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抓住“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兩把金鑰匙 市場引領種植推動玉米供給側改革
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的綏化,玉米年總産量1000多萬噸,佔黑龍江省總産量的20%,位居全省第一。近年來,綏化市抓住“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兩把金鑰匙,將玉米産業作為強市之基、興市之本。以提升玉米産業競爭力、供應鏈支配力、價值鏈影響力為目標,以深化玉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推進玉米種植提品質、精深加工增效益、現代流通上水準,著力構建種植基礎穩、加工程度精、服務能力強、融合水準高的現代玉米産業體系。
8月24日~8月25日,“院士龍江行—綏化玉米産業發展對話”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夏鹹柱、岳國君和100余位國內外玉米行業專家、企業家齊聚綏化,把脈龍江玉米産業發展。而這段“金玉良緣”留下的匯聚業內頂尖智慧的“金玉良言”,更為綏化玉米産業發展增添了新動能、創造了新機遇、激發了新活力。
“院士龍江行” 高端對話共謀玉米産業發展
作為黑龍江省2019年“院士龍江行”的第三場活動,“院士龍江行—綏化玉米産業發展對話”以“推動玉米産業高品質發展”為主題,通過院士、專家與政府、企業、農民圍繞玉米産業總體發展趨勢、機遇與挑戰,提高玉米加工業附加值的途徑,國內外玉米發酵産業的發展前景、技術壁壘和技術創新等話題開展對話交流,研究解決玉米産業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探索提升産業發展層次的方法和路徑,推動綏化玉米乃至龍江玉米産業高品質發展。
本次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岳國君院士發表了題為《依託龍江農業資源,建立和延伸糧食産業鏈和價值鏈》的演講,中國生物發酵産業協會理事長、研究員石維忱則以《創新引領生物發酵産業實現高品質發展》為題,解讀了我國生物發酵産業的現在與未來。在主旨演講《把握産業脈動共赴玉米之約》中,綏化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子林表示,縱觀玉米産業發展歷程,在遵循趨向資源和産業集聚定律的同時,更是不斷追逐更長産業鏈、更高價值鏈。百年綏化,因農而生、向工而強。如何消化並利用好超千萬噸的玉米資源,從産業鏈底端爬到高端,實現産業附加值的幾何級增長,正是綏化多年來努力的方向。
本次活動中還發佈了綏化鮮食玉米標準,不但將全面提升綏化鮮食玉米種植、加工、銷售整個過程的標準化和規範化,更將推動綏化地區黑土地品牌建設和玉米的高品質發展。綏化市委書記曲敏表示,利用院士專家們開出的這些“良方子”和“金點子”,挖潛力、解瓶頸,綏化玉米産業這個“黃金産業”必將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一基地雙中心” 市場引領種植推動玉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地處寒地黑土核心區,為綏化培育早熟、耐密、多抗的高産優質玉米提供了優良的自然條件。1800萬畝玉米播種面積、4000萬噸周邊地區資源總量則為綏化玉米加工産業鏈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按照“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兩把金鑰匙的指引,綏化不但緊跟市場邁出了發展鮮食玉米的堅實步伐,更提出了將綏化建成全國優質玉米生産示範基地、亞洲最大的玉米精深加工中心、東北亞玉米交易物流平臺的“一基地雙中心”的戰略目標。
8月28日~8月29日,在第31屆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暨第三屆綏化(青岡)鮮食玉米大會上,綏化市副市長楊全勝介紹,綏化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已達80萬畝,年可生産20億穗,去年就實現了全國人均可吃上1穗綏化好玉米的目標。全市鮮食玉米生産加工企業超過50家,已形成産業集群。2018年綏化獲評“全國鮮食玉米産業示範區”和全國第一例鮮食玉米地理標誌,還被評為全國綠色農業十大最具影響力地標品牌。
綏化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謝殿濤告訴記者,為了打造亞洲最大的玉米精深加工中心,綏化將引進建設一批能在産業鏈上下游形成合作互補,精深加工出更多維生素、抗生素、有機酸、酶製劑等高附加值産品的項目和企業。推進玉米的全産業鏈加工,實現真正玉米整株的“吃幹榨凈”。
“為推進東北亞玉米交易物流平臺的建設,綏化根據區位條件、交通狀況、經濟基礎和空間資源狀況,優化倉儲物流能力佈局,構建了‘四基地、多節點、網絡化’的發展格局,推進玉米交易流通協調發展。”綏化市糧食局局長沈立志介紹,到2020年,該物流平臺建設框架將基本形成,形成一批多功能、一體化的玉米綜合物流服務商,倉儲標準化、智慧化水準將明顯提高。
“産業鏈圖譜” 建鏈補鏈強鏈誠意招商引來“金鳳凰”
在綏化市經濟合作局局長李德政的辦公室裏,記者看到了這樣一棵“玉米樹”,澱粉、酒精、色氨酸、蝦青素、支鏈氨基酸……樹上的近百種果實,令人目不暇接。“玉米産量過剩,曾經是綏化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的羈絆。為此我們立足現有加工基礎,著眼産業未來發展方向,種下了這棵‘玉米樹’,它實際上是黑龍江省第一張玉米産業鏈圖譜。”李德政自豪地告訴記者,綏化依據圖譜中産業鏈上下游關係開展招商,使綏化玉米精深加工産業走出了一條由無到有、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粗放到精細的發展之路。
2015年,在綏化市各級政府部門的全力支持下,世界500強企業廈門象嶼集團投資建設的綏化象嶼金谷農産公司創造了當年開工,當年收糧的“綏化象嶼速度”。兩年後,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企業全程服務,倒排工期、逐一跟進用地、水、電、氣等情況,逐一解決施工難題的“新和成模式”,讓投資70億元的新和成生物發酵産業園項目同樣落戶綏化。憑藉從産業鏈定位出發的精準招商,和越發優質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多的行業“金鳳凰”選擇來到綏化、紮根綏化。
目前,綏化市已有玉米規上加工企業17戶,設計加工能力725萬噸,實際加工量522.4萬噸,位居黑龍江省第一。2018年實現産值113.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09.8億元,利潤5.9億元。隨著象嶼、新和成、國投等項目陸續投産,綏化市年加工玉米能力將達到千萬噸,産品也從酒精、澱粉等食品飼料的初級加工擴大到賴氨酸、谷氨酸鈉、麥芽糊精等醫藥、精細化工5大系列30多個品種的精深加工,全域玉米加工能力快速提升。(記者 程瑤)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