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   輿情智庫
依託古滎大運河 惠濟區進發文化高地
2018-10-25 10:39:49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仝瑞勤責編: 趙瀅溪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依託古滎大運河 惠濟區進發文化高地

    古滎城隍廟一角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依託古滎大運河 惠濟區進發文化高地

  滎陽故城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依託古滎大運河 惠濟區進發文化高地

  惠濟橋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依託古滎大運河 惠濟區進發文化高地

  紀公廟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依託古滎大運河 惠濟區進發文化高地

   大運河效果圖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依託古滎大運河 惠濟區進發文化高地

  大運河索須河段

  當下,文化的力量正日益凸顯。作為文化資源大省,河南省第十次黨代會提出:“加快構築全國重要的文化高地,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加快建成全球華人根親文化聖地、中國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示範基地、中華文化‘走出去’重要基地”。

  鄭州市十一次黨代會也明確指出:把古滎大運河文化區作為提升鄭州市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核心區的重要載體。

  有著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的惠濟區乘著東風,抓住契機,開啟了鄭州北區的“文化之旅”。11月11日,鄭州古滎大運河文化區保護與開發研討會在鄭州惠濟區舉行。這意味著古滎大運河文化區建設正式拉開了序幕。

  惠濟區委書記黃鈁表示:“我們將以古滎大運河文化區保護開發為龍頭,著力推進‘文旅、商旅、農旅、工旅、康旅’五旅融合發展,努力把惠濟區建設成為‘産業融合發展創新區、生態宜居宜業旅遊城’,力爭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作出更大的貢獻,為我省構築全國重要的文化高地作出更大的貢獻。”

  1大運河載來豐厚文化積澱

  2014年,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大運河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有著異乎尋常的意義。大運河經過的地方,有很多都曾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小集鎮。因為水運的通達、文化的交流,它們就像受了血脈的滋養,迅速發酵膨脹,發展成為一個個繁華的都市。一條運河關乎了這麼多城市的發展,有的城市雖已繁華落幕,但運河印記卻早已融入城市的血液之中。

  隨著大運河的修建,迅速帶動了兩岸經濟社會文化貿易的繁榮,沿河興起了十幾座城市,從隋唐時期的洛陽,到北宋的開封、南宋的杭州,再到元明清的北京,歷經風雲變幻,千年滄桑,自此,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運河。

  中國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位於鄭州北部惠濟區,前身為著名的“鴻溝”的一部分,現存包括索須河運河故道和一段汴河遺址。其中,索須河段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現存最完整的遺存,它西起豐碩街,向東匯入賈魯河,全長約16公里。

  戰國時期,魏惠王開鑿鴻溝運河,引滎澤之水直通國都大梁,連接了濟、汝、淮、泗四大水系,形成了以滎陽故城為中心的航運網絡,使其成為戰國時期中原腹地的重要經濟中心。到了秦漢時期,鴻溝水系進一步完善,形成了鴻溝—黃河—渭水的漕運路線,作為中轉站的古滎陽,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名都”。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相思》中所説的汴水,指的就是流經鄭州的通濟渠。當時鄭州既是運河的碼頭,又是陸路的驛站,號稱全國八大雄州之一,“漕船往來,千里不絕”“公家運漕,私行商旅”,南北的物資貿易文化在此交流匯聚,驛站徹夜不關城門,商旅、信使往來不斷,繁華景象可以想像。

  大運河就像中國古代文明的一條脈絡。作為這個脈絡上保存較為完整的節點,滎澤古城從沿河的往來交流中,汲取、積澱了兩漢隋唐元明清的社會百態,從王公貴族到市井民俗兼收並蓄,匯聚了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城市文化、軍事文化、水利工程、漁業文化、漕運文化與豐富多彩的藝術瑰寶。

  滎澤古城歷史底蘊豐厚,歷史遺存眾多,現有世界文化遺産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兩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等文物遺址星羅棋佈。在《鄭州市大運河遺産保護規劃(2011—2030)》中,保護規劃確定鄭州市大運河遺産達3項6處,即汴河故道鄭州段、惠濟橋、滎陽故城(包括滎陽故城城址、古滎冶鐵遺址、紀信墓及碑刻、滎澤縣城隍廟),這些都為古滎大運河文化區的建設提供了豐沃的土壤和切實的載體。

  2多景點串成一河兩岸風情

  在鄭州古滎大運河文化區保護與開發研討會上,20余名國內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圍繞如何保護、開發和利用惠濟區現有的歷史文化遺産,通過深入分析挖掘大運河的歷史文化內涵,為保護、開發和利用大運河文化區規劃定位,為保護、建設和利用滎澤古城厘清思路,為城市規劃建設、旅遊策劃、文物保護、項目開發等出謀劃策。

