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避免一人住院全家忙亂 “免陪照護”運行月余效果如何
2025-09-02 09:06:52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避免一人住院全家忙亂 “免陪照護”運行月余效果如何_fororder_基層之聲版01_s

在鄭州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病房,護士和醫療護理員正在照料患者。

  “我母親今年88歲,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種基礎病,生活不能自理,身邊經常需要有人伺候,前陣子她病情加重住院治療,可把我們一家人都忙壞了。”近日,許昌市魏都區市民張英(化名)對記者説,一想到輪流請假陪護老人,對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家裏人都很發愁……

  張英所面臨的困境,是很多家庭“一人住院,全家忙亂”的真實寫照。針對這一民生難題,繼今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印發《醫院免陪照護服務試點工作方案》後,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等部門也制定了《河南省醫療機構開展免陪照護服務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自7月10日起,全省三級醫院率先試點免陪照護服務。如今試點運行情況和效果如何?在實際推廣中還有哪些難點與挑戰?8月中下旬,記者在河南省內多家醫院進行了走訪。

  讓患者家庭放心又省心

  “這裡的陪護細心週到,超出了我們的預期。”8月27日,在許昌市中心醫院鹿鳴湖院區的老年醫學科一病區,張英向記者表示。當初,她偶然得知這裡是許昌市目前唯一開展免陪照護服務的醫院,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為母親辦理了入住,“護理員每天幫母親清潔、翻身、喂飯,有時候還帶她做一些簡單的康復訓練,非常貼心。”

  在同房間的另一張病床旁,26歲的護理員張緩緩正在為患者馬秀花翻身叩背,還為其貼上了防壓瘡敷貼。床頭裝有生命體徵監測設備,數據實時更新。記者注意到,馬秀花口部蓋著一塊濕紗布。該病區護士長劉冰解釋,由於馬秀花患有腦梗和心梗,只能用嘴呼吸,時間長了容易口乾舌燥並形成痰痂,紗布用鹽水浸潤後蓋到口部,可以增加吸入空氣的濕度。

  根據《方案》,免陪照護服務主要指患者在住院期間,在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且自願選擇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由護士或醫療護理員提供的生活照護服務。“護理團隊不僅提供生活照料,還能進行專業醫療護理操作。”劉冰介紹,團隊每30分鐘巡查一次病房,採用12小時輪班制,全天候監測患者生命體徵。

  “一開始,我也聯繫過社會上的護工,但讓人不放心,而且每天費用多在300元以上,長期下來也是不小的負擔。”張英介紹。記者了解到,目前許昌市中心醫院的免陪照護服務收費標準為:一對多服務為135元/天,一對一服務為216元/天。

  “醫院的服務讓人省心,價錢也能接受。”在鄭州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病房,因腰椎骨折住院的65歲患者李旭(化名)同樣表示滿意,“我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腿腳不便。在這裡,有啥需求,隨時按下呼叫器,護理人員都能第一時間趕到。”

  “我們的服務分為兩檔:一對多照護為150元/天,一對一服務為240元/天。”鄭州市中心醫院住院服務中心護士長王春又介紹,當患者病情減輕後,醫院會主動幫患者調回一檔服務,盡可能為患者節約費用。

  是技術活也是良心活

  為規範免陪照護服務行為,《方案》規定“醫療機構要指定專職部門和人員負責醫療護理員管理”“醫療護理員應逐步按照《醫療護理員培訓大綱(試行)》《醫療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2024年版)》等接受職業培訓,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

  “這些規定很有必要。翻身叩背、洗頭洗腳等看似簡單的操作,其實都需要遵照標準流程,更別提踝泵運動等比較專業的康復訓練。”鄭州市中心醫院住院服務中心主管護師趙瓊舉例説,一些患者做完骨科手術後,需要保持固定體態,一個輕微的錯誤動作就可能導致二次骨折,而普通的社會護工往往缺乏相關專業技能。

  “目前我院有50多名持有健康證和執業證的醫療護理員。他們上崗前必須完成120學時培訓並通過考核,進入目標科室跟崗實習一週後,還會由資深護士、護理員傳授專科知識,考核合格才能獨立上崗,並且科室每週對他們強化培訓,定期考核。”王春又介紹,從2022年8月起,鄭州市中心醫院與兩家有資質的護理公司合作探索這一模式,截至目前已在脊柱外科、創傷與足踝外科等13個科室開設了100多張免陪照護床位。

  《方案》要求,醫療護理員“不得替代醫務人員工作”“免陪照護服務由護士主導,護理員輔助。”王春又解釋道,護士負責患者的醫療護理、病情觀察、專科操作以及護理員的培訓和監督,醫療護理員則專注于患者的生活照護等。

  “早些年,一些患者家庭自行聘請的護工,不僅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護理水準較低,甚至出現夜裏叫不醒的情況,出了事還可能直接‘跑路’。”王春又認為,除了擁有專業技能,護理員更需要具備責任心和愛心,給病人提供像家人一樣的親情陪伴。

  “免陪照護是服務模式的創新,也是人文關懷的體現。”許昌市中心醫院院長張現軍表示,陪護工作歸根結底是個“良心活”。該院要求護理人員不斷學習溝通技巧,主動與患者交流,給予他們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實現雙向奔赴仍存在挑戰

  住院患者是否必須選擇免陪照護服務?這是否屬於變相強制收費……“7月10日以來,我們接到的諮詢電話中經常遇到這樣的疑問。”王春又介紹,儘管《方案》明確規定“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且自願選擇”,並要求醫療機構在免陪照護病區預留出病房用於收治不接受免陪照護服務的患者,但仍有不少人心存顧慮。在社交平臺上,也不乏質疑的聲音。

  “目前,公眾對於免陪照護服務的知曉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一位受訪的醫院工作人員介紹,一方面,不少患者難以接受“陌生人”服務,家屬寧願吃苦受累也要親自照顧,對免陪照護服務存在種種誤解;另一方面,由於社會對陪護行業的偏見、薪酬不符合預期等因素,招聘年輕護理人才比較困難。

  一些患者家庭向記者表示,希望將免陪照護費用納入醫保報銷範圍。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在一些較早開展試點的南方省份和城市,接受免陪照護服務的患者自付比例為30%,其餘70%可由醫保基金支付。省社科聯副研究員張柏林認為,支付體系的完善、醫保政策與商業保險的及時銜接等,將有助於推動免陪照護服務模式的普及。

  記者在走訪中也了解到,部分醫院對推廣免陪照護服務持審慎態度。多名業界人士表示,這背後存在多重原因。比如,在一些患者數量較大的醫院,原本就人手緊缺,要達到《方案》提出的“原則上病區護士與實際床位比不低於0.6:1”等要求存在難度,而對護理員的排班、考勤、品質控制、薪資結算等也都會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對於一些醫院的某些科室來説,免陪照護服務的工作流程繁雜且陌生,建立穩定、熟練的護理員團隊尚需時日;醫療護理員來源不一,專業背景、技能水準和職業素養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增加了培訓和管理難度。此外,儘管醫療護理員不得從事醫療護理專業技術性工作,但其操作規範程度直接影響患者安全,一旦引發醫療糾紛,責任認定也往往存在困難。

  “免陪照護服務呼應了不少患者群體的需求,但要真正達到預期效果,還需要多方合力,有很長的路要走。”張柏林表示,如何既能有效調動醫療機構的積極性,又能切實降低患者家庭負擔,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磨合、提升,在優化服務品質與實現運營可持續性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記者 趙大明 楊偉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