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吉林:民生大小事 件件有著落 事事有回音
2021-08-12 18:36:10來源:人民網責編:魏文林

  原標題:辦實事·地方策|吉林:民生大小事 件件有著落 事事有回音

 “著力解決基層困難事、群眾煩心事、民生揪心事,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實效,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吉林省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部署安排,提高政治站位,強化部署推動,啟動實施“黨心暖民心”專項行動,用心解民憂,用情暖民心,用力辦實事,紮實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走好。

  提檔升級的農貿市場、見縫插綠的“口袋公園”“家門口”的司法服務、指尖上的留言板……一件件群眾所需、所盼的民生實事加快落地,件件接地氣,事事暖人心,群眾身邊的變化正在成為幸福、美好的故事。

 “菜籃子”提檔升級,居民拎得更舒心

  齊備的硬體設施、整潔的衛生環境、熙熙攘攘的人群……每天清晨,長春市寬城區益農民生市場充滿了生活的味道。

 “我每天都會來這裡挑選新鮮的蔬果,離家近,乾淨又方便!”家住長春市寬城區上臺新村的徐金華女士説,“這裡的環境變化太大了,原來地面都是土,現在路修好了,老百姓都願意來這兒買菜。”

  曾經的益農民生市場環境臟亂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百姓和商戶都叫苦不迭。今年3月,長春市寬城區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著眼這個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制定了《長春市寬城區戶外便民市場改造升級實施方案》,對轄區內具備條件的便民市場進行改造升級,市場內部地面全部硬化鋪裝,場內上下水、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完備,蔬菜、肉食、水果等設置分類售賣攤,並配備了專職市場管理人員、衛生保潔人員和專用垃圾收容裝置。

 “過去菜品都是堆放在地面上售賣,容易造成食品衛生安全等問題,現在菜品不落地,統統擺上了貨架。”益民民生市場負責人孟憲權説。

吉林:民生大小事 件件有著落 事事有回音

改造後的長春市寬城區美景天城農貿市場。人民網 李思玥攝

  長春市寬城區美景天城農貿市場也是寬城區市場改造的新成果。今年64歲的蘇世祥大爺自打退休後就在這裡經營攤位,經歷了市場改造前前後後的變化,“現在市場管理比以前更加嚴格。商戶如果出現衛生問題,第一次是警告,第二次是教育,第三次就不讓你在市場內經營了。”蘇大爺説。

  每個改造後的市場門口都放置了公平秤,“現在市場裏都沒有缺斤少兩的。”蘇大爺拍拍胸脯,“市場要求商戶少一兩賠半斤,少半斤賠一斤,如果頻繁出現缺斤少兩的問題一樣會被逐出市場。”

吉林:民生大小事 件件有著落 事事有回音

改造後的市場門口設置公平秤。人民網 李思玥攝

  據寬城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副局長余磊介紹,寬城區在市場改造升級中,堅持不影響市容環境衛生、不影響交通秩序、不超範圍經營等原則,全面規範市場經營秩序,街道天天看、時時查,行管部門定期監督考評。

 “市場的形象搭好了,市場環境的改善既能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菜,又能讓經營者有更好的收益。”余磊説。截至目前,長春市寬城區內6個戶外便民市場已改造升級完畢並投入使用,可容納經營業戶1300余個,解決就業3800余人。

 “下一步,我們在鞏固便民市場改造升級成果的同時,還將在完善細節、規範管理、整治環境衛生等方面下更細的功夫,著力破瓶頸、惠民生。”余磊表示,市場主辦方將成立便民市場黨支部,設立黨員模範攤位、助殘扶貧區域,努力建成美觀、新穎、便民的現代化市場,切實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辦到群眾心坎上。

 “口袋公園”見縫插綠,兜住滿滿的幸福

  開窗有景,出門見綠,長春市綠園區越來越多的“口袋公園”亮相街頭巷尾。有了“口袋公園”,城市綠化更好了,居民也能更方便地享受到“生態福利”。

 “公園就在家門口,我們老年人沒事可以帶著孩子來玩,乘涼、下棋,心情也舒暢。”家住長春市綠園區民康園附近的陳大爺邊和鄰居下棋邊説。

吉林:民生大小事 件件有著落 事事有回音

民康園。長春市綠園區園林處供圖

 “涼亭前面有一片草坪,有幾隻‘小綿羊’正在吃草,有一種青青草原的意境。”“公園北側還有一組七彩魔方,好多年輕人都喜歡在那兒拍照。”公園裏的居民越來越多,創意景觀也吸引了不少路過的人駐足。

  為進一步打造老百姓身邊的美好生活場景,今年4月,長春市綠園區園林管理中心結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根據長春市林業與園林局《2021年城市綠化重點工作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建設不同主題的“口袋公園”。截至7月1日,綠園區已建成了14個“口袋公園”。

 “建設前,我們數次踏查,尋找合適的零碎地、小微綠地、閒置地等近50處,整理出口袋公園‘地圖’,在城市中見縫插綠,用小工程組合大綠景。”綠園區園林處副處長高也説。

 “老百姓才是城市的設計師!”高也表示,綠園區園林處在項目踏查的過程中,與周邊百姓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看法,根據百姓的需求進行設計,在美觀的基礎上更注重實用。

