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信陽市浉河區老城街道東方紅社區攜手浉河區科協、河南省核技術應用中心,將科普大篷車開進浉河區第五小學,以“核知識科普+趣味科學實驗”的雙模組形式,為學生們打造了一場兼具專業性與趣味性的科學探索之旅。
核知識科普:解鎖微觀世界的“能量密碼”
在浉河區第五小學報告廳內,一場別開生面的“核”知識科普講座拉開活動序幕。科普講師借助動態PPT和趣味短視頻,將核輻射標誌分類、核技術在醫療成像、清潔能源等領域的應用娓娓道來。為了讓抽象知識具象化,講師巧妙結合生活場景,將抽象的核科學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內容,比如通過對比不同場景下的輻射劑量讓學生們直觀理解核輻射的“安全邊界”、通過介紹核電站的工作原理破除大家對核能的認知誤區。
互動問答環節中,學生們熱情高漲,紛紛舉手提問。從“核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到“核能未來的發展前景”,一個個充滿好奇心的問題接連拋出。講師耐心細緻的解答讓學生們對核科學有了更清晰、更科學的認識。整個報告廳內,求知的目光與熱烈的討論交織,呈現出一場極具感染力的科學知識盛宴。
趣味實驗:在動手探索中解碼科學奧秘
操場上的科普展區,“翻轉的鏡像”“拓撲”等科學實驗裝置前人頭攢動。
在“翻轉的鏡像”展臺,學生們透過裝置觀察鏡像的奇妙變化,工作人員用通俗的語言講解光的反射原理,讓抽象的光學知識變得觸手可及;“拓撲”實驗區域,學生們操作裝置,在動手探索中理解拓撲學中 “形狀連續變換”的奇妙原理,科學思維在動手實踐中悄然萌發。
活動現場
“天鵝絨觸覺”“高斯旋律”等互動展臺同樣熱度不減。學生們將手放入天鵝造型的觸覺體驗區,在軟與硬的觸感差異中探究觸覺感知的科學機制;在“高斯旋律”裝置前,學生們好奇地撥動金屬桿聆聽不同頻率的聲響,在音高變化中理解聲音與振動的關聯。
科創播種:讓科學之花在少年心中綻放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的主題螢幕下,學生們穿梭于各個實驗展區。從光學、力學的趣味現象,到核科學的微觀奧秘,每一次操作、每一次提問都是對科學探索的深度參與。
浉河區第五小學學生李彥林興奮地説:“原來科學不是課本裏的枯燥公式,而是能親手摸到、親眼看到的奇妙世界!”
老城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旨在以“沉浸式科普”為載體,把科學的種子播撒進青少年心田。下一步,該街道將常態化開展“科學進社區、進校園”主題活動,為轄區青少年搭建探索科學、啟迪創新的成長平臺,讓崇尚科學、勇於探索的精神在基層持續傳遞。(文/圖 楊秋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