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率先建成城鄉一體化供水網絡 濮陽全域喝上甘甜“南水”
2024-09-25 09:08:24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萬慶麗責編: 蔣碩

  原標題:在全國率先建成城鄉一體化供水網絡 濮陽全域喝上甘甜“南水”(衛星看“南水”潤民十年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范縣中州水廠建成投運,標誌著城鄉一體的供水網在濮陽全域覆蓋。 張雯博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2014年3月17日,清豐中州水務有限公司所在的位置,還是一片待開發用地。(圖片來源:高分湖北中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2024年3月15日,清豐中州水務有限公司所供應的丹江水,已經成為濮陽城鄉用水的主要來源。 (圖片來源:高分湖北中心)

  “嘩……”擰開水龍頭,清澈的“南水”流出。

  這裡是濮陽市臺前縣吳壩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河南供水網絡的最東端。

  “我們距市區100多公里,能吃上甘甜的丹江口水庫的水在以前可是奢望。”居民武明傑説。

  濮陽水資源嚴重短缺,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佔全國人均水準的7%。同時,濮陽處於黃河故道,地下水苦鹹、高氟現象嚴重。

  “習近平總書記説,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長遠發展和人民福祉。保護好水源地生態環境,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需要人人盡責、久久為功。”濮陽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石孝廣説,濮陽在全國率先建成城鄉一體化供水網絡,意味著率先在全國完成“南水”全域覆蓋。

  “甜水遠征” 夢想成真

  “沒水垢了,凈水器沒啥用了。”談起“南水”,清豐縣大流鄉劉圈村村民劉瑞更説出直觀感受。

  劉瑞更是喝了幾十年“苦水”的人。“以前的井水苦澀,鹹得煮疙瘩湯都不用放鹽。”他説,外地親戚來串門喝不慣村裏的水,拉肚子是常有的事。

  “水資源匱乏,地下水超採,水質不穩定,濮陽人沒有吃‘好水’的先天條件。”濮陽市水利局農村水利科科長王百齋介紹。

  “為了喝一口‘好水’,我們努力了幾十年。”清豐縣高堡鄉水利服務站站長李少卿是名“老水利”。他回憶,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水質特別差的一些村莊實施“甜水遠征”工程,嘗試從幾公里外水質稍好的地方引水,但後續維護成本高,最終沒能成功。

  “‘南水’來了,濮陽農村長期吃的地下‘苦水’得以置換,‘甜水遠征’的夢想,終於成了真!”王百齋感慨。

  “苦”盡“甘”來 居民喝水有保障

  在濮陽市南水北調辦公室,一幅管網運行圖格外引人注目。

  從南水北調總幹渠35號分水門到濮陽城區,長約80公里的管網被紅色標記;從城區到各縣(市、區),長約145公里的管線被藍色標記。

  “這條藍色的管線是我們實現城鄉一體化供水網絡的關鍵。”濮陽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田曉煒介紹,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濮陽城區居民于2015年5月喝上“南水”。

  但180多萬農村居民的飲水狀況沒有改善。

  過去,濮陽農村飲水主要依賴地下水,大多采用鄉鎮、聯村或單村供水廠(站)向居民供水,水質不優、供水保障水準不高等問題未從根本上得到有效解決。從2019年起,該市推行“以縣(區)為單位、城鄉一體化”供水模式。

  濮陽為此新建了5座縣級水廠,將城市供水主管網向“下”延伸,同時盤活改造鄉村原有的供水設施和水廠站所,與新建的泵站、閥井、管網等工程統一規劃、統一管護。從此,370萬人飲水同源同質,全部喝上“南水”。

  從2019年至2021年,濮陽共投入和引入社會融資貸款30多億元,建成、改造供水管線1573公里。目前,全市3條主管線聯通全市,9座縣水廠覆蓋城鄉,76座配水廠直供鄉村。

  “好水”加持 濮陽美味香飄四方

  鐘麻口手工空心掛麵製作技藝是范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在該縣顏村鋪鄉鐘麻口村,幾乎家家都會做手工空心掛麵。

  走進村民鐘道勇家,3米多高的架子上,潔白如玉、光滑如瀑布般的掛麵面香撲鼻。

  “換了南水北調的水,俺這掛麵的口感升級了。”鐘道勇説,他們製作掛麵要經過和面、揉面、盤條、醒面等10多道工序,水是做掛麵的重要原料,“現在的掛麵比之前更細膩、更爽滑,來買的人更多”。

  清豐縣中信鴿業有限公司是當地肉鴿養殖龍頭企業,年出欄鴿子40萬隻。

  “鴿子對水質敏感,本地水又鹹又鹼,給養殖帶來了很大損失。”企業負責人謝克讓説,投産之初,鴿子吃深層井水,每年次品鴿高達30%,始終找不到原因。後來,村裏用上了“南水”,鴿子的死亡率和次品鴿佔比大幅下降,肉鴿品質提高了。

  “我們這才意識到,問題出在水上。這口‘南水’,不光救了這些鴿子,也救了企業!”謝克讓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李墨 余寬宏 張燦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曉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