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大興安嶺:提能力轉作風優環境 激發轉型振興新活力
2022-04-25 11:12:09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牟海微責編: 周經韜

  項目建設瞄準“雙寒”、數字經濟打造新引擎、森林防火枕戈待旦、生態旅遊線上推廣、“提能力、轉作風、優環境”頂格發力……大興安嶺地委、行署堅決貫徹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兩會精神,拉高標杆、自我加壓,全區上下緊緊圍繞突出“一個優勢”、堅決維護“兩大安全”、重點發展“七個産業”、切實強化“三個保障”的發展思路,認真落實“七個求突破”的重點任務,毫不放鬆地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綠色礦業、電商物流和寒地測試、寒地生物等産業,全面啟動“項目攻堅年”,經濟社會發展繼續保持良好態勢。

大興安嶺:提能力轉作風優環境 激發轉型振興新活力

濕地。

  提能力轉作風 開局“擂重鼓”

  一年之計在於春。3月2日,一場小雪洋洋灑灑覆蓋了興安大地,唱響了又一年冬季的結束春季開啟的序章。這一天,大興安嶺召開全區機關能力作風建設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向全區機關幹部發出了“提能力、轉作風、優環境”的強勁信號。

  聚焦短板弱項,細化實化措施,精心組織推動……按照省委統一部署,大興安嶺把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作為“一號工程”和重大任務來抓,奮力在轉型振興的答卷中答出最優解、答出好成績。把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與“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黨建品牌創建、“四個體系”建設、鞏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等結合起來,嵌入到重點工作、重大項目、重要改革事項推進當中,努力以能力作風大提升,推動經濟社會大發展。地區成立由地委、行署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出臺活動實施方案,突出地企融合、寒地産業等林區特色,明確了解決7個方面問題、開展8個專項行動的具體要求,為活動有力有效開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全面提升能力素質。堅持把學習貫穿能力作風建設始終,地委先後召開地管主要領導幹部會議和全區領導幹部會議,各級機關紮實開展“學習型機關”創建活動,組織機關幹部認真學理論、學政策、學業務、學法律、學科技知識,目前全區已有1400余人次參加培訓。針對當前森林防火和疫情防控實際,對各級森防指、疫防指成員特別是換屆後新任職領導幹部進行了業務培訓,對6405名專業撲火隊員、900名森警隊員、1053名採樣人員、402名流調隊員進行了全員輪訓,地縣兩級森防指先後開展模擬火場等實戰演練57次,疫防指開展模擬病例轉運隔離等實戰演練190次,有效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

  深入查找短板弱項。緊盯“七個方面”突出問題,先後召開電商産業、網紅經濟、民營企業家代表座談會,採取大調研、大討論、發放意見表、暢通服務熱線等方式,廣泛徵求離退休老幹部、服務對象等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地縣兩級領導幹部帶頭走出機關、下沉一線,不打招呼、不亮身份,深入辦事窗口、企業園區和防火防疫一線等“走流程”,認真查找能力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截至目前,地縣兩級共查擺能力作風方面問題194個,與巡視巡察、督查考核發現的問題、整改不到位問題一併列入《問題清單》。

  狠抓重大事項落實。對中央和省下發的147個重要文件全部實行臺賬式管理,分類推進落實;圍繞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確定重點工作118項、具體任務211項;制定地委、行署《2022年工作要點》和責任清單,細化分解任務166項,一季度向地級領導幹部發放任務書20份,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先後12次召開專題會議推動寒地産業發展,確立了寒地測試“一核一心多場”、寒地生物“1+3+13”、冰雪旅遊“兩核三線五區”的産業佈局,謀劃總投資154.5億元的138個項目,相關內容被納入省“十四五”112項重大工程項目圖譜;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林區人民期盼17年的提高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標準問題,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近期即將解決。

  集中全力攻堅破難。紮實開展集中攻堅破難行動,地本級梳理項目建設、環保督察整改等10方面攻堅難題20個,確定在全國全省爭先創優的工作20項,形成了《地區攻堅破難計劃》和《創先晉位工作清單》;地直各部門、各縣(市、區)梳理攻堅難題429個,對各類難題逐項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加緊推進。

