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今日在鄭開幕 技能英才 中原競技
9月18日,鄭州航空港區中原國際會展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賽項設備進行調試。目前,各項工作已全部準備就緒。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于9月19日在中原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共有來自全國35個代表團的3420名選手參賽。 河南日報記者 王錚 攝
今日,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在鄭州航空港區中原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全國技能大賽是我國賽事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技能水準最高、影響範圍最廣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本屆大賽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主辦,河南省人民政府承辦,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協辦。
9月18日,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賽前新聞發佈會舉行。大賽組委會委員、秘書處秘書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吳禮舵介紹大賽相關情況。
智慧製造等賽項佔比超50%
本屆大賽以“技能照亮前程”為主題。吳禮舵介紹,大賽共設置106個競賽項目,包括66個世界技能大賽選拔項目和40個國賽精選項目。項目設置緊密結合科技變革、産業發展、企業實際,注重技術與技能的有機融合,體現傳統與現代的相互輝映。其中,智慧製造、高端裝備、數字技術、新能源等賽項佔比超過50%,充分體現了大賽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定位。
大賽同時設置4個專業技術類競賽項目,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術、智慧製造工程技術、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和積體電路工程技術,展現技術技能融合發展的最新趨勢。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大賽首次設置了鄉村振興專項賽項,直接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賽項豐富多彩,吸引了全國各地技能人才的積極參與。本屆大賽共有35個代表團參賽,來自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以及交通運輸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等3個行業部門代表團。
從參與踴躍度來看,有25個省份代表團參加的比賽項目超過賽項總數的90%;21個代表團參加全部賽項,較上屆增長近1倍,其中,中西部省份有11個參加所有賽項。吳禮舵説,這充分説明賽項設置兼顧了東中西部地區的産業結構與發展平衡。
全國3420名選手“中原比武”
經過企業或院校技能比賽、行業技能競賽、省級技能大賽的層層選拔、行業推薦、資格審核與公示,全國共有3420名選手、3275名裁判人員參加本屆大賽。
選手組成特色鮮明。他們既有來自院校的“技能新星”,又有長期堅守一線技能崗位的“老師傅”,體現了技能人才終身培育的特點;從年齡看,年輕選手是主體。本屆大賽全部選手平均年齡24歲,30歲以下的佔比77%,25歲以下佔比70%。選手中年齡最大的57歲(裝配鉗工項目),最小的16歲(混凝土建築項目)。
高學歷人才參賽,也是大賽的一大特色。所有參賽選手中,有博士13人、碩士286人、本科843人,這些人在全部選手中的佔比達33%。吳禮舵介紹,高學歷參賽選手主要集中在智慧製造、高端裝備、數字技術、新能源等前沿技術技能領域,表明技術技能融合發展的大趨勢,對不同學歷層次人才技術技能水準提升的需求加大。
“賽展演會”四大板塊精彩紛呈
大賽以技能競賽為核心,採取“賽展演會”集成模式,全部賽事活動為期5天,同期活動密集,日程銜接緊湊。
在“賽”方面,106個比賽項目全部集中在鄭州航空港區中原國際會展中心一期、二期的28個展館舉辦;在“展”方面,大賽特意設置了四展一區,包括國家成果展、各代表團成果展、企業技術設備與技能展、河南特色技能展、技能培訓體驗活動區;在“演”方面,設置了技工教育、非遺文旅、智慧農業、新質智造、未來産業等五個板塊40個“絕技絕活”現場展演項目;在“會”方面,舉辦第二屆技能強國論壇,匯聚智慧力量,助力未來發展。
吳禮舵説,需要特別説明的是,本屆大賽舉辦期間將在競賽項目周圍創新開展“技能培訓小課堂”“技能奇妙遊打卡”等特色活動,通過“有趣味、易學習、上手快”的微型培訓課程,面向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科普技能知識,提升觀賽體驗,確保參與者、觀摩者及行業從業者等人群在賽事全週期、多場景中感受到技能的價值魅力與深刻內涵。(記者 楊淩 王向前 趙同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