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全力拼經濟 各地在行動】乘勢而上 構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2024-04-03 09:57:20來源:河南日報編輯:張雨晴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乘勢而上 構建中原出海新通道(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全力拼經濟 各地在行動)——寫在第十二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舉辦之際

【全力拼經濟 各地在行動】乘勢而上 構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週口沙潁河兩岸風光如畫。近年來,週口搶抓內河航運發展機遇,助力構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劉俊濤 梁照曾 攝

  近日,一批來自美國、巴西的大豆在連雲港港經由內河轉運,即將抵達週口中心港碼頭。這批大豆卸船後,將通過連廊管道傳送至益海嘉裏(週口)現代食品産業園筒倉,離港即入廠,在生産線上變成豆粕和豆油。

  作為河南省第四期“三個一批”項目,總投資15億元的益海(週口)糧油工業有限公司140萬噸大豆深加工項目即將投産運營。“我們之所以落戶週口,主要看中這裡的區位優勢。從國外進口的大豆走水路,能節省30%的費用。”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項目投産後,年産值將達60億元,可安置就業約400人,進一步延伸大豆加工産業鏈條。

  4月3日,河南省將舉辦第十二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主會場就設在週口,重點聚焦內河航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掀起抓項目、促投資、增動能的熱潮。這背後有什麼重要考量?河南如何通過高品質項目建設實現“通江達海”夢?

  貫通“黃金水道”

  再造樞紐新優勢

  站在平頂山沙河大橋上遠眺,沙河復航工程平頂山港壯觀大氣,清澈的河水緩緩東流。一幅千里航運圖仿佛在眼前鋪展,船隻由此順流而下,通江達海。

  “平頂山港作為中原地區最深入內陸的港口,北臨平頂山煤炭、砂石等主要礦區,南依中國尼龍城和葉縣先進製造業開發區,建成投用後可充分發揮樞紐優勢,輻射帶動周邊市及中西部省份貨運資源向東部轉移,水運需求極為旺盛。”平頂山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説,該港共建設500噸級泊位11個、四級航道24.5公里,目前已具備通航運營條件。

  推動水運通江達海,是現代化河南建設的重要支撐,是進一步完善我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現代化樞紐經濟的關鍵抓手,在發展流域經濟、優化産業佈局、服務對外開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河南代表團建議,將中原出海新通道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

  “中原出海新通道建設一旦上升為國家戰略,便可獲得國家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使得相關港口建設與航道疏通進度加快,全面提升航運能力。”河南省政府原參事賀建委認為,這可拓寬內陸中原經濟發展、特別是大運量産業發展的空間。

  過去一年來,河南已將內河航運發展提升到空前的高度。2023年9月召開的全省內河航運高品質發展推進會議傳達了明確信號:“舉全省之力辦好這件大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印發一系列政策文件,高規格組建全省內河航運高品質發展工作專班,全面啟動實施“11246”工程,即通過3至5年的努力,完成項目投資1000億元以上,實現港口吞吐量達到1億噸,航道通航里程達2000公里以上,打造淮河、沙潁河、沱澮河、唐白河4條通江達海集疏運新通道,基本建成週口、信陽、漯河、平頂山、南陽、商丘6個現代化港口。

  “過去,河南綜合交通優勢非常明顯,但隨著其他省份交通基礎設施的推進,這一比較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弱化的趨勢。做強綜合交通和樞紐經濟,水運是一個重要抓手。”河南交通運輸戰略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文奇説。

  沙潁河航道疏浚、橋梁改建工程和淮河息縣段花埠大橋開工建設,唐河省界至馬店段航運工程快速推進;週口港至寧波舟山港集裝箱航線開通,信陽港·淮濱中心港開通河海聯運非洲航線……目前,河南已初步形成沙潁河、淮河兩條通江達海通道,經江淮運河、京杭大運河,向東南可達長三角世界港口群,向北可達連雲港。

  隨著重點港航項目接續落子,河南內河航運發展全面起勢。

  項目為王

  拓展水路開放“大動脈”

  在綿延10余裏的淮濱縣造船産業集聚區,百餘艘在建鋼質貨船一字排開,工人們手持焊槍、頭戴頭盔,在船體上忙個不停。“淮濱造的船跑得快、船型好看、價格有競爭力,備受南方客戶青睞,目前訂單已排到今年下半年。”萬隆船廠安全員閆海説。

  當前,淮濱縣正圍繞內河船舶和遊艇製造,致力於建設淮河上規模最大、産業鏈最全、技術最先進的造船專業園區。“今年我們還將開工內陸臨港船艇裝備製造核心區項目,建成後,年産值可達40億元以上,實現從傳統灘塗露天整體造船到主流分段化、模組化、區域化造船的轉型升級,助力全省船舶製造産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淮濱縣造船産業集聚區黨工委書記楊勇説。

