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南瓜根系三重培育“接地氣” 農博園這項技術創新厲害了!
採用根系三重培育模式栽培的南瓜長勢喜人。 張欣禹 攝
長春日報8月4日訊(記者 張欣禹):長春農博園裏,智慧玻璃溫室靠科技創新輕鬆實現了南果北種,不畏嚴寒酷熱的五防溫室憑藉“硬核”實力,反季種植南瓜也成了常規操作,但今年南瓜的栽培模式仍然出人意料。
1日,記者走進農博園溫室,發現這裡的南瓜沒有長在地裏,一排離地約半米高的U形管道上是被牽引繩矯正站直的瓜藤,還有半個月這些南瓜便會成熟結果。原來,這些姿勢迥異的南瓜利用了農博園今年新研究出來的根系三重培育栽培模式,通過無土栽培,讓這種不接地的種法更“接地氣”。
記者仔細觀察這些管道,它們被統一分為3層,上面一層基質,中間一層空氣,下面一層水。“植物的根往下長,經過基質層吸收營養後,再往下長就是空氣,呼吸到新鮮空氣以後再往下長‘喝水’。”農博園種植技術負責人張二東説,他們在基質層和水層分別放入了滴灌水管與注水水管,兩個水管開關一個在前,一個在側,實現了單獨管控水分流量。
採用該技術模式後,水、營養液、基質可以隨時更換,不僅解決了傳統的農村溫室蔬菜種植重茬,也讓病蟲害、重金屬超標等問題不復存在。
“我們粗略算了一下,相同條件下,作物水肥能省去三分之一,還能省去不少黑土。”張二東説,這個模式的應用對於普通農民來説並非遙不可及,只要分好功能層,保持適宜的溫度等基礎條件,農民在自家的溫室大棚裏也能使用。
如今,長春農博園裏不論是“觀光農業”“立體農業”,還是“創意農業”“智慧農業”,技術模式都圍繞著“三農”實際的種植方式和技術需求進行更新,不同層面的農民來到這裡都能有所收穫,這些種植方式和技術也將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