大興安嶺:提能力轉作風優環境 激發轉型振興新活力

項目建設施工。

  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由地委、行署主要領導任雙組長,成立了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等20個工作專班,9名地委委員包聯7個縣(市、區)營商環境工作。在主動認領省169個任務的基礎上,自選重點任務39個,細化工作措施546項;對照省營商環境調查問卷反映出的12個方面136個問題,制定具體整改措施295項,對各項工作採取擂臺賽的方式攻堅推進,實行月調度、季排名、半年彙報、年度考評。全面完成12345政府服務熱線與省平臺系統對接,累計整合歸併電話43部,實現“一號響應”。

  提升執法司法水準。政法單位圍繞執法司法服務不優、有責不為、辦案不公、用權不廉等深入查擺了5個方面20個問題,分別形成問題清單和任務清單,狠抓整改、對賬銷號。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創新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機制,成立了全省首家“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地區檢察分院開展刑檢“雲”課堂、中層幹部素能培訓班、知識競賽等活動,在行署公安局和全區12個基層公安機關全部設立“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行署司法局組建了地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實現法律援助中心、非訴訟解決中心、人民調解中心“三中心融合”。

  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制定出臺《關於加強職級幹部管理的暫行規定》,對職級幹部與職務幹部同要求、同考核、同評價,充分調動幹事創業的積極性。紮實開展不良作風整治行動,對重點領域和窗口單位開展常態化明察暗訪,一季度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破壞營商環境等問題50個,黨紀政務處分53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3批次22件36人。

大興安嶺:提能力轉作風優環境 激發轉型振興新活力

紅毛柳。

大興安嶺:提能力轉作風優環境 激發轉型振興新活力

興安風光。

  樹黨建品牌 打造 “綠水青山”

  “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2021年10月,大興安嶺地委深入開展黨建品牌創建,通過實施“五類四化三融”基層黨建提升工程,進一步抓實基層組織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和邊境特色黨建,引領廣大黨員幹部切實擁護“兩個確立”,真正做到“兩個維護”,全力打造大興安嶺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兩個“綠水青山” 。

  抓實推進體系,量化創建目標。地委推行“1+7+1”工作體系,制發1個《指導意見》,明確總體遵循;配套7個《實施方案》,設定分類標準;設計1個《任務清單》,形成工作閉環。把虛擬的“軟任務”量化為具體的“硬指標”,讓黨建品牌可解讀、可操作、可考評,更讓“忠誠、擔當、奉獻、為民”的核心內涵從抽象概念轉化成具體實踐。把黨建品牌創建納入領導班子績效考核和書記述職評議考核,對1個評為“一般”等次的地直黨委下發了“提醒函”。各縣(市、區)逐級開展“政治體檢”,對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制定整改措施126條,補齊黨建短板。

  抓實業務指導,樹牢政治導向。召開集中部署、重點推進和片區調度會3次,實地指導19次,下發提示7期,函聯中省直單位20家,推動品牌創建走深走實。堅持“一期一主題、一刊一特色”,編發簡報65期、信息268篇。其中,策劃了地直、中省直部門行業專刊21期,地企共建攻堅重點工作專刊5期,全國先優典型專刊4期,優秀案例專刊1期,在地域之間、行業之間、類型之間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抓實“五類”黨建,築牢邊境堡壘。堅持分類指導、靶向施策,設定了共性分、個性分、重點工作動態分以及上級表彰加分項。機關黨建作表率,明確“五強”標準,走好第一方陣;農村黨建強基礎,解決“五基”問題,助力鄉村振興;城市黨建抓服務,推進“六新”措施,促進基層治理;學校黨建提素質,聚焦“五優”任務,突出立德樹人;國企黨建增質效,落實“五型”要求,提升經濟效益。把18個黨建難題列入書記“一號工程”集中攻堅,立項“黨建品牌+”重點項目7個,破解中心工作與基層黨建“兩張皮”問題。

