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夜間,隨著一陣尖銳的呼嘯聲刺破葉縣上空,8級以上大風裹挾著沙塵如猛獸般撲來。
為應對這場肆虐的狂風,平頂山市葉縣主要負責人連夜坐鎮指揮、親自部署,統籌各鄉鎮(街道)、相關單位及早做好應對準備,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隨後,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部署,氣象、公安、城管、住建、農業農村等多部門聞令即動,用“鐵腳板”丈量隱患,以“硬肩膀”扛起責任,上演一幕幕守護安全的暖心場景。
葉縣氣象局連發多條重要天氣預警;縣安防委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大風)三級應急響應,提醒群眾及早做好防範;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時刻保持“戰時狀態”,分別組織7個路巡中隊,深入街頭巷尾對重要點位開展拉網式巡邏排查。
“葉廉路與昆陽大道交叉口廣告牌晃動!”“廣安路有樹枝壓到電線上!”......針對排查的隱患,民輔警迅速行動,聯合城管局、公路局、交通局等聯動處置,保障道路暢通。
同一時刻,城管局應急指揮中心的大螢幕上,監控畫面實時顯示著城區各重點區域的情況。值班員手中的對講機就沒放下過。“園林處所有人員立即上路巡查”“環衛所重點清理斷枝落葉”“執法大隊分組排查戶外廣告”......一道道指令迅速下達,全力保障城區安全有序。
建築工地上,住建部門的“安全哨”早已吹響。全縣所有工地實現“零傷亡”停工,住建部門還聯合社區排查危墻,及時提醒疏散車輛、居民,保障生命財産安全。
“停工!所有人立即撤離!”在葉縣某樓盤施工現場,安全員老周舉著擴音器,催促工人們放下手中的活計。塔吊司機李師傅剛從10層樓高的操作室爬下來,就看見老周帶領塔吊司機李師傅將塔吊限位器放開,保證起風時,能隨風旋轉。
當天,全縣52個工地實現“零傷亡”停工。住建部門還聯合辦事處及鄉鎮排查出危墻90余處,緊急疏散居民47人。
農田裏,農業農村局的“田保姆”們與時間賽跑。該局提前發佈“極端大風天氣,如何守護設施農業?”指南提醒,同時組織農技員、黨員志願者穿梭田間,幫助農戶加固大棚等設施農業,爭取將農戶損失降到最低。
任店鎮輝西村的種植大戶孫俊峰望著自家32座蔬菜大棚直犯愁:棚膜被風吹得“劈啪”作響,鋼架在風中微微搖晃。“別慌,按昨天教的法子加固!”農技師郭旺風風火火趕來,和村民們一起用沙袋壓實壓膜線,給棚架加裝斜撐。“看到農技員來,咱心裏才踏實。”孫俊峰説。
交警在路口指揮交通、環衛工人清理斷枝落葉、電力搶修車穿梭在街巷、縣城管局的灑水車沖洗路面、住建部門的維修隊修補破損的圍擋、農業技術人員走進麥田指導農業生産、文旅部門暫時關閉A級旅遊景區……這場與大風的“較量”,見證了葉縣各部門的速度與溫度。從高空到地面,從工地到農田,每一個堅守的身影,都匯聚成守護這座城市的磅薄力量。
“這次大風,咱們全縣上下擰成一股繩,安全這根弦一刻沒松。”葉縣應急管理局局長彭可感慨道。據統計,葉縣累計出動救援力量5360余人次,處置險情380起,未發生一起因災傷亡事故。(文 姬冠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