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博物館線上展覽的“變”與“不變”
2020-05-18 10:57:44來源:長春日報編輯:杜偉責編:張群

  原題:博物館線上展覽的“變”與“不變”

  吉林省博物院微視線上首播觀展人數突破20萬、偽滿皇宮博物院官網線上觀展最高日訪問量超10萬、長春文廟博物館抖音直播試水……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在“雲端”綻放,觀眾在“不方便”去現場看展覽的日子裏,通過“雲”上觀展“解渴”,以滿足公共文化需求。

  “雲”上展覽從“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

  線上展覽並非是疫情之下倉促而生的産物。早在疫情前,省內大多文博機構的官方網站就已開設了線上展覽內容。2017年4月由省文化廳、文物局策劃的吉林數字博物館在線服務平臺開啟運行,此平臺遴選了吉林省12家博物館的精品展覽和國家級文物,進行了數字化信息採集並虛擬重建。可見,“雲”上展覽是有備而來。

  “省內各大博物館比較有代表性的線上展覽我都看過,形式上挺新穎的,但在內容上與線下實物展覽區別不大。”資深“文博迷”魏彬先生的感受道出了疫情前省內各大博物館對其線上展覽的基本定位。

  歲月靜好時,大多數博物館的運營重點在線下,線上展覽更多是作為豐富展覽形式的有效補充,可謂“錦上添花”。可在疫情突發後,線下文博機構不得不限流開放,甚至關閉,線上系統已悄悄挑起公共文化展示的“大梁”,扮演起“雪中送炭”的角色,其受關注程度達到空前。

  近日,省博物院“白山松水的記憶”微視線上展首播,78分鐘參觀人數突破20萬;今年年初以來,275萬人通過線上方式訪問偽滿皇宮博物院官網、官方微信平臺、文物全息展示平臺等,訪問數量接近去年同期的40倍;今年,長春文廟博物館VR全景展示、傳統節日線上公益文化活動、國學大講堂線上講座等的觀眾瀏覽量創歷史新高……

  這些數字都在説明,觀眾對“雲”上觀展形式的認可與了解正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改變。

  常態化“雲”上展覽有眾多優勢

  很多參觀者對線上觀展的快捷方便,不拘於時間、空間限制的優點稱讚有加,觀眾辛威女士説,“平時工作忙,沒有大塊時間去博物館看現場展覽,線上觀展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還可以隨時隨地走入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博物館進行參觀,既降低了參觀成本,又避免了錯過熱門展覽的遺憾。”

  不僅如此,線上展覽在參觀體驗感受方面也有著明顯的優勢。它的超高清解析度幫助觀眾突破肉眼的限制,排除圍欄、櫥窗等阻隔,拉近了人與物之間的距離。“這種靠得近、看得真、聽得清的線上觀展模式給我帶來了極大舒適感。”署名“修齊治平”的網友在觀看完長春文廟博物館抖音直播後如是説。

  深耕內涵方能撥“雲”見諦

  線上觀展作為疫情期間一種被動的選擇,在線下博物館全面開放後,是否還會成為未來觀展的主流方式呢?

  通過對省內多家博物館線上內容的瀏覽,記者發現,大多博物館線上展覽內容和線下內容大體一致,呈現的大多是線下展覽的精品部分;線下的一般展覽在線上也同樣平淡無奇,甚至缺失。

  “常態化下的線上展覽不能滿足於只做線下展覽的翻版,而要主動求變,透過簡單的、表面的‘雲’形式,去挖掘‘雲’背後的真正優勢,深耕細作、佈局長遠。”長春文廟博物館副館長王洪源表示,在VR呈現、信息科技思維導入、機器人技術應用等方面,國內一些先進地區的博物館正在向高端數字化領域蛻變。比如以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國內一些前沿的博物館,已經很好地將先進通信技術與線上展覽有機結合,在數字化博物館建設方面先行一步。

  “‘雲’上展覽還將衍生出數字博物館的‘雲’教育,我國普惠性的公共教育是剛需,數字博物館在‘雲’教育方面也將大有作為。”王洪源説,科技進步瞬息萬變,5G時代和互聯網+給線上博物業的發展帶來無限可能,但只要順應時代發展和人們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這條不變的定律去探索,線上展覽一定大有作為。(丁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