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奮進的河南——決勝“十四五”·“農”墨重彩捲】豫字號農産品何以打響
2025-10-11 09:33:00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顏觀潮責編: 顏觀潮

  原標題:豫字號農産品何以打響(奮進的河南——決勝“十四五”·“農”墨重彩捲)

  當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的展會搭建聲響起,東南亞商超裏思念速凍水餃的包裝已換上新設計;

  當中老鐵路冷鏈專列載著河南大蒜駛向老撾萬象,馬來西亞榴蓮正通過鄭州機場冷鏈樞紐新鮮抵豫;

  這兩組跨越山海的畫面,藏著豫字號農産品從本土特産成長為海外知名品牌的密碼——從黃河岸邊的麥田到國外市場的貨架,豫字號能打響,靠的是産業、品牌、制度與通道共同鋪就的破圈之路。

  産業築基,質優的底氣

  豫字號的打響,源於河南農業實打實的産業實力。作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産核心區,河南用佔全國6%的耕地,産出了全國10%的糧食、1/4的小麥,糧食産量連續8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不僅是中原糧倉,更成為豫字號持續供應的原料蓄水池。

  在産業升級的賽道上,河南瞄準精深加工做文章。全省打造糧食、畜牧漁業等6大産業集群,培育小麥、生豬等18條鄉村富民産業鏈,規上農産品加工企業6103家,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119家,數量居全國第二。

  漯河的食品産業總規模突破2500億元,佔全省1/4,雙匯的肉製品等食品走向全國;鄭州憑藉207家規上農産品加工企業、近千億元年産值,成為全國最大的速凍食品研發生産基地,為豫字號注入工業化品質基因。

  品牌破圈,抱團的效應

  過去,河南優質農産品常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西峽香菇、杞縣大蒜品質出眾,卻因缺乏統一品牌,只能以低價出售。豫字號的突圍,始於抱團打品牌的思路。

  豫農優品與美豫糧油兩大公共品牌的推出,徹底改變了局面。豫農優品制定十大金標準,涵蓋綠色認證、品質追溯等關鍵要求,首批整合377家企業、717個産品,農産品從單打獨鬥變成集團作戰。

  美豫糧油聚焦糧油主業,走細分精品路線。通過制定《豫麥》地方標準,將小麥細分為5大類,河南糧食投資集團立足美豫糧油省級公用品牌建設,培育出裕廚專用粉、愛廚植物油等一批糧油精品。

  2024年,河南對東盟的農産品出口額佔全省農産品出口總額的30%,豫字號已成為河南農産品闖海外市場的金字招牌。

  制度護航,品質的保障

  豫字號能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離不開制度的硬保障。省政府印發《關於堅持三鏈同構加快推進糧食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這是全國首個省級層面聚焦糧食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協同的指導性文件,從頂層設計上保障豫字號品質。

  制定標準,嚴格監管。作為河南食品産業的重要代表,漯河市在標準建設上成效突出,其在農産品領域形成20項省級標準、309項地方標準,在食品産業領域制定423項企業標準,填補植物提取、調味面製品等行業空白,328個涉農産品檢驗檢測機構年均檢測樣本7.3萬批次。2024年,全省農産品、食品品質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讓豫字號的品質經得起市場檢驗。

  通道賦能,快達的突破

  新鮮度是農産品的生命線,對豫字號出口而言,冷鏈物流是關鍵。2024年,我省冷鏈物流規模突破1200億元,為豫字號出海搭建起保鮮通道。

  跨境通道的打通更讓雙向流通更加順暢。依託中老鐵路,鄭州至東盟的冷鏈專列常態化開行,鄭州至吉隆坡、金邊的“水果包機+冷鏈”航線高效運轉,2025年一季度單月進口馬來西亞水果達1501噸。靈寶陽光玫瑰葡萄通過冷鏈出口,遠銷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榴蓮經4小時空運抵豫,豫字號出海與東盟優品入豫形成良性循環。

  展會搭臺,拓市場的引擎

  如果説産業、品牌、制度、通道是豫字號的內功,那麼展會就是展示內功的重要舞臺。

  第一屆、第二屆“一帶一路”(河南)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上,豫農優品、美豫糧油專區向東盟客商展示西峽香菇、裕廚麵粉等産品,鄭州萬邦國際等企業搭建初步合作鏈路。第三屆“一帶一路”(河南)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豫字號已進入成果爆發期:16組33家企業現場簽約,金額逾百億元,涵蓋農産品貿易、農機設備、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東盟成為河南農産品的最大海外市場。

  即將啟幕的2025中國(河南)—東盟糧農合作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一帶一路”(河南)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更將推動豫字號向全鏈合作升級。2025年上半年,河南對東盟進出口額同比增長9.9%,按這個發展勢頭,2025年全年豫字號農産品對東盟出口額有望突破7億美元。(記者 李若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