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打造便捷生活

2019-06-04 13:45:13|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趙瀅溪

  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是人社部發佈的13個新職業之一。據計算機專業論壇統計,目前全國大數據人才僅為46萬,未來3-5年內,大數據人才缺口150萬。各企業紛紛以高薪聘請大數據人才,國內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平均年薪30-50萬元。

  雖然是新職業,但人們的生活早已與大數據工程息息相關:用手機軟體查詢水電燃氣用量、網購、一站式政務服務……我們享受到的便捷生活背後總少不了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

  建立大數據  “讓數據多跑路,讓你我少跑腿”

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打造便捷生活

劉岩

  今年48歲的劉岩算是IT行業裏年齡比較大的,當年從廣州暨南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 ,20多年來一直在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從最開始的軟體開發到現在的大數據採集、分析,劉岩説,如果將IT行業比喻成大海,大數據就是大海中最前端的潮頭,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就是大海中最前沿的弄潮兒。

  “最早期的大數據需求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劉岩説,當時國家推行政務信息化,要求政府將各類信息登記和存儲。比如,民政部門要把本地的婚姻情況錄入婚姻登記系統,公安部門把本地市民信息錄入公民信息系統。最開始這些系統都是孤立的,只針對內部人員使用。隨著信息化不斷發展,各系統之間信息交互需求增加,各個獨立數據系統進入海量大數據融合階段,政府間的信息互容互通,一直髮展到如今“一個窗口辦齊所有業務”的高度融合,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的設計初衷。

  現在,劉岩作為哈爾濱國裕數據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大數據平臺規劃管理高級工程師,負責建設智慧城市大數據資源管理中心項目。“一個智慧城市建設,包括許多子系統,我們的工作就是將這些子系統數據進行數據化採集。舉個例子,一個城市包含許多委辦局,有的委辦局信息化做得比較好,那麼我們就在大數據信息系統中採集、清洗、分析並加以利用、管理和維護。”劉岩説,所謂“清洗”,就是説並不是所有信息都是規範的、數字化的,有時候有的信息只記載某段時間的數據,有的信息前後記錄標準不一,這時就需要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將這些非結構化或半結構化數據處理成結構化數據,統一錄入系統,對於那些殘缺不全的數據還要想辦法彌補上。

  還有的時候,一些單位從沒有進行過信息化數據處理,許多數據都是手工記錄的,甚至根本就沒有,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查找資料,儘量找回資料。“這個過程其實是最耗費時間的,許多時候我們要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去溝通,將那些常年放置在文件櫃里落滿塵埃的數據翻出來,讓這些數據發揮價值。”劉岩説。

  如何發揮數據的價值呢?“我們將一個城市的相關數據整理後錄入大數據系統,根據我們設定的程式,系統會對海量數據進行再次挖掘和分析,從而得出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數據,進而對未來進行預測。”比如,某一個城市路口的視頻監控,既可以抓拍車輛、行人違章情況,也可以對車流量、信號燈等情況進行監控,通過一段時間的數據比較和分析,優化出最合理的車流導向和信號燈分配,此外還能運用視頻監控抓獲違法犯罪人員。

  目前,應用大數據對城市進行智慧管理幾乎已遍佈全國各大中城市,並正在向中小城鎮滲透中。讓更多人辦事更便捷、輕鬆,就是大數據應用的最大成果。2015年,劉岩在大慶建設智慧城市並建設了一個專門服務百姓的“百湖匯”APP軟體,大慶市民用這個軟體查詢水電氣等,實現一站式繳費。

  “不久的將來,隨著大數據進一步發展,城市的大數據系統將更加開放,更加以人為本。”劉岩説,也許到那時,老百姓可以到家門口的派出所辦工商執照,甚至不用出門,在家裏通過網絡就可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管理大數據  各種數據被託管到數據中心

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打造便捷生活

邵天富

  老家在廣州的邵天富來哈爾濱工作剛剛三個月,儘管常常思念遠在萬里之遙的新婚妻子,但當邵天富全神貫注于大數據運營的時候,似乎把整個世界都拋在了腦後。今年33歲的邵天富正好趕上了中國互聯網跨越式發展的黃金期,當年他從廣東工業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就一頭扎入大數據管理“藍海”,如今已成為一個技術全面、經驗豐富的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用他們自己的話説,只要地球不爆炸,大數據永遠不停歇。

  每天早上8點半,邵天富準時出現在位於平房哈南十五路的哈爾濱雲谷名氣通數據服務有限公司數據中心操控平台中心,同時聽取夜班技術人員對各種技術參數的監控情況彙報。“昨天晚上各項數據都在正常範圍內,8號機電池近期需要更換。”主管機房動力的李旭説完,隨手把數據監控報告遞給邵天富。