  一個項目“鏈”出一片産業,從項目切入、以項目帶動、用項目支撐,將匯聚成河南內河航運高品質發展的“星辰大海”。

  在位於漯河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的漯河港碼頭,上貨卸貨,車船如織。今年2月份,該港口實現吞吐量25萬噸,同比增長92%,單月吞吐量創歷史新高。

  去年以來,漯河港與金山化工、週口港城合作開通了“漯河—週口短途巴士”,與晉煤中能化工等企業進行煤炭“公水”聯運;豫西的砂石通過港口集散,運往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漯河市還謀劃了漯河港二期、臨港鐵路專用線、港口集疏運中心等項目,目前均進展順利。

  “航道建設一旦形成規模,將對區域經濟和人民生活産生重大影響。”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羅本成説。

  河南産業門類齊全,發展動能強勁,食品加工、裝備製造等均達到萬億級別。隨著港航基礎設施的完善,大量適水産業將向臨港臨河區域聚集並快速發展,有力促進“公轉水”“鐵轉水”,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經預測分析,2035年全省港口吞吐量可達3億噸,全省貨運量按25.9億噸靜態計算,港口吞吐量預計可增加2.75億噸,一年可節約28萬噸標準煤,節省運輸費用420億元。

  據河南省內河航運高品質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河南省共謀劃梳理“11246”工程航運項目47個,總投資約1416億元。2024年計劃完成建設投資200億元,推進實施23個內河航運項目,涵蓋沙潁河、淮河、唐白河航道和港口項目,以及其他港航項目和疏港鐵路項目。其中,納入全省第十二期“三個一批”集中開工項目13個,目前已做好開工準備。

  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著項目轉。河南省將進一步強化投資保障,拓寬融資渠道,充分發揮河南交投集團、河南鐵建投集團、中豫港務集團等大型省管企業優勢,鼓勵多建設主體積極參與內河航運項目建設。

  “真金白銀”的投入,推動河南省內河航運體系主通道、主骨架、主樞紐加速形成。河南面向東南開放的水路大動脈將進一步暢通,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經濟圈、産業鏈,變“邊緣”為“前沿”,促進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

  “港港對接”

  強樞紐暢通道育産業

  一個是河南省內最大的綜合性單體港口,一個港口貨物年吞吐量4000萬噸以上、省內運量第一,淮濱港、週口港堪稱河南內河航運的“雙雄”。在河南“2+8+8”港口佈局中,週口港與信陽港同時作為主要港口,被寄予厚望。

  按照新近發佈的《週口港中心港區總體規劃》《信陽市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23—2035年)》等指導文件,從頂層設計層面來看,週口港、信陽港等重點港口的功能定位和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明晰——

  週口港的“主場”在沙潁河,向西北輻射鄭州、漯河、平頂山、許昌等城市,向東南沿河而下進入長三角;信陽淮濱港則坐擁淮河主航道,輻射豫東南及周邊省份。

  目前來看,週口港最關鍵的是沙潁河航道“四升三”工程,信陽港則要加快淮河干線航道升級改造,推動大洪河、史灌河等支線航道建設。

  今年,沙潁河週口以下航道“四升三”項目成功入選2024年第一批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淮河淮濱至三河尖航道提升工程、史灌河三河尖至固始縣城段航運工程也已納入第二批省重點建設項目名單。

  寫好“水運文章”,激活“流域經濟”。由於內河航道的開通,支撐臨港經濟快速發展,如週口就一改過去千百年來的傳統農區經濟發展模式,開始向以大型工業項目為支撐的高品質發展時代挺進。

  河南要通過內陸開放融入世界經濟版圖,打造對接“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撐點,除需要破解長久以來的航道基礎設施瓶頸外,增強內外部協同水準也須提速。

  2023年9月,中豫港務集團與浙江海港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實現河海、江海聯動發展;2023年11月,週口港與長三角港口群對接合作大會上,不同領域、行業的企業,紛紛選擇與週口港“牽手”;今年3月,豫皖簽訂交通合作“大單”,將加強港口建設協同,充分發揮江淮幹線航運價值,共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我們正在加快推進與上海港、招商局長航集團、連雲港港、江西省港口集團等對接合作,全面開啟內河航運大合作、大發展歷史新階段。”中豫國際港務集團負責人説,將加快建設全省陸港“一張網”、河港“一條鏈”,打造河南“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主平臺。

  高大龍門吊“四平八穩”,各色船隻“千舟競渡”,“黃金水道”正成為“黃金經濟帶”。聚焦強樞紐、暢通道、育産業,構建從西北內陸到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的中原出海新通道,河南內河航運高品質發展奮楫前行。(記者 宋敏 郭北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