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省技能人才數量緣何三年能翻番
2024-05-21 08:53:24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萬慶麗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我省技能人才數量緣何三年能翻番

河南省技能人才數量緣何三年能翻番

  5月中旬閉幕的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上,河南省代表團金牌數量全國第一。此前一天,國新辦“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河南專場介紹了河南省技能人才隊伍情況:全省技能人才達到1817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50萬人,兩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而在3年前,河南省技能人才在勞動力人口中的佔比比全國平均水準低6.9個百分點,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中的佔比比全國平均水準低4.9個百分點。

  3年時間,全省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數量各自翻了一番,佔比躍入全國前列,河南做對了什麼?答案是——抓住了“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這一關鍵。

  技能多起來:向人口紅利要人才紅利

  左手護目鏡,右手焊槍柄,輕輕點動下,弧光四射,焊縫完美“癒合”。宇通集團實訓車間牛東昌大師工作室,徒弟們圍在技能大師牛東昌身邊,一個個全神貫注。2022年6月,趙騰飛來到宇通集團向牛東昌學習焊接技術,“在師傅手把手教導下,我掌握了技能,拿到了焊工技能證書,實現了從‘門外漢’到‘懂行人’的轉變。”

  師傅盡力教,徒弟努力學,技能學習在宇通集團蔚然成風。“幹了大半輩子焊接,年年帶徒弟,我明顯感覺到這幾年願意學習技能的人多了,僅這3年跟著我學的就有5600多人。”風氣變化的推動力是什麼?在牛東昌看來,與“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的開展有直接關係,“企業是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在‘技能河南’建設目標驅動下,許多企業都制定了目標任務,對學技能員工的激勵政策也到位,拿到證書在工作中就有津貼,所以有條件的人都願意學,爭著考證。”

  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技能人才為宇通集團走向世界打通了道路,也為河南提供了實施“換道領跑”戰略,重塑産業競爭新優勢的不竭動力。

  “確保高品質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準實現現代化河南,不僅需要大量頂尖、領軍的創新人才,也迫切需要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隊伍,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河南人才戰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長林説。

  河南堅持前瞻30年想問題、作決策,2021年部署開展“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並在隨後高位推進,連續3年將“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取證”作為全省重點民生實事,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並實行政府目標考核管理,對河南發展産生的影響已逐步彰顯。

  技能強起來:為工業生産注入發展動力

  這影響,反映在數據上呈現出曲線向上,變化最是直觀。

  現在,全省技能人才總量和高技能人才數量與3年前相比各自翻了一番,兩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另外,3年前,河南技能人才總量佔全省勞動年齡段人口比例低於全國6.9個百分點,如今河南技能人才總量佔全省勞動年齡段人口比例高於全國9個百分點,一低一高,意味著提升了將近17個百分點。

  向上的數據曲線之中,還藏著眾多技能學習者的收入增長。企業裏,員工因有技能等級證書而拿到幾百元到上千元技能津貼的成為普遍現象;農村裏,務工者因學習技能而找到穩定工作的也“遍地開花”。“幹過很多工作,收入也不穩定,現在參加母嬰護理培訓考了證後,學校還推薦就業,月薪8000—12000元,1個月工資能頂過去2個月,感覺日子有奔頭、有盼頭。”駐馬店經濟開發區居民劉芳高興地説。

  技能成才、技能增收的成效顯著放大,反過來進一步助推技能人才隊伍的跨越式發展、躍遷式壯大,為河南省工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2023年4月6日,鄭州比亞迪第一輛整車下線,項目實現37天開工、17個月順利投産,跑出了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中原“加速度”。王長林分析,比亞迪牽手河南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河南省的人力資源優勢對比亞迪落戶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省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路徑明晰,勞動者技能素質明顯提升,一方面為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撐,另一方面又為技能人才施展本領提供了廣闊舞臺,使培育培養與成長成才良性互動。

  隨著技能人才總量增加和技能人才佔比提升,河南省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也受到國家層面肯定。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河南省全力推動“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縱深實施、提質增效,技能人才支撐現代化河南建設能力更加堅實。尤其是去年8月,河南成功獲得202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承辦權,體現了國家對“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的充分肯定,標誌著河南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技能新起來:築牢新質生産力“根基”

  2023年河南省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2.6%、高於全國12個百分點,實施重點産業項目1.1萬個、總投資7.9萬億元。如今,在各地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背景下,“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對河南的意義將更加重要。

  “新質生産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産要素創新配置、産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産力,其核心是創新,動力在科技,關鍵在人才。其中,人力資源作為生産力發展第一資源,對新技術、新理論的産生起著決定性作用。”河南開放大學教授孫斌説,只有培養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拔尖創新人才隊伍,才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中搶佔先機,才能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注入強勁動力。

  這支拔尖創新人才隊伍如何鍛造?需要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來築底。因為,技能人才隊伍素質的整體躍升是發展新質生産力之“質”的必要條件,以人才培養之“質”驅動科技創新之“質”,方能進而提升新質生産力之“質”。

  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未來路徑早已定下——到2025年,完成1500萬人次職業技能培訓,基本建成全國技能人才高地;到2035年,從業人員基本實現“人人持證”,全民能力素質明顯提升。

  河南將持續發力,緊緊圍繞培育新質生産力和現代化産業體系,優化結構,提升品質,讓更多的河南工匠在各行各業展現身手,讓更多的河南年輕人技有所長,實現夢想。(記者 王向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