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一湖碧水 一座金山——查幹湖紮實走好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之路紀實
金秋的花海和湖面。
遊湖快艇。
夏季捕魚現場。
查幹湖生態小鎮項目建設現場。
冰湖騰魚石碑。
萬畝荷花園成為查幹湖最靚的風景線。
竹筏、快艇、遊船帶遊客領略大湖風光。
油井穿上“新衣”。
冬捕出魚的瞬間。
景觀小品。
觀鳥亭。
候鳥雲集的湖面。
珍稀鳥類。
茂盛的蘆葦叢成為鳥類的棲息家園。
花海景觀。(本組圖片攝影 吉林日報記者王學雷)
吉林日報9月18日訊(記者 張紅玉):天高雲淡、飛鳥翩翩,波光瀲艷、水動魚歡,荷葉田田、蘆葦翩躚,花海爛漫、綠樹參天……金秋九月,色彩斑斕的查幹湖美得讓人心醉,美得讓人流連。
兩年前,正是在這多彩的收穫季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查幹湖,並殷殷囑託:“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守護好查幹湖這塊‘金字招牌’”“查幹湖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要堅持走下去”……
千鈞囑託,如山厚望。
兩年來,省委、省政府和松原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查幹湖保護髮展作為全省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標誌性工程,堅持保護與發展並重、生態與旅遊並舉,全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
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長景俊海多次深入查幹湖調研指導,實地察生態情況、看規劃藍圖、問項目進展,建立省級聯席會議,及時研究協調解決難點問題,有力推動各項工作開展。
松原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書記王子聯、市長于強任雙組長的查幹湖生態保護和生態旅遊開發建設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先後召開50余次會議,開展實地調研活動40多次,跟蹤推動任務落實,竭盡全力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
自然的厚贈,人們的珍愛,正在讓這絕美的大湖濕地變得風光更加旖旎,蘊藏更加豐富,也更加福蔭著一方百姓。
發揚
“引松精神” 凝聚發展力量
水是生命之源、生産之要、生態之基。查幹湖坐落在吉林省西部的松原市,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這裡自古以來江流泡沼星羅棋佈,水草肥美,雁鴨棲集,風景如畫,是遼、金、元幾代帝王的漁獵之地。相傳1211年,成吉思汗來到科爾沁草原征服金國的時候,在大水泊(查幹湖)邊焚香祭拜,從此查幹湖就被傳為“聖湖”,直到現在,查幹湖在冬季捕魚之前,都要舉行傳統、神奇的祭湖醒網儀式,這是對查幹湖古老文化的傳承。2007年8月1日,查幹湖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查幹湖冬捕為標誌的漁獵文化也成為其文化遺産之一。
文化是歷史的結晶,是時代的瑰寶。從古至今,一代代查幹湖人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創造、傳承了以查幹湖漁獵文化為代表的獨特文化,形成了敬畏自然、永續發展的生態文明理念,為查幹湖從遠古綿延至今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時光流轉,滄海桑田。上世紀60年代初,因上游斷流、連年乾旱等諸多原因引發的一場生態浩劫,曾經讓查幹湖風沙肆虐、湖水乾涸,草原人民的母親湖、生命湖危在旦夕、命懸一線。
危難之際,查幹湖人迎難而上,1976年9月6日,“引松花江水入查幹湖”的構想被當時的決策者提出並付諸實施,這就是令查幹湖第一次化蛹成蝶的“引松工程”。隨著工程開始的一聲令下,八萬“引松大軍”男女老少齊上陣,四級幹部上一線,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下,在幾乎沒有任何機械作業的情況下,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進行了艱苦的戰鬥。歷時八年,1984年8月23日,“引松工程”舉行了隆重的通水典禮,這條長達53.85公里、底寬50米的人工運河,使松花江水源源不斷地流入查幹湖,再現了查幹湖的煙波浩渺、綠水藍天的美麗景象,也鑄就了“引松精神”。
2018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查幹湖,做出“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的重要指示,拉開了查幹湖大發展的序幕。松原人傳承和發揚“引松精神”,在推動查幹湖高品質發展的進程中,解放思想、勇於擔當、艱苦奮鬥、頑強拼搏,讓美麗的查幹湖再次華麗轉身。
“走進新時代,查幹湖也迎來了又一次大發展的良好契機,我們要圍繞查幹湖‘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這一實踐收穫,深度挖掘‘引松精神’的深刻內涵,在新的征程中堅持發揚,在新的探索中豐富拓展,切實將其轉化成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戰勝挑戰的堅強意志、推動發展的強勁引擎。”解放思想、勇於擔當、艱苦奮鬥、作風頑強……新時代的查幹湖人,正以敢闖敢試、爭創一流,不畏艱險、勇挑重擔,自強不息、奮發圖強,迎難而上、連續作戰的精神,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快步前行。
