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2025中國(河南)—東盟糧農合作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一帶一路”(河南)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在鄭州開幕
2025-10-14 09:10:56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原標題:數字賦能糧農合作 創新驅動區域發展 2025中國(河南)—東盟糧農合作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一帶一路”(河南)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在鄭州開幕 史忠俊 麥爾丹·木蓋提 劉寧致辭 王凱主持

2025中國(河南)—東盟糧農合作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一帶一路”(河南)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在鄭州開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1013183342_329_40_s

十月十三日上午,二〇二五中國(河南)—東盟糧農合作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一帶一路”(河南)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在鄭州開幕,省委書記劉寧出席並致辭。河南日報記者 董亮 杜小偉 蔡迅翔 攝  

  10月13日上午,2025中國(河南)—東盟糧農合作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一帶一路”(河南)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在鄭州開幕。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麥爾丹·木蓋提、河南省委書記劉寧致辭。河南省省長王凱主持。

  史忠俊對大會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中國和東盟國家山水相連、血脈相親,農業合作是雙邊關係中最基礎、最悠久、最具潛力的領域之一,近年來合作成果豐碩。河南省是“中國糧倉”,育種、倉儲、食品加工業、農業機械技術世界領先,區位優勢突出,産業體系完備。期待通過此次大會,發出一份攜手合作的強烈信號,搭建一個高端務實的對話平臺,挖掘一批互利共贏的合作項目,聚焦發展智慧農業、構建高效供應鏈、加大政策溝通和能力培訓力度等方面,分享合作經驗,對接合作意向,共同探討農業合作新機遇新模式。中國—東盟中心將一如既往扮演好“助推器”和“連接器”角色,持續為中國—東盟農業合作搭建橋梁、提供支持,並與河南省、東盟各方一道,推動雙方農業合作邁向更高品質、更高水準,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麥爾丹·木蓋提表示,中國和東盟山水相依、心手相連,是命運與共、休戚相關的全面戰略夥伴。多年來,在習近平主席和東盟各國領導人的戰略引領和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國同東盟國家農業合作取得顯著成效,夥伴關係更加穩固,科技合作更加深入,人員往來更加密切,農業經貿更加繁榮。農業作為基礎性産業,事關糧食安全、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中方願與東盟國家一道,繼續深化合作,分享經驗和技術,共享發展機遇,推動本地區農業發展朝著更加安全、更加綠色、更加智慧和更加穩定的目標邁進。希望大家加強規劃對接,凝聚合作共識,形成農業協同發展合力;拓展合作領域,加速科技賦能,有效提升農業生産效率和産出效益;密切經貿交流,促進互利共贏,加快市場開放合作步伐,共同組織展覽展示、經貿對接等活動,為本地區和世界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劉寧代表省委和省政府向蒞臨大會的各位來賓表示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河南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謝。他説,當前全省上下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著力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和農業強省,著力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治理,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著力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以高品質發展和高效能治理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河南歷史上是華夏農耕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當今更是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走好符合河南實際、具有河南特色的農業強省之路。我們願以此次大會為契機,與各國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深化務實合作,共築糧食安全屏障,拓展農業貿易空間,開展農業科技攻關,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攜手共創美好未來,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活力。

  印度尼西亞亞齊省省長穆扎基爾·馬納夫,緬甸農業、畜牧和灌溉部副部長波波覺,文萊初級資源與旅遊部常務秘書圖蒂亞蒂,柬埔寨農林漁業部副國務秘書洪納裏致辭,東盟秘書長高金洪視頻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院院長程國強,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陳學庚,印尼茂物農業大學校長阿裏夫·薩特裏亞發言。

  活動現場,中國(河南)—東盟智慧農業示範中心、中國(河南)—東盟農業高校科技創新聯誼會舉行啟動儀式。21個重大項目進行簽約,涵蓋糧食生産、農業科技、農産品貿易等多個領域。

  會前,史忠俊、麥爾丹·木蓋提、王凱等到展廳巡視展館。

  國家部委、兄弟省(區、市)和河南省有關省部級領導同志;駐華使領館、東盟有關國家省州代表,境內外專家學者、知名商協會及企業代表等參加。

  本屆大會以“數字賦能糧農合作 創新驅動區域發展”為主題,為期3天,其間將舉辦高端對話、專題研討、經貿合作對接會等系列活動。(記者 劉嬋 張笑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