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醉美鄉間遊 田園變樂園
2022-09-13 15:16:28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牟海微責編: 趙瀅溪

  原標題:醉美鄉間遊 田園變樂園 道裏 農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以田為紙,執稻為筆。入秋,道裏區新農鎮閆家崗農場打造的巨幅“稻田畫”進入最佳觀賞期。陽光下,稻田一幅幅“畫作”栩栩如生、熠熠生輝。創意十足的田園藝術更是讓這裡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前來避暑、遊玩的市民遊客絡繹不絕。

醉美鄉間遊 田園變樂園

稻田如畫。

  聚焦打造現代農業之都,道裏區堅持頂層設計、高端引領,以“農業+旅遊”的深度融合為理念,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作為現代農業發展新的增長極,推進田園與文化、旅遊等産業融合發展。“我們佈局建設發展鄉村旅遊示範點、精品農業莊園,形成區域點狀分佈、相對集中的節點、亮點,努力讓田園變公園、農區變景區、勞動變運動、産品變禮品。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産業,推動鄉村振興,讓更多農民吃上‘旅遊飯’,拓寬‘致富路’。”道裏區委書記董繼文説。

  稻田畫 “帶火”鄉村遊

  “美麗稻田畫在哈爾濱也能看到了,就在閆家崗農場,有時間來欣賞這壯美遼闊的鄉村振興畫卷吧……”近段時間,在短視頻社交軟體上,閆家崗農場的巨幅稻田畫火爆出圈。不僅圖片、視頻展示美景,許多遊客還製作出打卡閆家崗農場的旅遊攻略。

  稻田畫究竟有多壯觀?日前,記者來到閆家崗農場。在“魅力道裏閆家崗,生態田園魚米鄉”標識的指引下,記者登上觀景臺。俯視之下,微風吹拂,稻浪歡騰,四幅多彩“稻田畫”蔚為壯觀。

  “稻田畫是採用多種顏色水稻搭配種植而成的,每幅畫都蘊含獨特的寓意,展示著現代化大農業種植技術的科學魅力。”北大荒集團黑龍江閆家崗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雅南告訴記者,四幅稻田畫的主題分別為“北大荒綠色智慧廚房logo和小北IP卡通形象”“鄉村振興,與夢同行”“北大荒閆家崗”和“歷久彌新 北大荒”,通過景觀圖案表現企業的發展歷程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不僅是稻田畫,在閆家崗農場裏,萬餘平方米的向日葵花海同樣吸睛,垂釣也成為人們放鬆身心的優選。“如今,閆家崗農場已經形成了非常有特點的農業旅遊線路。”張雅南介紹,今年閆家崗農場打造了以微菜園、微果園、微花園為點綴的“園中園”休閒農業産業園,構建起“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優、小而特、小而強”的農文旅融合旅遊區。“我們按照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思路,不斷夯實農業基礎,挖掘文化資源,拓展旅遊産品,在帶給遊客內容越發豐富的旅遊體驗的同時,助力鄉村振興。”張雅南説。

  採摘遊 趟出致富路

  在葡萄採摘園的溫室大棚裏,一串串綠色的葡萄泛著光澤,吃上一粒,滿口生津,一股淡淡的玫瑰花香讓人回味無窮。“沒想到,在家門口還能採摘到品質這麼好的‘陽光玫瑰’。”在道裏區榆樹鎮的老顏葡萄園,正在體驗採摘的遊客對此行讚不絕口。隨著葡萄成熟季的到來,進入7月,道裏區榆樹鎮新鄉村的遊客多了起來,串串葡萄帶給遊客的是回歸鄉間生活的愜意,帶給農戶的則是增收的喜悅。

醉美鄉間遊 田園變樂園

農戶打理葡萄採摘園。

  在道裏區榆樹鎮新鄉村,剛進入村口,密集的葡萄採摘園在鄉村小路兩側排開。隨意走進一家,看到的都是串串飽滿的葡萄,嗅到的都是陣陣清香,引得採摘的市民遊客紛至遝來。

  “2006年,在村裏的帶動下,我開始嘗試葡萄種植,經過10多年的摸索,我們的葡萄種植採摘已漸成規模。”談起採摘遊的發展歷程,葡萄種植戶老顏告訴記者,這幾年他家種植的葡萄十分搶手,往往採摘期還未結束,就被顧客訂購一空,每年純利潤都在10余萬元。

  “目前我們村共有葡萄大棚近200棟,葡萄種植戶41戶,種植10余個葡萄品種,年産葡萄可達50萬斤,産值在600萬元左右,比農民種植玉米等傳統作物的收益要翻幾十倍。”新鄉村黨總支書記王國良表示,村裏的葡萄種植正朝著規模化、規範化、精細化發展。

  “可以説我們村的葡萄種植發展歷程是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農民嘗到了致富甜頭,腰包更鼓、笑容更甜、生活也更美。”王國良告訴記者,為了讓鄉村旅遊更加豐富,目前該村的寒地草莓採摘基地也正在進行準備工作,草莓採摘將於今年12月份啟動。“我們同時在對住宿、餐飲進行規劃、設計,以更豐富的呈現讓市民盡享鄉村遊的樂趣。”王國良説。

  新元素 注入新動能

  在旅遊業態百花齊放的今天,“農旅”融合的項目越發引人“深玩”。在道裏區,像閆家崗農場、榆樹鎮採摘這樣具有“網紅氣質”的鄉村旅遊景點,正在陸續嶄露鋒芒。

  據了解,道裏區培育長嶺湖生態休閒度假區、天順生態農業園區、運糧河口濕地莊園等32家鄉村旅遊企業;推出多彩田園、城郊休閒體驗、生態採摘、避暑康養、自駕營地、民俗文化體驗等精品鄉村旅遊線路;深挖長嶺湖、運糧河口濕地等旅遊生態資源,以“一村一品”為方向,打造了太平湖溫泉小鎮、太平鎮前進滿族村、閆家崗國家農業公園、集酷小鎮等26家對接城市休閒的創意主題民宿;以美麗鄉村多彩田園為主題,以産業轉型升級為契機,落地了德魯納莊園、中央紅農業生態園、榆樹鎮紅提園、新農鎮蔬菜採摘園等11處鄉村旅遊勝地;發揮長嶺湖、西郊山林等景點示範引領作用,開展最美道裏攝影節、山地自行車環湖賽、湖上龍舟、金秋文化節、冬捕冰釣節等特色節慶活動,為鄉村旅遊業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新動能。

  “道裏區具備發展文化産業、特色農業、農旅産業融合的獨特優勢,我們將抓住旅遊發展的良好條件和潛力,高效精準利用現有資源,做足融合文章,不斷豐富業態,全方位構建起道裏區旅遊發展新格局。”道裏區區長周傳龍説。(文/攝 孫姬 高帥 黑龍江日報記者 馬智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