今年,查幹湖項目建設任務之重、壓力之大超出想像。在推進項目建設中,松原人不逃避、不退縮,打開思路、主動出擊,把查幹湖作為解放思想的先導區、擔當精神的試金石、容錯糾錯的實驗田,將趕進度、搶工期作為責任,“5+2”“白加黑”,一級帶著一級幹,以實際行動為守護擦亮查幹湖這塊“金字招牌”貢獻著力量。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新時代的“引松精神”也必將轉化成推動查幹湖大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
厚植
生態底色守好 “金字招牌”
省委、省政府和松原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和執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堅持保護與發展並重、生態與旅遊並舉,堅定不移地走好生態發展之路,讓查幹湖“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輝。
吉林省水利廳牽頭編制修訂了《查幹湖治理保護規劃》,委託中規院等頂尖設計團隊,編制完成《查幹湖旅遊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查幹湖生態小鎮規劃》《查幹湖景區創建5A級旅遊景區提升規劃》等9項規劃,謀劃濕地保護與恢復、零碳小鎮等重點項目59個,總投資140億元,全力守護擦亮查幹湖這塊“金字招牌”。
緊緊把握我省實施河湖連通工程的機遇,查幹湖突出抓好生態修復、水質提升,做好生態保護的“加法”、污染治理的“減法”,著力構建水草林濕互為補充、互為依託的生態耦合系統。
謀劃水生態修復與治理、環湖濕地植被修復等重點項目26個,總投資43.4億元。
實施查幹湖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工程,啟動建設蘇家泡、六家泡濕地恢復工程,分流沉降大安灌區退水,減少入湖污染。
完成查幹湖與庫裏泡6.7公里連接渠和梁店閘工程建設,實現與嫩江、松花江水體流動轉換,目前每天有500余萬立方米湖水排入嫩江。
今年投資25.38億元,實施生態水岸修復、濕地恢復等15個生態治理項目,現已開工12個,其餘項目正陸續開工。
著力完善景區生態鏈,提高生態自我凈化能力。實施環湖種植結構調整和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和造林綠化12.7萬畝,大幅減少籽粒玉米播種量和化肥農藥使用量,構築起生態防護網。每年增殖放流魚苗1000萬尾,推動“以水養魚、以魚凈水”。
開展益生菌劑治理鹽鹼地及水污染項目應用,在查幹湖周邊完成實驗布點120處,施用益生菌生物肥3.6萬畝,年度可減少農田泄水700多萬立方米。
吉林油田緩衝區29口油水井、4個採油平臺全部拆除並恢復地貌,提前4年完成階段整改任務。同時,吉林油田公司還“舉一反三”,對自查發現的9口合資合作油井同步完成整改。對實驗區內的145口油水井的退出年限壓縮至15年,2032年完成整改。
多年來,在查幹湖旅遊開發和項目建設上,始終嚴格遵循“三個不上”原則,即:凡是工業項目一個不上,凡是污染類項目一個不上,凡是有潛在環境風險的項目一個不上。
2019年,完成生態移民117戶319人,南北景區兩座日處理能力1000噸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
……
“生態如生命。”從水岸修復到生態圍塘,從含蓄水源到凈化水體,從改善水質到污染攔截,一系列“加”“減”並施的舉措,讓查幹湖的生態越來越好,目前,查幹湖3年就能實現一次水質轉換,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保護,各類珍稀水禽種群數量在保護區逐年增加,保護區已成為瀕危珍稀鳥類優先選擇的遷徙地和棲息家園。同時查幹湖板塊形成的良好生態環境,對調節區域氣候、平衡降水、滯蓄洪水、凈化水體、減輕污染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發展
生態旅遊 造福當地百姓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生態公共産品,提高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讓老百姓在分享發展紅利的同時,更充分地享受綠色福利,使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造福子孫後代。”近兩年來,遵循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堅決貫徹總書記“查幹湖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要堅持走下去”的重要指示,在不遺餘力地保護查幹湖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堅持發展生態旅遊,向“生態”要發展、要紅利、要效益。
