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十四五”吉林省糧食生産力爭躍上八百億斤新臺階
2020-07-31 09:57:31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兩次面對面向總書記彙報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農村工作,他表示,一定不負重托、扛起責任——“十四五”我省糧食生産力爭躍上八百億斤新臺階

  盛夏時節,黑土地上,莊稼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來吉林省視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7月22日下午來到地處松遼平原腹地的梨樹縣,在聽取吉林省和梨樹縣農業發展和機械化、規模化種植情況彙報後指出,吉林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産,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

  站在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産基地核心示範區觀察臺上向總書記彙報的就是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張鳳春,這已是他第二次面對面向總書記彙報工作了。談起這段經歷,他説:“2018年,總書記視察查幹湖時,我向總書記彙報了吉林省西部地區河湖連通工程建設的總體情況,那時我任職在省水利廳。沒想到,到農業農村廳工作後,又有機會向總書記彙報工作。”

  張鳳春告訴記者,當時總書記走進玉米地,察看黑土地實驗樣品和玉米優良品種展示,了解農業科技研發利用、黑土地保護情況。總書記強調説,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要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科研人員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要認真總結和推廣梨樹模式,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

  黑土地歷經上萬年積累而成,吉林省黑土地位於東北黑土地核心區域,素有“黑土地之鄉”美譽,是世界僅存的三大黑土區之一。張鳳春説,全省黑土區耕地面積0.69億畝,佔全國黑土區耕地總面積的24.82%。為提高糧食生産,實現黑土地可持續利用,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吉林省1850萬畝黑土地重點推廣秸稈覆蓋還田免耕和秸稈覆蓋還田少耕兩種保護性耕作技術。到2025年,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增加到4000萬畝,佔玉米播種面積近70%。

  在田間地頭,總書記詳細詢問玉米長勢情況、技術方法、推廣範圍和鼓勵措施。“總書記對端牢中國飯碗非常牽掛,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堅持不懈抓好糧食生産,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張鳳春説。

  談起吉林省糧食綜合生産情況,張鳳春向記者介紹:“近年來,吉林省糧食生産功能區播種面積7400萬畝。為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固糧食生産基礎,在‘藏糧于地’方面,吉林省以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保護區為主,按照國家標準建設‘遇旱能灌、遇澇能排,遇洪能防’的高標準農田3230萬畝,到2025年達到5000萬畝,佔糧食播種面積的60%;在‘藏糧于技’方面,目前全省農機化率達89.2%,居全國第二位。除了機械化外,在種植和管理上,智慧農業、防災減災、人工增雨、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不斷提升。農作物品種的良種率上,吉林省已經達到100%,農業科技貢獻率59.2%,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據今年定位觀測,全省主要農作物長勢較好,糧食作物保苗率達96.06%,較去年多2.06個百分點,具備奪取豐收的基礎。”

  “下一步,我們要加強後期的田間管理,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尤其是防治可能發生的危害較大的草地貪夜蛾。目前,全省增設了5.5萬套監測設備。截至目前,尚未發現蟲情,我們將持續觀測,為奪取糧食豐收提供安全保障。”

  “總書記對吉林省農業的高度重視,讓大家深受鼓舞,更為我們增添了強大的工作動力。”張鳳春表示,一定要貫徹落實總書記的囑託,扛起農業農村工作的責任。他告訴記者,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吉林省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期間,糧食産量將再上一個臺階,預計可達到年産800億斤水準。(吉林日報記者 閆虹瑾 張力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