  抓實“四化”機制,培育先鋒隊伍。按照“發展黨員規範化、黨員教育特色化、黨員管理精準化、黨員服務常態化”的要求,培育對黨忠誠的先鋒隊伍。整頓農村發展黨員違規違紀問題。策劃情景式、沉浸式、案例式精品黨課,在教育培訓中注入更多“興安元素”。針對社會治理和防火防疫等重點工作,探索黨員“平戰結合”進網格,推動“百件實事幫到村、千個支部進社區、萬名黨員聯樓棟”活動,黨員參與志願服務3.2萬餘人次。培育了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文竹、全國最美教師馬建國、全國最美民警史先強、平安中國建設先進個人李思佳等先優典型,展示了“最北最冷最忠誠、最偏最遠最放心”的黨員隊伍形象。

  抓實“三融”共建,優化發展環境。地企軍警聯合做強“興安黨建共同體”,推動黨建理念、中心工作和特色品牌相融。國網公司發揮全省黨建示範點引領作用,與9家地方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為優化營商環境作出貢獻;各縣(市、區)和駐地企業和軍警部門並肩扛起維護“兩大安全”政治責任,協同打好防火防疫防汛攻堅戰,真正把地企軍警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維護祖國北疆安全穩定的堅固磐石。

大興安嶺:提能力轉作風優環境 激發轉型振興新活力

防火演練。

大興安嶺:提能力轉作風優環境 激發轉型振興新活力

寒地試車。

  “四個體系”發力 重點工作抓實落靠

  3月23日,大興安嶺地委嚴格落實省委工作部署,制定《中共大興安嶺地委印發〈關於建立健全推進落實全區重點工作任務“四個體系”的實施意見(試行)〉》,為 “抓落實”提供了更加科學、更加實用、更具有操作性的新方法、新理論。

  為了讓“四個體系”成為抓重點工作落實的堅強制度保障,有力保證中央重大決策、省委重要部署、地區重點工作落地見效,大興安嶺地區堅持高位推動,將“四個體系”建設擺到工作首位。地委、行署主要領導率先垂范、披掛上陣,明確框架思路,修訂調整文稿。歷時三個月,形成符合林區實際的推進落實重點工作任務“四個體系”實施意見,並以出色的表現參與省委評審和制定省委“四個體系”工作,在全省地(市)評比中名列第二。

  把抓落實作為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以“對標攻堅、跑表計時、獎優罰劣、警示鞭策”為主線,初步形成了領導責任清晰、工作推進有序、考核評價精準、督導問責規範的閉環工作體系,並明確健全領導機構。

  打造“3+4”領導責任體系。“3”指任務臺賬、責任清單和重點工作任務書3個要件;“4”指落實地區黨政領導班子領導責任,人大、政協領導班子監督責任,各地、各部門、各單位推進主體責任,駐區中省直企業社會責任的4方責任。

  形成“五化”工作推進體系。按照正向部署、逆向檢查思路,形成了調度例會制度化、專班推進戰役化、協調會商一體化、調研指導實效化、對賬銷號規範化“五化”工作推進體系,形成簡單、易操作的三級菜單調度系統。

  推行“多考合一、一評四挂”考核評價體系。“多考合一”建立考核評價專班,與政治生態建設成效考核、地直機關目標責任制考評、領導班子及領導幹部年度考核、縣(市、區)經濟社會主要責任指標考核一併組織實施。“一評四挂”將考評結果與年度考核、提職晉級、評先選優、追責問責掛鉤。

  建立“三個三”精準督導和“紅牌”問責的督導問責體系。“三個三”:實施“三督”“三查”“三看”精準督查督導。“三督”督任務、督時限、督成效;“三查”查認識、查責任、查作風;“三看”看品質、看進度、看癥結;成立問責專班,建立“亮牌督導工作機制”。

大興安嶺:提能力轉作風優環境 激發轉型振興新活力

天台山。

  現階段,大興安嶺地區“四個體系”制度建設還只是剛剛起步,今後還需要時間和實踐來逐步檢驗具體成效。相信只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鍥而不捨抓落實,“四個體系”制度一定會在八萬里興安嶺結出纍纍碩果。(閆捍江 許葳 趙春暉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磊 本版圖片均由受訪單位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