在推進查幹湖發展中,松原市始終堅持嚴守紅線、綠色發展,探索實行“生態+”模式,突出原生態、打好文旅牌,開發建設一批生態保護項目和生態旅遊景點,推動生態旅遊與生態保護緊密銜接、相互促進,加快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緊扣生態環保主題,查幹湖對景區環境進行了整改提升。清理整頓景區內服務設施,退出影響湖區環境的旅遊項目18個,取締商販攤點26處,關停周邊村屯飯店15家,拆除影響生態環境的建築1.6萬平方米,新建400余個生態垃圾房、無滲漏垃圾存放點和小型垃圾處理站,基本建成垃圾收轉運體系,大幅降低了人類生産生活對景區環境造成的影響。
層層壓實省市縣鄉村五級湖長責任,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凡是有潛在環境風險的項目一個不上。加強水質監測預警,增加6個省控監測點位,及時掌握水質狀況,為治理保護提供科學依據。設立查幹湖生態環境資源法庭,成立巡查隊和保潔隊,清晰標示功能分區界限,常態開展聯合執法監管行動,始終保持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高壓態勢。持續深化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加強查幹湖周邊46個村屯常態化衛生治理,修建圍墻3.2萬延長米、道路109公里,清理生活垃圾10萬餘立方米,遷出畜禽養殖場,實現了景區及周邊環境同步提升。
全面拉開創建5A級景區序幕,開展生態旅遊項目設計大賽,改造孝莊祖陵、塔虎城、王爺府等眾多旅遊景點,建設停車場1.7萬平方米、觀景平臺7500平方米、觀光棧道2360米。推出馬頭琴音樂等非物質文化展演,開發特色文創旅遊商品,與長影集團合作籌建影視基地、啟動拍攝多部影視劇。持續辦好濕地觀鳥節、冬捕節等大型節慶活動,搶抓“三億人上冰雪”契機,舉辦國際冰雕賽、汽車冰雪拉力賽等活動,生態旅遊、冰雪旅遊持續升溫。
著力打造地域品牌,依託查幹湖胖頭魚、郭爾羅斯大米等特色商品知名度,培育綠色無公害農副産品系列品牌,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
大力開發鄉村旅遊産業,以查幹湖周邊鄉鎮村屯為重點,帶動全縣農村結合實際發展“採摘園”“農家樂”,讓民房變成鄉村民宿,讓農民變成鄉村導遊,開創增收致富新路徑。
水更清了,魚更肥了,環境更好了,遊客也更多了。2019年,查幹湖接待遊客46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實現40.5億元,同比均增長110%。今年計劃投資9億元,實施項目12個,已開工安代路慢行系統、鳥類科普園、魚類科普園等7個項目,突出查幹湖原生態自然景觀,打造生態文明展示窗口。
建設
生態小鎮 打造新的亮點
為更好地實現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本著“旅遊在景區內、服務在景區外”的原則,查幹湖拉開了生態小鎮項目建設的序幕,通過剝離“吃住行購娛”等服務功能,緩解旅遊業對景區帶來的環保壓力,打造我省特色城鎮化建設的新亮點。
查幹湖生態小鎮的建設,是生活、生産、生態融合的最好詮釋,是查幹湖發展進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查幹湖意義深遠,它不僅能滿足遊客多樣需求,促使旅遊産品開發者在設計開發旅遊産品時不斷推陳出新,為旅遊業開拓出一片新天地,更有助於生態環境保護,為人們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空間。
2020年,查幹湖生態小鎮建設納入松原市“三早”項目名單,全面開建。
據悉,查幹湖生態小鎮今年計劃實施遊客中心、溫泉酒店等19個項目,總投資34.5億元,從今年春季開始,所有項目全部陸續開工。
金秋九月,走進查幹湖生態小鎮建設現場,只見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張張圖紙上的設計,正在變成一棟棟實體建築,小鎮客廳、文化廣場、購物美食街、生活服務區、運轉中心,遵循生態環保理念、彰顯民族文化特色,辛勤的勞動者們,正在用心為人們打造著溫情舒適的心靈花園。
據悉,查幹湖生態小鎮客廳內有生態文明展示中心和小型演藝場,將成為集對外宣傳、項目研發、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功能性區域。項目竣工後,馬頭琴音樂、烏力格爾、呼麥等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將在這裡進行展演,更好推介查幹湖特色文化,吸引各地遊客。小鎮廣場綠化面積將達到50%以上,將成為娛樂康健的天然氧吧。購物美食街內將包攬蒙古族特色餐飲和國內外聞名小吃,也將成為展示出售民族飾品、地方特産和文創産品的“網紅吉地”。另外,功能完善的生活服務區將為遊客提供東北原生態居住體驗。轉運中心不僅向遊客提供旅遊景點、旅遊路線等諮詢服務,還為遊客提供賓館預訂、票務預訂、旅遊投訴等多項綜合服務,滿足人們個性化旅遊需要。
自春季開始動工興建以來,工程施工緊張有序推進。進入夏季,颱風對工期略有影響,但颱風過後現場施工立即恢復。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工人們正在搶抓目前的黃金施工期,爭取年底前今年計劃內的項目都能完工,讓人們能夠早日一睹小鎮的風采。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查幹湖人牢記囑託,用生命呵護著這一泓碧水,紮實地走好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相得益彰之路,使綠水青山産生出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湖永葆生機和活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