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64戶貧困戶全部摘掉“窮帽”

2019-05-15 13:49:54|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趙瀅溪

  “五一”前夕,微風中依然透出寒意。佳木斯市湯原縣永發鄉躍進村村民楊煥民家的梅花鹿養殖場內,75隻梅花鹿悠閒地散著步,感受著春日的陽光。

  “再過一個月就可以割鹿茸了,爭取提早上市賣個好價錢。”楊煥民説。

  2017年,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選派的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躍進村為村民尋找增收項目時,挖掘扶持的第一個特色養殖項目正是幫助楊煥民養殖梅花鹿。

  躍進村位於湯原縣西北部,全村有村民571戶、1602人,耕地面積19720畝。兩年前,它是一個典型的省級貧困村。2017年6月起,省農墾總局扶貧工作隊進村開展幫扶工作,通過強組織、興産業、促脫貧,使躍進村的經濟社會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村容村貌大為改觀。

  改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大變樣

  “雨天大水泡,晴天滿天塵。”躍進村自1998年實施第二次土地承包以來,就沒有維修過農田路。每到秋收,農民的小拖拉機根本進不去地。而今,走在寬敞的村路上,躍進村村委會主任李慶民高興地説:“幾代人的夢想終於實現了,不僅修繕了農田路,村內沒有硬化的路面也進行了硬化,真正修起了‘連心路’。”

  在總局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共投資395.69萬元完成了8條、長11.6公里農田道路的修建工作,目前還有近5公里的村內水泥硬化道路正在修建。躍進和林場兩個自然屯全面鋪上了硬底化巷道,村裏還建起了環村路和入村路,確保了躍進村農田主幹道暢通,同時儲存了2000余立方米煤矸石用於修補農田路。

  “村民對農田道路的修建非常滿意,煤矸石剛剛鋪下壓實,村民就迫不及待地去‘試走’。”言語間,李慶民對幫扶單位和駐村幹部充滿了感激之情。“去年11月下旬,村民陸續邀請扶貧工作隊隊員到家裏吃殺豬菜,誇獎駐村工作隊一年多來給躍進村帶來的變化,還有村民要聯名上書,要求工作隊在村裏再幹幾年。”

  一排排藍色垃圾桶井然有序地擺放在村路上,一個個漂亮的室內衛生間直通農戶家中,一幢幢危改房成了亮麗風景線……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見證了一個貧困村的巨變。得知村民希望有一個學習娛樂的場地,扶貧工作隊馬上利用扶貧資金50萬元和新華農場捐贈的20萬元,建設了躍進村農民培訓活動中心、文化廣場。2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搭建了一個舞臺,並豎起照明燈,每天傍晚村民三五成群或悠閒地散步,或結對跳廣場舞,享受著夜生活的快樂。

  發展特色産業村民腰包鼓起來

  “躍進村總人口1602人,其中貧困戶64戶、貧困人口120人,過去該村人均年收入很低,總局扶貧工作隊進村幫扶後,緊緊依託當地土地資源優勢,著力發展特色産業。正是靠著産業的的帶動,如今貧困戶均已脫貧。”總局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董桂軍介紹説。

  為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工作隊統籌産業扶貧項目,以村集體佔股30%的份額,投入産業扶貧資金,幫助有多年養殖經驗的楊煥民發展梅花鹿養殖。同時,依託躍進村擁有大型水庫適合發展水稻種植的優勢,引進八五〇農場利用蚯蚓糞種植水稻技術,投入産業扶貧資金50萬元,以村裏佔股30%份額的形式成立了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基地+合作社+農戶+訂單”的産業一體化經營模式,全面帶動水稻種植業發展。

  走在躍進村的田間地頭可以看到,田野已經整理好只待播種,而一棟棟寬敞明亮的育秧大棚為發展水稻種植提供了保障。看著長勢喜人的水稻秧苗,李慶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去年試種的30畝蚯蚓糞水稻,剛加工出來就被村民搶購一空。合作社將引導農民實行規範化經營管理,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實現利潤最大化。”

  “農民不僅能得到利潤分紅,參與加工生産,還能領到工資,可以説是一舉兩得。”董桂軍説。兩年來,在扶貧工作隊的傾力幫扶下,躍進村64戶貧困戶摘掉了“窮帽”,圓了“致富夢”。

  轉變思想觀念開闊村民發展思路

  扶貧工作隊駐村前,部分村民因思想觀念保守,不願打破原有的農業生産方式,總怕自己利益受損失。董桂軍説:“要幫助村民增收致富,不僅要轉變他們的思想,更要創造條件讓他們學習先進的生産技術。”

  從萬物復蘇的春日到天寒地凍的嚴冬,董桂軍帶著扶貧隊隊員上下奔波,要項目、籌款項、找場地、建設施,現代化的農民培訓中心在全體隊員的辛勤努力下建成了。扶貧工作隊又聯繫相關農業專家,利用農閒時節開展科技培訓,只為農民能夠早點學會先進的生産技術。目前,躍進村農民專業技能培訓已經開展了13期,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科技培訓的行列。

  為轉變村民傳統農耕生産觀念和思想顧慮,帶領村民腳踏實地地幹活成為了第一要務,董桂軍主動邀請農民走進新華、八五〇農場,實地參觀學習先進生産技術。“與其苦口婆心地勸説村民改變生産觀念,不如轉變工作思路,把專家請進來,把農民帶到先進農業規模化生産基地,親眼看看不同的生産方式。”董桂軍反復講,“要讓扶貧不是一陣風,最主要的是教會村民,還有就是培育一個長久的生産增收模式。”村民們看到了新華農場規模化生産的優勢以及試種蚯蚓糞水稻獲得成功後,紛紛主動申請加入到規模化生産中。去年秋天,村民們排著隊找到董桂軍,紛紛表示要按照黑龍江農墾的模式開展規模化種植。

  總局扶貧工作隊幫扶躍進村兩年來,幫扶項目及投入資金總計達840多萬元,其中總局投入660萬元、省財政專項150萬元、縣新農辦與文廣新局30萬元,不僅改變了躍進村落後的面貌,更帶動貧困戶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談及下一步的計劃,董桂軍説:“種植業始終是全村的最大産業,近兩萬畝耕地,每畝增加50元收入就是100萬元。推進躍進村特色優質水稻種植合作社建立與發展,一方面推進高端米生産與銷售,一方面推進全村6000多畝水稻的訂單化生産;旱田以秋整地為抓手,推進規模化種植,提高單産,增加種植效益。完善機動地發包制度,加強承包費的收繳與使用管理,不斷提高村級公共服務的水準。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對村內弱勢群體的幫扶能力。相信再經過這兩年的努力,這些目標都會實現。”(記者 吳樹江  張克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