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成為龍江興邊富民“生力軍”

2019-07-15 09:12:05|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劉才星|責編:趙瀅溪

  夏季正是水草豐美,魚兒生長的旺季。地處三江交匯處的同江市憑藉轄區內206公里長的水域、7萬畝的水域灘塗養殖面積,大力發展水産漁業,贏得了“中國鰉魚之鄉”的美名。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了解到,近兩年,我省發揮同江市等18個邊境縣(市、區)得天獨厚的漁業資源優勢,發展特色水産養殖,推進休閒漁業和冰雪漁業發展,強化水産品行銷及加工,引導漁民創新創業,使漁業發展成為興邊富民的“生力軍”。

  據統計,2018年,全省18個邊境縣(市、區)水産養殖面積達到104.8萬畝,佔全省養殖面積的17.5%;水産品産量7.86萬噸,佔全省水産品産量的12.8%;名特水産品養殖産量1.91萬噸,其中,鱘鰉魚322噸,河蟹400噸。漁業經濟産值達到20.57億元,佔全省漁業經濟總産值的21%。漁業帶動勞動力就業達2.58萬人。

  近兩年,黑龍江省以規模化、集約化和漁業健康養殖為重點,通過大力發展特色水産品養殖和建設魚類種質資源保護區項目等,打造了特色鮮明、品質優良的邊境漁業。在邊境地區漁政基礎設施建設、漁業資源養護、漁政執法經費等方面共計投入1億多元,有力地促進了邊境地區漁業的健康發展。

  一二三産融合發展,邊境漁業資源優勢正在凸顯。邊境地區漁業捕撈生産歷史悠久,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水産品加工工藝代代相傳,各地將水産品傳統加工方法和現代加工工藝相結合,創建了“黑瞎子島”牌、“東龍鱘”牌等著名水産品品牌。赫哲族利用魚皮製作的魚皮畫和服飾等手工藝品更是享譽全國。同時,各地充分挖掘漁獵文化資源,通過舉辦開湖節、冬捕節、垂釣大賽等系列活動,講述邊境民族地區漁獵文化,使休閒漁業得到長足發展,轉變了漁民傳統“貓冬”觀念,全省冰雪漁業經濟逐漸掀起熱潮。(記者 黃春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