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從“産多少”到“憑啥好”——第七屆糧交會折射河南糧食産業之變
2025-07-15 09:16:36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瀋陽國際展覽中心的河南展區,幾句對話正悄悄改寫著“産糧大省”的敘事邏輯。

  “以前來參展,客商開口就問‘産多少’;這次不一樣,都盯著樣品問‘憑啥好’。”7月14日,一名河南糧企負責人笑著比畫,指尖點過展臺上的粉條、花生油樣品。

  第七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上,這個看似微小的提問轉向,實則是市場對河南糧食産業的一次價值重估。當2000余種展品不再靠“産量”説話,而是用品質、標準、品牌回答“憑啥好”,一份從“賣原糧”到“賣價值”的轉型答卷,正在展臺上緩緩鋪開。

  一張豆皮的非遺新生

  “這腐竹咋每張都跟頭層皮似的?”上海客商盯著展臺上的許昌腐竹發問。非遺“河街腐竹”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許昌晟隆實業董事長裴永濤,拈起一片金黃色的腐竹介紹:“豆香溫潤,憑的是單一好料、老手藝,還有自主研發的設備撐腰!”

  “品質咋能這麼穩?”客商追問。裴永濤翻開手機裏的照片,向對方展示了公司潔凈的車間畫面:“以前小作坊靠經驗熬漿,火候沒準頭;現在守著非遺的魂,用設備把工藝定成標準——從選種到生産全鏈條嚴管。就説這‘高壓射流磨’技術,不用漿渣分離,營養全留住,豆香濃得能‘拽’住人!”

  望著展臺前簇擁著前來諮詢的人流,裴永濤感慨:“過去缺個讓人踏實的‘根’,現在把單一原料、無多餘添加的食材,連同非遺傳承的‘家底’全部亮出來,‘許昌腐竹’這張名片,經得住市場細嚼。”

  一碗米線的創新破局

  “這米線憑啥比別家的筋道?”面對江蘇客商的疑問,南召縣康信菌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燕指著“黑嘻妞”米線樣品解釋:“用的是南召本地秈米,其澱粉含量更適合製作米線,煮出來不渾湯、有嚼勁。”

  她順手拆開一包菌菇湯包:“光米線好還不夠。基地在海拔800米以上,晝夜溫差大,羊肚菌的鮮味物質比平地多三成。老一輩人常説‘一碗湯定味’,現在把深山林區的菌菇加進來,既守老手藝的魂,又添新滋味。”

  從單一米線到“米線+菌菇湯包”的組合,這家做了幾十年米線的企業,利用山區資源實現差異化發展。一名浙江客商翻著種植標準手冊説:“你們把‘實在做吃食’的老理兒,變成了看得見的標準,這品牌讓人放心。”

  劉燕望著“黑嘻妞”的招牌笑了:“以前覺得‘慢工出細活’跟不上趟,現在才懂,做品牌就像熬米線湯——火候到了,滋味自然就出來了。”

  一瓶花生油的標準底氣

  “這油憑啥賣198元?”面對價格疑問,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曉康毫不含糊:“5升禮盒裝這個價,貴有貴的道理。咱這是國內頭一家做高油酸花生油的,從種子到種植都是自己在做,油酸含量75%以上,還有全國獨一份的純度認證。”

  他指向展臺上的專利證書:“23項核心專利,從育種到壓榨全自研。企業年銷8億元,紮根河南輻射晉冀陜,但全國知名度還不夠大,更得守住標準慢慢擴大影響力。”

  他忽然加重語氣:“好多中小企業光想著貼牌代工,看著能走量,可沒定價權啊。咱就是要做自己的牌子,這才是長久之計。”一名東北客商聽完直點頭:“你們這是拿著技術當鋤頭,自己刨出一片地。”王曉康望著展臺上的品牌標識説:“河南是花生大省,不能只當原料基地,得讓全國知道,咱能做出最好的油。”

  一個區域品牌的協同力量

  “憑啥認‘滑州優農’?”面對廣東經銷商的疑問,滑縣副縣長徐繼峰拿起一包全麥粉,包裝上的區域品牌標識格外醒目。手機螢幕上,正播放著縣長走進直播間的畫面——鏡頭前,縣長舉著同款麵粉詳細介紹:“咱這麵粉蛋白質含量14.2%,最高的達到17.3%,麵粉品質高,包餃子不塌皮、蒸饅頭麥香足!”

  縣領導帶頭為農産品區域品牌站臺,從田間地頭到展會現場、再到直播間,全程為“滑州優農”撐腰。徐繼峰解釋道:“以前滑縣各個農産品加工企業各打各的品牌,沒有形成合力,品質也參差不齊,滑縣優質農産品市場知名度不高。現在統一挂‘滑州優農’標識,按統一標準檢測、統一包裝出廠,銷量和價格逐步提升。”

  這個今年3月剛推出的區域品牌,政府不再當“甩手掌櫃”,既做標準制定者,又做品質擔保人,還主動下場拓市場。徐繼峰指著洽談區人頭攢動的場景説:“開展這幾天,‘滑州優農’的展位前始終排著隊,不少經銷商説‘看到這個標識就敢下單’,這就是區域品牌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三天的糧食交易大會落下帷幕,共成交金額166億元。當客商的提問從“産多少”變成“憑啥好”,河南糧企的回答裏,藏著比2000余種展品更珍貴的東西,那就是——産糧大省從“量的優勢”到“質的自信”的跨越,糧食産業從“跟著市場走”到“領著市場跑”的底氣。(記者 李若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