吉林:民生大小事 件件有著落 事事有回音

創業園。長春市綠園區園林處供圖

 “創業園原本是路邊的一塊三角綠地,我們在做綠化時,和幾位大爺聊天,大爺建議增加象棋桌等。”高也説,經過設計後,綠園區園林處在此地增設石桌石凳、修繕涼亭座椅,這塊不算大的三角地搖身一變成為了大爺大媽們的“活動場”。

 “口袋公園”把城市“邊角料”變成了最近的“遠方”,這些市民“家門口”的小型綠色公共空間,既有效提升了城市綠地佈局的均衡性,更成為了市民生態獲得感最直接的源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打造老百姓周邊的‘口袋公園’,尤其讓腿腳不方便的老人,出門就能感受到綠意。”高也説,未來5年內,綠園區將繼續打造49個口袋公園,給百姓帶來更好的生活環境。

  司法服務零距離,便利送到“家門口”

  公益普法、法律諮詢、禁毒宣傳……吉林省司法廳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社區群眾提供“家門口”的法律服務,為百姓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3月25日,吉林省政法系統“十百千萬”為民實踐活動部署會議召開後,吉林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向全省律師發出“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倡議。全省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全面吹響“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集結號。

  長春市在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實體平臺設立律師法律諮詢窗口,常態化開展“法律專家服務日”活動,為社區群眾就勞動爭議、合同糾紛、婚姻家事等熱門法律問題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解答。

吉林:民生大小事 件件有著落 事事有回音

吉林省司法廳、長春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聯合運行管理中心。人民網 馬俊華攝

  5月12日一早,位於長春市南關區民康路的長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便陸續有市民前來諮詢。長春市某生物公司工作人員付女士聽説長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每週三是“專家法律服務日”,有法律專家免費提供法律服務,便預約了專家律師。

 “專家法律服務日”是長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多項品牌服務中的一項,中心還設置了綜合受理服務區、智慧法律服務區、公證家事服務區、非訴訟法律服務區、高端法律服務區等五大功能區,為群眾和企業提供法律諮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律師調解、家事公證、司法鑒定共同委託、行政復議受理等。

  根據付女士所諮詢的問題,長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專家律師現場給予解答並提供了專業的法律建議。一直以來困擾付女士的問題得以解決。

 “太方便了,原來遇到事不知道怎麼解決,現在家門口有免費的法律服務,我就過來諮詢一下。”家住長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附近的任先生最近在辦理退休時遇到了問題,13日上午便來到中心諮詢,“現在都用法律解決問題,聽完律師的專業解答,我就知道該怎麼辦了,心裏也有底了。”任先生説。

  長春市國安公證處副主任、長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負責人高振宇説:“中心‘窗口化、一站式、綜合性’的服務實現了法律諮詢的專業、便捷、高效,很開心每天都能看到群眾的問題得以解決。”

  自2020年4月16日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以來,截至8月初,長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人民調解、行政復議等各類案件近18.7萬件,接待電話及來訪諮詢2萬餘件。法律專家服務日已經成功舉辦六十六期,已有770余家企業和個人前來諮詢,為企業和群眾解答了勞動關係、金融投資等法律難題840余件。

  小小留言板,搭起指尖上的“連心橋”

  除了“家門口”,“手指尖”上也能解決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自開設以來,以網上留言辦理等工作為抓手,幫助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傾聽網民心聲、了解群眾困難、吸納百姓建議。“領導留言板”為百姓架起連心橋、開啟直通車。

 “我家在雙遼市,現在在吉林市讀書,雖然直線距離只有300公里,但每次回去都要一整天時間。”5月30日,一位網民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回家交通“難”的問題,並建言優化雙遼到四平或雙遼到長春的鐵路線路來提高時間利用率。

吉林:民生大小事 件件有著落 事事有回音

  根據該網民反映的問題,通過鐵路12306平臺查詢,確認目前吉林市往返雙遼市,確實沒有火車線路,須在四平市進行中轉。

  吉林省交通運輸廳通過“領導留言板”進行回復: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入貫徹《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建設高品質交通強省的實施意見,吉林省將構建“四縱三橫”綜合運輸大通道網絡,雙遼境內有“大鄭線”和“平齊線”2條鐵路經過,還有大廣、長深、集安至雙遼這3條高速在內部交匯,我們將與鐵路部門進行溝通,優化雙遼到四平或雙遼到長春的鐵路線路。

  2021年上半年,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累計收到網民給吉林省各級領導幹部的留言建議等超過6000件,吉林省各級領導幹部答覆留言超過5000件。小小的留言板在百姓和幹部間架起了橋梁,網民動動指頭,留言建議就傳遞到領導幹部的案頭,落實在了百姓的“心頭”。

  百姓之事無小事。目前,吉林省累計列出實事項目42453個,已經完成23285個。採取公開發佈實事項目、規範臺賬管理、跟蹤督導問效等方式,聚焦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集中發力、真幫實辦,百姓的“急難愁盼”有著落,群眾的訴求心聲有回音,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在點滴中不斷提升。(李思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