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新鄉:品牌創建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行穩致遠
2024-12-30 10:05:24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張雨晴責編: 蔣碩

  近年以來,新鄉市聚焦文旅強市新願景,把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持續豐富旅遊産品供給,文旅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涌現,文旅品牌創建步伐加快。12月27日,寶泉旅遊區被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誌著新鄉旅遊業高品質發展駛入快車道。

  新鄉市文旅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旅遊業發展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全面促進“文旅+、+文旅”雙向奔赴、深度融合,積極發展特色旅遊,以打特色牌、走品牌路為發展方向,品牌創建工作成效斐然。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佈關於確定19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公告,寶泉旅遊區赫然在列。12月23日,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佈關於確定8家旅遊企業為省級旅遊度假區的公告,輝縣市五龍歡騰旅遊度假區在列。目前,全市共有省級旅遊度假區6家,其中,輝縣市4家、衛輝市和平原示範區各1家。繼同力水泥工業旅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後,依據《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規範與評價》行業標準,經專家實地指導查看、資料審核、市文旅局推薦、省文化和旅遊廳按程式組織綜合評定,12月23日,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確定新鄉市鳳泉區仙靈生物靈芝科普旅遊基地等13家企業列入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培育名單,鳳泉區也一躍成為新鄉旅遊研學矩陣式發展區域。

  2024年新鄉市6家省級旅遊度假區共接待遊客1044.25萬人次。2017年至2019年,寶泉旅遊區連續三年遊客均突破200萬人次;2020年至2022年連續三年遊客維持在100多萬人次;2023年遊客量達250萬人次;2024年接待遊客已突破300萬人次,收入超3億元。五龍歡騰度假區整體規劃範圍11平方公里,度假區內常住人口1.1118萬人,2023年度假區接待遊客167.5萬人次,其中過夜遊客53.45萬人次,遊客平均停留天數為2.3天,營業收入達到2.1億元,2024年全年接待139.99萬人次。衛輝市蒼峪山旅遊度假區完善了省道227沿線旅遊標牌以及主要旅遊經營單位的旅遊標識標牌,2024年接待遊客70.52萬人次。平原示範區黃河文化生態旅遊度假區全年接待遊客383.5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超過5億元。2024年南太行旅遊度假區接待人數142萬人次,韓團人數3.09萬人次;轎頂山旅遊度假區接待8.2萬人次,韓團2.376萬人次。

  以文旅文創融合發展帶動鄉村振興,既滿足了新消費的需求,也帶動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致富。寶泉旅遊區出資8000萬元建設“寶泉花園”精準扶貧工程,188戶村民喜遷新居;實行土地流轉優惠政策解放勞動力,流轉土地1649畝;帶動西溝、圪針莊、東西沈莊等7個村300多個家庭開展旅遊服務,直接帶動就業近5000人,社會貢獻效應明顯。輝縣市薄壁鎮緊抓文旅發展機遇,在全力支持寶泉旅遊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同時,注重借勢發展,不斷修補短板,提升全域整體接待水準,目前全鎮登記在冊的民宿、酒店、農家樂一共210家,其中,五星級精品民宿(黃岩根民宿)建設規模超過100萬的民宿150家、創造直接就業崗位達1000余個。五龍歡騰度假區堅持主客共享的原則持續投入,不斷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把度假區休閒設施與當地居民生産生活設施相結合,最大限度做到共建共享,旅遊旺季直接創建就業崗位800多個,有效緩解了當地就業壓力。仙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採用“公司+農戶+合作社”的種植模式,為農民種植戶提供菌種和技術支持,保證銷路,統一回收産品,直接吸納周邊區域農民種植戶300多戶,持續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有效活躍本區域文旅經濟。

  新鄉市以最大力度爭取政策支持,2024年積極爭獲旅遊景區貸款貼息資金893.09萬元,其中輝縣市爭獲資金861.11萬元,在參與全省分配資金的37個縣(市)區中,爭取資金額度居新密市之後,位列全省第二位。該市全面提升國家A級旅遊景區和旅遊度假區建設、服務品質和品牌價值,全市國家A級旅遊景區已建設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92台,4A級以上旅遊景區、省級旅遊度假區、星級飯店、劇場共布放外卡POS機311台、外幣兌換點3處,重點文旅場所外幣支付服務全面優化。新鄉利用鄉村旅遊融合發展優勢,將生態休閒、農文工旅融合於一體,6條線路被文化和旅遊部網站推出的“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欄目推廣宣傳;輝縣傳統聚落之旅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線路;長垣肉絲帶底、延津槐花蒸菜納入全國旅遊美食線路美食;南太行山海徒步音樂節全國特色文旅活動榜上有名;發佈懸崖度假、研學旅行、非遺體驗、牧野探古等10條夏季特色旅遊線路,12個景區(點)入選“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旅遊線路。(文 黃晴晴)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