  如今,小到APP,大到騰訊、阿裏這樣的互聯網企業,都在尋求第三方專業的數據服務。“其實大部分人看到的只是手機或電腦上小小的APP,但它後臺所用到的伺服器多達上萬台,這背後有無數數據工作人員在默默工作著。”帶著濃重廣東腔的邵天富説,他們其實就像是給客戶提供一個網絡大房子,讓這些客戶在房子裏進行各種政務、商業活動,而他們就是房子的管家,對房子提供保潔、維護、維修等專業性工作。“可以這麼説,凡是涉及到網站、電腦等互聯網服務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商業用戶,都需要穩定持續的互聯網大數據託管服務。”

  作為中立的第三方數據中心,它要保證為客戶提供7×24×365的全天候網絡數據服務。“我們的數據中心每一秒都必須有人值守。”邵天富説,從設備維護、參數記錄及分析、數據監控預警,到看視頻監控,是否有可疑人員進入,分析是否有異常情況。根據數據監控,在還沒有發生事故之前,核查有可能出現問題的點並作設備保養,即設備換電池、加潤滑油等。

  實際上,許多從事大數據管理的技術人員都是從相關專業轉型而來,他們既要懂計算機、互聯網,也要懂電氣、暖通甚至消防等方面知識。每個班組要有兩名相關專業工作人員值班,因此一個班至少有6-8人在崗工作,每天三班至少有18-24人在崗。

  邵天富説,哈爾濱某高校曾經想做一個數據管理,計劃使用50個機櫃,如果自己做,要獲得用電、網絡、消防等方面的使用許可,一個數據中心需要20個專業人員7×24的服務。如果採用專業託管服務至少節省1/3的費用。

  專業化大數據託管服務最早是從2008年至2009年開始的,在這之前,各個公司都是自己組建機房。隨著各大公司與互聯網結合得越來越緊密,自有機房已經滿足不了發展的需要。到2010年,許多原來做別的領域的公司都開始做大數據服務了。這時邵天富意識到,大數據的春天來了。儘管大量的數據公司涌入,仍然無法滿足高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大爆發時代 哈爾濱是大數據最理想的家

  廣州人邵天富如今十分適應哈爾濱的環境和生活。“在哈爾濱冬天雖然很冷,但在屋裏卻很暖和,比在廣州待得舒服。”邵天富説,最愛吃這裡的東北菜,三個月就胖了好幾斤。而且最重要的是,兩地幾乎一樣的工資水準,在哈爾濱的生活品質明顯高於廣州。儘管半年才回一次家,但邵天富説他打算一直在哈爾濱工作下去。

  適應哈爾濱環境的不僅僅是IT業工作人員。邵天富説,哈爾濱是IT行業最理想的總部所在地,更是大數據的天堂。因為在理想狀態下,機房的溫度最好保持在22-26℃之間,由於機器運行時發熱,因此室內溫度在20℃左右最為理想。如果室內溫度高於這個溫度,就要啟動空調把機房溫度降到合適溫度。如此看來,哈爾濱成了最理想的大數據機房之家。“哈爾濱非地震帶,天氣涼爽,寒冷期長達半年,這些都是大數據管理的地理優勢。”邵天富説。

  站在全球視角下,中國大數據中心的擁有量與中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遠遠不匹配,因此中國大數據行業必然迎來大爆發時代。5G和無人駕駛時代來臨,更是大數據行業的重大利好,屆時網絡會更快,使用人群會更多,這就要求伺服器和機房更大、更專業,滿足更多需求。“以視頻網站為例,看視頻的人越來越多,過去公司託管50、100個機櫃,現在已滿足不了網絡需求,很可能再租幾千個機櫃都不夠用。”邵天富説,到那時,會有更多跟大數據相關的從業人員向這個行業靠攏、甚至轉行過來。

  “哈爾濱人才儲備也是優勢之一。”從廣州暨南大學畢業的劉岩説,早期在南方工作的計算機人才許多都是從哈爾濱高校畢業的,這一優勢一直延續到今天。

  從全國範圍看,大數據業務量將越來越多,但目前大數據服務中心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因為大城市數據服務需求量大,而且從技術層面看,遠距離數據傳輸還存在一定困難。”邵天富説,從未來發展看,遠距離傳輸難題會在不久的將來被攻破。到那時,哈爾濱在大數據管理方面的優勢會更加突出,會有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搬到哈爾濱來。(記者 萬佳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