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感知吉林·青春同行 包餃子、穿漢服、逛歷史名街……中俄青年這場文化約會太戳了!
8月26日的長春新民大街,迎來了一群特別的客人——72名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HSE)師生,跟著“感知吉林・青春同行”活動的腳步,走進這條歷史文化街區。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中俄文化年”,使這場跨越國界的相遇,多了份不一樣的重量。
在新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俄羅斯師生在長春歷史文化博物館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解,看文物、聽抗戰故事、用鏡頭記錄下珍貴影像。
隨後俄羅斯師生沿著新民大街前行,志願者們從建築形制到歷史背景,一路介紹著核心老建築的故事。走到“新民1445”雕塑前,志願者指著地標解釋“1445”的含義:“‘1445’指新民大街的長度,全長1445米,當然也有更深層次的含義。‘14’象徵著中華民族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抗日戰爭14年;‘45’寓意為1945年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
聲情並茂的講解,令俄羅斯師生收穫頗豐。“來長春兩個星期,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建築,我很好奇這些建築背後藏著怎樣的歷史,今天在這個博物館得到了答案。”一位中文名叫澤晞的姑娘告訴記者。
此外,還有漆扇、漢服、剪紙、編織中國結等非遺項目,為俄羅斯師生呈上一道非遺盛宴。
長春德昌社區的舞蹈室裏,曲裾、唐制齊胸襦裙一擺出來,俄方學生立馬圍上來。有人穿上襦裙對著鏡子轉圈圈,有人好奇地摸漢服的紋樣,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另一邊的明德講堂裏,漆扇和剪紙的製作正熱鬧,彩漆滴進清水裏,輕輕一拉就是獨一無二的流紋;剪刀微動,普通的紙張再展開就成了好看的花紋。
最熱鬧的還是包餃子環節。長桌一擺,麵粉一撒,中俄青年圍坐在一起。志願者從搟皮教到捏褶,俄方學生學得有模有樣,雖然包出來的餃子“形態各異”,但沒人在意。餃子擺好倒在鍋裏,煮熟後端上桌,俄羅斯師生熟練地用筷子夾起餃子,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
最後,《喀秋莎》《茉莉花》的旋律響起,全場合唱。沒有語言障礙,歌聲就是最好的交流,中俄青年舉著手機記錄,笑著跟著節奏揮舞漆扇,氣氛直接拉滿。
瑪利亞是這次活動俄方的帶隊老師,她説:“學生們收穫很多,包餃子、穿漢服、編織中國結,這些文化很有中國味兒。”
20歲的俄羅斯姑娘莉莉婭興奮地説:“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人們都非常熱情,我一定要推薦我所有的朋友都來中國。”
據了解,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HSE)於今年5月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一起建立了“金磚國家研究平臺”,本身就承載著中俄學術交流的使命。這些年輕的學生,則是文化交流的新鮮血液。對他們來説,帶回去的不只是照片,還有對中國的親近,對和平的更深刻理解。(記者 叢鸝銳 文/視頻 攝影 李煦)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