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秋收進行時】中原糧倉 力保秋糧收得上烘得幹
2025-10-15 09:53:40來源: 人民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原標題:九月以來,河南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二點七倍  中原糧倉,力保秋糧收得上烘得幹(秋收進行時)

  今年9月以來,河南出現8次大範圍明顯降水過程,全省平均降水量332.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2.7倍,對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收割、晾曬、烘乾造成不利影響。

  中原糧倉河南,秋糧佔全省全年糧食産量超四成,對全年糧食豐收起著重要作用。陰雨連連,秋糧能否收得上、烘得幹?日前,記者在新鄉輝縣市多個村鎮探訪秋收一線進展。

  怎樣搶收?

  調集履帶式收割機,改裝輪式機械,輔以人工收穫

  10月12日,細雨綿密,冀屯鎮憲錄村,農機手張小河正駕駛履帶式收割機收穫玉米。

  通往田間的路泥濘不堪,有的農田積了水,當地習慣使用的輪式收割機沒法下地。

  “原本幾天前就能收完600畝玉米,現在多半還在地裏。”張小河説,好在去年添置的履帶式收割機派上用場,能收一部分,政策支持,買機器時補貼了2.8萬元,“這兩天就睡了4個鐘頭,只要雨停或是小雨,就趕快下地搶收。”

  “履帶觸地面積大、附著力強,能適應潮濕泥濘作業環境,在搶收中發揮重要作用。”河南沃德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志剛説。

  為緩解搶收壓力,河南調集近8000台履帶式玉米收割機投入作業,將履帶式穀物收穫機換裝割臺納入農機購置補貼範圍。同時利用832個區域農機服務中心和742支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應急搶收。

  應對泥濘土地,有地方倡導把輪式改為履帶式,村民們也各出妙招。

  南寨鎮羊郊村,家庭農場負責人劉國正將廢舊輪胎安裝在收割機原有車輪的旁邊,使抓地力更好,也能下地收割。趁著自家500多畝玉米還沒完全成熟,劉國正帶領農機隊走村串鄉,優先幫助種植散戶搶收,“多收一畝是一畝,不能讓玉米爛地裏!”

  倒伏玉米是機械收割的“盲區”,借國慶、中秋假期人員返鄉契機,河南組織動員機關幹部、返鄉群眾、放假學生進行人工搶收。在輝縣市,往年人工收玉米佔比不足2%,今年接近10%。

  截至10月14日17時,河南秋作物已收穫84.8%,糧食作物已收穫85.6%。

  能否烘乾?

  機器不停轉,開放宜曬場所,推廣鐵絲籠儲糧

  收不上來怕爛地裏,收上來又怕發黴。低溫高濕環境下,糧食霉變、發芽風險陡增,急需快速烘乾。

  位於洪洲鄉的祥豫農業專業合作社裏,滿載濕玉米粒的卡車一輛接一輛,過磅、卸糧、烘乾、除雜……

  合作社負責人戶天生頭髮淩亂,眼睛發紅。“這兩天沒法好好休息,”他帶記者來到剛收穫的玉米前,“往年玉米含水量低於30%,今年普遍超過35%,得抓緊烘。”

  戶天生身後,16台烘乾塔24小時運轉,日烘乾能力達800噸。“2023年麥收遇到‘爛場雨’後,大家越來越意識到烘乾設備重要。有了政府補貼,這兩年不少種糧大戶用上了烘乾機。”戶天生説,合作社投資購置烘乾設備,政府補貼超100萬元。

  “今年玉米濕度高,烘乾成本也高了,每噸要多出20多塊錢。”戶天生説,面對天災只有積極應對,“無論如何,也要確保籽粒濕淋淋地進,幹蹦蹦地出。”

  今年秋收季,河南已累計安排5000萬元資金,用於秋糧收穫和烘乾機械獎補。同時,向社會公佈烘乾點位和聯繫方式,方便農戶就近對接。

  冀屯鎮衛生院門前,堆滿群眾晾曬的玉米棒。河南各地利用降雨間歇期,組織開放閒置倉庫、村委大院、文化廣場等宜曬場所,進行攤薄晾曬,使用電風扇、鼓風機等設備,加速水分蒸發。

  此外,河南正推廣應用鐵絲籠儲糧。在高莊鄉土樓村,許多農戶房前屋後碼放著裝滿玉米的鐵絲籠。籠垛一人多高,底部墊高,防止受潮,頂部蓋塑膠布,防止落雨,延長玉米存放時間。

  “鐵絲籠通風性好且成本低,每個約30元,能裝1000斤左右的玉米。”土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白科鵬説。

  收成如何?

