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2025極地知識進校園河南站”活動走進南陽市新野縣
2025-09-12 17:03:08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張雨晴責編: 蔣碩

  近日,由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牽頭,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等多部門聯合參與的“2025極地知識進校園河南站”活動走進南陽市新野縣第一高級中學。極地工作者用親身經歷,向學生們講述了中國極地科考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從極地大國向極地強國快步邁進的壯闊歷程。

  本次活動以“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探索自然奧秘、勇攀科學高峰”為主題,旨在向全社會普及極地科學知識,增強社會各界對極地事業的關注與支持,進一步激發公眾參與極地工作的熱情。

  活動現場播放了《冰路征程》中國極地考察40週年宣傳片和《中國南極秦嶺站建設紀實》視頻,生動展現了中國極地人四十年來艱苦奮鬥、勇攀高峰的光輝歷程,深深吸引了在場的師生代表。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還向新野縣第一高級中學贈送了“秦嶺站”科考站模型,並向學生代表贈送極地與海洋科普圖書,極大豐富了學校的科普教學資源。

  “極地科考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也是全人類共同關注的事業。”新野縣縣長李文鵬希望同學們通過活動了解極地奧秘與保護的緊迫性,種下科學種子,將來為祖國極地事業貢獻力量。

  活動現場,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雪龍2”號政委、高級輪機長陳曉東作題為《探索極地奧秘 傳承極地精神》的科普報告,介紹了40年來中國極地考察和極地科考破冰船的發展歷程。

  在極地科普講座與現場互動環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地質大學、自然資源部等單位的極地考察專家,分別從極地航行、冰蓋鑽探、南極測繪等不同角度,為同學們揭開了極地科學的神秘面紗。現場,第41次南極考察隊長城站站長邵和賓通過實時視頻,帶領同學們“親臨”南極考察現場,並就極地生活、科學研究等話題與同學們進行了熱烈互動。

  “極地科學家們的故事,正在同學們心中播下科學種子、點燃理想之火。”新野縣第一高級中學校長萬金松表示,活動讓這座中原腹地的縣城學校與萬里之外的南極緊密相連。

  據悉,“極地知識進校園”系列活動自2024年啟動以來,已在全國12個省份成功舉辦28場。(文 王小軍 王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