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高品質發展
2021-06-02 13:30:28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萬慶麗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組合拳”打出“新動力” ——我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高品質發展

  從“跑斷腿”到“少跑腿”、從“現場辦”到“網上辦”、從“一網通辦”到“跨省通辦”……近年來,河南省將“放管服”改革作為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先手棋”,數字政府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網上政務服務能力、“互聯網+監管”能力等多項指標上升到全國第一方陣,營商環境的優化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見效果。2021年一季度,河南省新增市場主體32.7萬戶,同比增長92.7%。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大部分省轄市已實現1天辦結,企業註冊、發票領取、刻章辦稅等事項全部集中在一個平臺辦理,極大便利了群眾創業。

  振興實體經濟,河南省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市場鬆綁、為企業鬆綁,降低運營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促使社會投資和創新創業激情迸發。2019年以來,河南省累計取消行政許可事項25項,同時推動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優流程,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事項減時間比例超過70%,零跑動、不見面事項超過85%。

  在簡化手續的同時,河南省還特別注重“放管結合”,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提升“互聯網+監管”能力。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被確定為國家“互聯網+監管”試點省,監管事項梳理、監管數據匯聚、監管應用對接等工作走在全國前列。2021年4月底,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首次省級政府“互聯網+監管”能力評估結果,河南和上海、浙江、廣東等7個省市處於創新引領階段,位居第一梯隊。

  優化服務,“掌上辦事”成主流。要辦事,上“豫事辦”,如今“掌上辦事”已成為河南人的新潮流。接種新冠疫苗預約難,上線預建檔服務;高考牽動萬人心,新增高考成績和錄取查詢功能……河南省從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入手,通過線上線下服務“兩手抓、兩手硬”,持續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目前已建成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河南政務服務網,發佈辦事指南180余萬條,“豫事辦”實名註冊用戶超過4300萬戶,3706個高頻應用實現“掌上辦”,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實現網上可辦。

  截至目前,河南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自然人用戶活躍數為883.29萬人、法人用戶活躍數為690.72萬戶,均居全國第4位,政務服務網上受理率達到89.26%。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大廳基本實現“應進必進”,85%事項實現了“一窗受理”。全面構建政務服務“好差評”體系,在全國率先建立省級政務服務社會監督員制度。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近日發佈的評估結果顯示,河南省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總體指數排名省級政府第8位,站穩全國第一方陣。

  數據驅動,創新應用增活力。河南省抓住信息技術快速變革與普及的機遇,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繁貴”困局,我省拿出堪比“黃金”“石油”的政務數據資源,搭建全國首家省級金融服務共享平臺,為銀行免費提供政務數據,通過數據為用戶生成“信用肖像”。平臺運行不到兩年,累計為2.3萬家企業放款950億元,節約融資成本7億多元,成為全國的標杆應用。

  河南省還貫通國家、省、市三級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完成國家電子證照跨省應用試點任務,30個部門190類高頻電子證照實現“應制盡制”。為滿足3000多萬外出務工人員辦事需求,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跨省通辦”試點,累計與11個省份簽訂合作協議,576項政務服務事項已實現“跨省通辦”。

  “高效的政務服務事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事關營商環境和民生福祉,我們將進一步加快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持續提升數據管理能力、數據支撐能力和政務服務能力,以改革新成效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力。”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南日報記者 陳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