  專家們對中國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的旅遊價值有著很高的評價。“隋唐大運河是歷史文化的瑰寶,通濟渠河段經鄭州開封往安徽方向去,出了鄭州,運河因為黃河氾濫湮沒在地下,隋堤煙柳詩意般的場景往東邊去就很難看到了,我們只能從清明上河圖裏窺見一斑。而在鄭州惠濟區這樣一個景色秀麗的地方,河水盪漾,兩岸生態依稀可見,是可以領略大運河風采活的、動感的地域,有很好的條件來做大運河沿岸的旅遊開發。”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風景園林專業院展示了初步設計方案。這一方案描繪出古滎大運河文化區的未來圖景。大運河鄭州段將以古滎鎮為“龍頭”,利用豐厚歷史文化,打造風情旅遊小鎮;以大運河遺址帶為“龍身”,以保護促發展,線性帶動周邊旅遊開發,傳承運河文化,打造成一座“運河上的城市”,建設“一河兩岸六園八景十二遺珠”的現代風情旅遊景區,再現“隋堤煙柳、鴻溝古城”的百里畫卷。

  “一河兩岸”指大運河遺址兩岸濱水自然景觀帶。“西至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當年大運河兩岸到處楊柳依依,俯映碧波,根據規劃,如今,將在大運河鄭州段兩岸,規劃種植垂柳、玉蘭、海棠、桃樹、杏樹、銀杏、波斯菊,打造運河百里畫廊,再現隋堤煙柳的勝景。

  “六園”指運河古城、運河人家、運河碼頭、運河驛館、運河農舍、運河漁歌六個文化園區。運河古城為重點。根據設計方案,運河古城將依據滎陽縣誌,修復城墻城門,恢復漢代古城的道路、集市和房屋等,重現漢代滎澤古城風貌,打造以遺址觀光、科普教育、文化體驗和主題娛樂為主要內容的5A級旅遊景區。遊客不僅可以在這裡逛城隍廟會,體驗漢代和清代的民俗文化生活,還可以體驗當年楚河漢界劃定天下的恢弘場景。古城西側沿運河將建設水上新城,打造旅遊配套區。內遊外住,相輔相成,以特色旅遊帶動産業轉型升級。

  “八景”則是依託原來老“運河八景”而建的新“運河八景”:運河伊始、萬舸競發、縴夫船號、水上船工、汴水清沙、賈魯勝景、筒車興農等。

  “十二遺珠”則是指散落在大運河區域內的人文景觀,包括王氏宗祠、程氏家廟、惠濟橋、花園口決堤遺址、紅光寺、岔河遺址、小雙橋遺址、玉皇閣、祥雲寺等。

  3“後花園”變身城市旅遊名片

  邙山余脈,黃河之濱,有山有水,田園風貌,惠濟區素有鄭州“後花園”之稱。尤其近年來,該區按照“一核一帶三組團”空間佈局和“一核引領、一帶振興、組團發展、多點支撐、全域旅遊”總體思路,著力打造“産業融合發展創新區、生態宜居宜業旅遊城”,生態休閒遊蔚然成風,黃河沿線遊風生水起,正逐步成為省內外優質旅遊目的地。

  河南省考古學會會長孫英民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快節奏的生活將人們壓得無法喘息。因此讓人能夠靜下心來安逸休閒的“慢生活”理念越來越流行。包括很多以前高速發展的城市也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轉型。鄭州也需要一個能滿足“慢生活”需求的區域。

  “據我所知,成都、杭州等一線城市都在尋求打造慢生活城市。鄭州也需要在人居、生態、文化、商旅等方面定位自己的節奏。”孫英民説,“鄭州有著高速發展的航空港區、鄭東新區等,但缺少適合市民休閒娛樂、品味生活的慢生活區域。從整個鄭州來看,北區最適合打造這樣的慢生活區域。”

  厚重的歷史給人沉靜凝思的空間,親水的佈局給人隨性愜意的體驗。古滎大運河文化區無疑是符合慢生活定位的。

  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曾到惠濟區調研並實地查看古滎鎮歷史遺存。他對古滎大運河文化區的建設提出要求:“要充分論證,彰顯文化特色,豐富城市文化,不留歷史遺憾,探索特色産業模式,提升區域發展品質。”

  惠濟區堅持“寧留空白不留遺憾”的原則,高標準高品質對古滎大運河文化區進行規劃設計,調動各方力量,參與建設。同時加大對轄區歷史文化和文物的搶救、挖掘、保護及利用,讓更多的文化符號得以傳承和發展。

  按照“兩年出形象,三年基本建成”的要求,惠濟區將於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古城開發和運河示範段等項目建設,並投入試運營。同時,涉及區域的群眾安置房、道路基礎設施等配套一併建設。

  為配套滎澤古城大運河文化區建設,集聚人氣,切實提升惠濟區現代化、國際化的城區品位,該區還同步謀劃建設了惠濟特色商業區和鄭州北部商業中心兩個片區,在較高層次上滿足旅遊産業發展的需求。

  隨著古滎大運河文化區建設的推進,一河兩岸百里畫卷將次第呈現。依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古滎鎮和世界文化遺産——隋唐大運河兩大頂級資源,實現文、商、旅的有機結合,不久的未來,惠濟區將從鄭州“後花園”變身旅遊新名片。(本報記者 徐建勳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 馮劉克 本報通訊員 孫娜 連敬春 張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