,當年曉華被鄉里送到哈爾濱的雜技學校時,校長給她免了學費,但因為曉華身體太弱,還有多種疾病,不得不回家調養。回來之前,哈爾濱市一位楊阿姨出資一萬多元,給孩子治病,而且每到假期都帶她到哈爾濱玩。

  最近,曉華又生病了,社裏的成員輪流來照顧她,一直到淩晨才走。“眼下孩子大了,學習的費用也高了,由於是過敏體質,她需要長期服藥,我們會儘量幫助,也希望其他愛心人士加入,一起來幫幫她。”馬建文説。(記者 于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