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   輿情智庫
河南省人大代表憨振強: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助力通許縣建設“中國酸辣粉之都”
2024-01-31 15:32:29來源: 央廣網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記者探河南兩會丨憨振強: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助力通許縣建設“中國酸辣粉之都”

  央廣網鄭州1月29日消息(記者 夏莎)酸辣粉起源於四川川西一帶,原是四川、重慶等地的特色小吃,以堂食為主。2018年以來,隨著社群行銷和互聯網直播帶貨的興起,我國酸辣粉産業迅速發展。河南省借助大面積的紅薯種植優勢、強大的農産品加工能力和完善的物流體系強勢崛起,佔據全國80%以上的酸辣粉銷售市場份額,形成了酸辣粉原料種植、加工、配料、設備、包裝全産業鏈發展態勢,成為全國食品行業新勢力。

  據河南省人大代表、通許縣縣長憨振強介紹,近年來,通許縣酸辣粉産業呈現出高開穩走、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酸辣粉産業園(一期)基本完工,現代物流産業園項目與京東集團成功簽約,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酸辣粉生産加工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紅薯育種、原料種植、機械製造、粉絲和配料生産等為主的酸辣粉産業集群。

憨振強: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助力通許縣建設“中國酸辣粉之都”_fororder_1aad6cc38b45e170651431171782786011

河南省人大代表、通許縣縣長憨振強接受央廣網採訪(央廣網記者 夏莎 攝)

  通許縣酸辣粉有産能優勢全國領先、資源優勢不斷凸顯、技術創新全國領先、品質優勢行業領先四個特點。目前,通許縣有農副産品深加工龍頭企業16家,産品外包裝生産企業2家,各類産品100余個,網紅頭部品牌10余個,相關生産線67條,具備日産酸辣粉240萬桶、年産酸辣粉7.2億桶的生産能力,佔全國中高端速食酸辣粉的60%。

  憨振強表示,當前,通許縣酸辣粉産業發展已形成良好態勢,但也存在産業鏈不健全、龍頭企業帶動力偏弱、品牌影響力有待提高等短板和不足。對此,憨振強建議:

  加強龍頭鏈主的帶動作用,將通許縣麗星億源食品有限公司作為河南省酸辣粉行業鏈主企業,提升鏈主企業群鏈帶動力,幫助通許培育優勢品牌。通過省級主流媒體,加大對河南酸辣粉的宣傳引導。支持獎勵河南酸辣粉進展會、進商超、進平臺等,圍繞上下游産業舉辦酸辣粉推介系列活動。以點帶面,增加酸辣粉消費者的認可度,在全國範圍內提升河南酸辣粉知名度。

  支持通許縣積極申報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地理標誌農産品認定認證,支持通許創建國家級紅薯現代農業産業園、全國甘薯産業示範縣,打造通許縣酸辣粉優質綠色原料基地。

  加快河南省酸辣粉數字底座建設,支持通許縣酸辣粉産業數字化轉型,推動酸辣粉産業與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建設酸辣粉全産業鏈大數據服務平臺,打造酸辣粉大數據模組。

  打牢品質基礎,支持通許縣品質檢測建設,完善酸辣粉全産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支持通許縣酸辣粉協會出臺行業標準,提升酸辣粉整體品質水準,引領行業良性發展,規範企業生産經營行為。加大對劣質低端酸辣粉企業的打擊力度,避免以次充好,引導河南酸辣粉産業健康發展。

  支持通許縣酸辣粉企業上市和發展跨境貿易,加強對通許酸辣粉出口通關和上市指導,扶持通許酸辣粉企業在境外設立自主品牌展示中心、餐飲體驗店,開拓酸辣粉國際市場。

  鼓勵企業申請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認證和ISO9001品質管理體系認證,省級層面給予適當獎勵政策,提高酸辣粉企業申請積極性。

  加大酸辣粉産業科研投入,支持科研院所聯合地方政府和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突破技術難點。通過國家科技計劃支持食品工業基礎研究、重大技術應用、關鍵裝備自主化、創新成果産業化開發等,推動酸辣粉産業新舊動能轉換和綠色高品質發展。

  加大酸辣粉産業人才扶持力度,加強高層次人才引育對通許縣的傾斜支持,支持通許縣成立酸辣粉産業發展中心。加大對鄉村人才,尤其是返鄉大學生的扶持力度,支持圍繞酸辣粉産業的創新創業。支持通許縣創新“産教融合”新模式,面向産業辦學,培育出酸辣粉産業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

  金融機構逐步擴大對酸辣粉行業的貸款規模,開發適用的金融産品,統籌各類財政專項資金、産業發展基金,加大對酸辣粉産業金融支持力度。

  支持通許縣澱粉産業園建設,補齊河南省在紅薯、馬鈴薯澱粉生産加工方面的短板,在滿足本地企業生産需求的同時,帶動省內相關産業發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