  減産幅度可控,理賠、應對工作正及時跟進

  遭遇連陰雨,玉米減産了嗎?

  一些小農戶將玉米晾曬在路邊,沒雨時打開塑膠布,有雨了蓋上塑膠布。“不想讓家裏那幾畝地荒了,就種了玉米。”一名村民告訴記者,家裏人大都在外務工,收入不會受太大影響。

  種植大戶和合作社負責人對采收、烘乾更上心,減産幅度可控。劉國正介紹,今年天氣乾旱,大夥又普遍多澆了三遍水,玉米的質和量有保障。連陰雨減緩了收穫進度,但只要持續采收、加緊烘乾,影響不算太大。劉國正剝開一根玉米外皮,裏面還是金黃色的玉米粒,“這幾年推廣優質玉米品種,抗旱耐澇,品質更高。”

  連續陰雨天,客觀上仍給糧食生産和農戶增收帶來不利影響,相關部門和農戶正採取各種方式積極應對。

  一些收穫烘乾不及時的玉米霉變發芽,無法再當飼料售賣。“只能做工業酒精,每斤少賣一毛錢。”張小河説。相關部門盡可能減少農戶損失。輝縣市已為7.9萬戶、65.39萬畝玉米辦理了完全成本保險。人保財險河南分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0月13日,立案秋作物理賠案件1.4萬件,已加緊賠付6445萬元。

  “先前乾旱,每澆一遍水,人工加水電費一畝地要多花30塊錢。現在連陰雨,泥濘地裏收割,農機油耗近乎翻倍。烘乾成本也上來了,今年的種糧利潤被壓薄。”劉國正坦言。

  連陰雨也影響了後續小麥的播種。“地裏又濕又滑,一台收割機一天僅能收40多畝,比往常進度慢不少。”張小河説,履帶式收割機作業幅度小,2000斤容量的糧倉不足輪式的60%,作業時無法來回收割,自家玉米全部收完仍需將近10天,“往年這時候早已收完玉米,開始平田整地,為種小麥做準備。”

  為應對小麥晚播,河南農業農村部門已印發技術指導意見,並派出18個省級小麥專家指導組,會同市縣農技人員,指導抗濕晚播關鍵技術措施。

  搶收、烘乾、搶運……雨腳暫歇,輝縣市又是一片奔忙景象,張小河再次鑽進駕駛室,加緊收割。

  【延伸閱讀】連陰雨何時結束?河南省氣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10月中旬,河南大部仍多陰雨天,17日至20日還將出現大風降溫天氣,20日夜裏起連陰雨天氣有望結束。

  農機下地難、烘乾晾曬難等問題怎樣解決?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河南秋收進度較常年整體偏慢5至7天,比去年同期慢17%。當地利用“河南農機雲平臺”統籌調度省內近8000台履帶式玉米收割機,跨省引進3080台。目前河南共有烘乾設備5262台,各烘乾點24小時開機烘乾,日烘乾加工能力37.5萬噸。發揮黃淮農機作業互助合作機製作用,動員4000余名糧食經紀人收購烘乾濕糧,轉運江蘇等地烘乾,全省已累計烘乾糧食596萬噸、外運烘乾41萬噸。

  小麥晚播如何應對?河南省制定小麥晚播“一縣一方案”。統籌秸稈綜合利用等項目,推廣深耕整地、藥劑拌種等關鍵技術,提高播種品質。(記者 王樂文 方 敏 趙帥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