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題:增加抗原檢測為何利於“早發現”?為何不能替代核酸檢測?權威專家回應來了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顧天成
從嚴從緊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日前決定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群眾可自行購買抗原檢測試劑進行檢測。
增加抗原檢測為何利於“早發現”?為何不能替代核酸檢測?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做出解讀。
為何增加抗原檢測?有利於“早發現”
李金明介紹,新冠病毒主要有4種結構蛋白,通常採用表達量大的N蛋白,作為抗原檢測的靶標。
相比核酸檢測,抗原檢測的速度更快,操作更便捷,部分試劑15分鐘可出結果。
“更快、更準進行疫情防控,需要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李金明説,隔離觀察人員,包括居家隔離觀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離觀察、封控區和管控區內的人員,足不出戶就可通過每天一次的抗原檢測,在大大節省人力物力的同時,儘快找出感染者。
根據《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抗原陽性結果可用於對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但不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
“抗原檢測一旦陽性,應及時再去做核酸檢測確認,也就是‘抗原篩查、核酸診斷’,有利於做到‘早發現’,提高監測預警靈敏度。”李金明説。
為何不能替代核酸檢測?或出現漏檢誤檢
根據最新方案,核酸檢測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確診依據。抗原檢測作為補充手段,並不能替代核酸檢測。
究其原因,是抗原檢測的靈敏度相對較低,通常只有當感染者處於急性感染期,即體內的病毒載量處於較高水準時,抗原檢測産品才能檢測到。
李金明介紹,相比核酸檢測,抗原檢測由於沒有擴增過程,導致敏感性較差。通俗來講,是縮短了出結果的時間,但增加了“假陰性”的風險。“尤其是感染時間較長、病毒載量變低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漏檢。”
此外,抗原檢測的特異性也弱于核酸檢測,即更容易出現“假陽性”的誤檢。“在疫情低流行率的人群中,甚至可能出現‘假陽性’人數遠超‘真陽性’人數的情況。”李金明説,這也是我國堅持以核酸檢測為新冠病毒感染確診依據的重要原因。
根據上述方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具有核酸檢測能力的,應當首選核酸檢測;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可以進行抗原檢測。
哪些人群適用?有望篩出無症狀感染者
根據方案,社區居民有自我檢測需求的,可通過零售藥店、網絡銷售平臺等渠道,自行購買抗原檢測試劑進行自測。
抗原檢測的適用人群還有: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伴有呼吸道、發熱等症狀且出現症狀5天以內的人員;隔離觀察人員,包括居家隔離觀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離觀察、封控區和管控區內的人員。
當前疫情出現較多無症狀感染者,能否通過抗原檢測篩查出來?
李金明認為,從現有數據看,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感染者有較大部分呈現無症狀,但並不代表其病毒載量低。相反,有研究顯示,部分無症狀感染者咽部的病毒載量相當高。
“如果是隔離觀察人員中的感染者,每天一次持續進行抗原檢測,有很大概率可以檢測出來。”李金明説,但即便抗原檢測呈陽性,仍需通過核酸檢測進行確認。
抗原自測陽性怎麼辦?應及時向社區報告
李金明介紹,根據方案,抗原自測陽性的人員,不論是否有呼吸道、發熱等症狀,應立即向所在社區(村鎮)報告,由社區(村鎮)聯繫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人員轉運工作指南,將居民轉運至設置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
同時,陽性人員使用後的採樣拭子、採樣管、檢測卡等裝入密封袋一併轉運至醫療機構作為醫療廢物處置。
對於抗原自測陰性但又有症狀的人員,根據方案,建議儘快前往設置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進行核酸檢測。“如不便就診,則應當居家自我隔離,避免外出活動,連續5天每天進行一次抗原自測。”李金明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